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题角度及应对方略

教案设计

高考散文阅读在命题方面并非漫天要价、不着边际,而是有一套命题思路的。由于实际命题的需要,试题所选材料多是内蕴厚、表现手法和语言富有特色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或议论性的散文,而较少小说、戏剧等。虽说本应考查综合性很强的鉴赏评价能力,但由于高考控制评分误差的需要,很难真正命制出 那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自由发挥式的鉴赏评价题。因此命题基本上未超出理解分析的范畴,定位仍然在一个“懂”字上,考的是带一点鉴赏味道的理解。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题角度及应对方略

在本文中,笔者之所以分析归纳出散文阅读的四大命题方向,目的是让同学们做到心中有数,在平常的训练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因为命题的思路也就是解题的思路。

一、概括作者的观点

文章是用来表达观点的,考查一名考生有没有真正读懂某篇文章,当然要看他能否理解并概括出作者对文中所讨论问题的主要看法。概括作者观点的考题历来是命题者的首选。2004年四套全国卷在这一点上都作了考查。全国卷一考了两题: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2.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不同的感受?(茅盾《大地山河》)全国卷二考了一题: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孙犁《老家》)全国卷三考了一题: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石评梅《痛哭和珍》)全国卷四考了一题:简要概括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陆文夫《快乐的死亡》)从这五道题目可以看出命题者所命制的概括作者观点题的发问角度都是比较具体的,而且是站在文章中心的高度来出题。这种传统题型应该说是有考查价值的,所以必将长期存在下去。

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文章中心务必要准确把握。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大地山河》的中心是对西北高原的礼赞,《老家》的中心是思念家乡但又不想再回去,《痛哭和珍》的中心是对死者最悲切的悼念和对敌人最强烈的仇恨,《快乐的死亡》的中心是对那种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的批判。我们只要在宏观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在具体阐述作者的观点时不说出有违主旨的话,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2. 站在作者的角度看问题。有些考生不能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式,想当然,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了作者的观点,不是随文就理,而是越俎代庖。如有的考生在答《大地山河》第三题时,认为江南温度高,雪花肯定小,而西北高原温度低,雪花肯定大。然而在作者茅盾的眼中并非如此,这就叫想当然。再如对《老家》第三题“作者心情”的分析,少数考生想也不想,落笔就是“对老家的思念”,哪里想到作者在思念之外还有矛盾的心情。所以,概括作者观点时,考生要有一种暂时放弃自我的意识,不能想“我怎么看”而要问作者是怎么看的。

3. 概括角度要与提问角度一致。以《大地山河》第二题为例,考题问“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很明显,此题要求正面作答。文章中第六节对此作了阐述,但这个阐述是用两个否定句(“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从反面加以说明的,角度与提问正好相反,所以考生不能将此段照抄,而应将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作正面表达: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4. 分散信息要整合,隐含信息要挖掘。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分散在文章的各个段落、层次,渗透在字里行间,有的比较直接、明显和集中,有的则比较分散或隐晦。因此考生必须综合考虑、整体把握、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对《快乐的死亡》第一题“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的作答正体现了这一要求。作者在文章最后一节写道:“我不害怕自然的死亡,因为害怕也没用,人人不可避免。我也不太害怕痛苦的死,因为那时代已经过去。我最害怕的就是那快乐的死,毫无痛苦,十分热闹,甚至还有点轰轰烈烈。”据此有的考生就将作者对待三种死亡的态度概括为:不害怕、不太害怕和害怕。然而这个答案对第三种死亡也就是“快乐的死亡”的概括并没有真实地表达作者的态度。结合全文看,作者对“快乐的死亡”是蔑视的,是忧虑的。而原文中之所以用“害怕”一词,则纯粹是一种无声的嘲讽。可见,我们做题时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应紧扣中心,将作者隐含在文中的真实意图和核心意思挖掘出来。

二、关键的、含义丰富的词句理解

概括作者的观点是对文章面上的考查,有面上的考查自然得有点上的考查,于是从文中抽出一句含义丰富的、又带点哲理的句子来设题便成了许多试卷的必考内容。如天津卷要求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刘心武《春从心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湖北卷问从文中看“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骆文《怀表,很老很老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广东卷问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吴冠中《说树》)这句话……解答此类试题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要做到“三不离”,即不离层、不离段和不离篇,并着重揭示出句子的潜在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双关义。像湖北卷“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中,考生就须揭示“晨曦”这个词在本句中的比喻义——人生中的青春年华。

三、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考查

对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的考查是高考散文鉴赏中的热点、难点。2004年十五套试卷全部涉及。从备考的角度讲,同学们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表达技巧方面的一些常用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如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等行文方式。从功能的角度讲,作者使用一些表达技巧的目的无非是想把文章的主旨说得更到位,如象征可使思想、情感形象化、具体化,可使文章表达得更含蓄、更深沉;对比、衬托可使文章主题更突出;用第一人称,可使叙述显得亲切、真实;用第二人称,可以拉近距离,便于读者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石评梅的《痛哭和珍》在表达上就使用了第二人称(直接称刘和珍为“你”)与衬托手法,文后的题目对这两种表达技巧都进行了考查。考生在解答时必须明确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中心服务,所以要联系文章的中心作答。

四、一个新的考查方向,由文章内容对生活进行联想

2004年的北京卷和全国卷四有这样两道题:a. 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b. 本文“快乐的死亡”是单对作家而言的吗?对其他的人有什么启迪作用?可以看出这两道题是对考生在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以及知识面开阔与否的考查。

这样的命题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今后的散文鉴赏开始体现阅读者的思维了。事实本该如此,阅读不只是被动地去读,还应该主动地去想;不应仅就某一篇文章思考,还应该将思维拓展下去;不仅仅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看问题,读者也要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学以致用,这才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以北京卷为例,这样一些“通才”,学生是应该能够了解的,如苏轼在散文、诗词、书法方面的造诣都是极高的;鲁迅既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思想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

高考的考查是广泛的,以上几点只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设题角度,其他诸如“环境描写与思想内容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人物形象分析”等也属常见的考查角度,考生在复习中均不能轻视。

查看更多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题角度及应对方略】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42060/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