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进军》

教案设计

我教《向沙漠进军》,是按“大语文教育”思想和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我制定了几个目标:(1)学科教学目标:扎扎实实进行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当然也得能经受“应试”的检验。(2)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目标: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3)情感感染目标:使学生树立环境生态方面的忧患意识,从而自觉地为保护环境生态尽力。(4)终身发展目标:正如新课标所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终极目标)。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进军》

这一课从结构上说分三部分:语文环境、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一)

先说语文环境。“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利用语文环境学语文,并把它做为“一体两翼”的总体模式中的一翼。所谓语文环境,其实就是新课标所说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这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主观上,培养主动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的意识,培养自动地在语文环境种学语文的能力和习惯。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语文学习资源。我布置的语文环境(或说提供的语文学习资源)是:

语文黑板报“环境生态专刊”。有下述内容:

1,被沙漠吞噬的古城

楼兰,曾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而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象它昔日的风采。

2,百泉之城已无泉(这可以说是我们的“乡土内容”)

我们河北邢台过去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泉水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但是70年代以来,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

原因?——就是过量开采地下水。

3,说文解字

虐上面的“虍”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是一只反着的“爪”,古文字写作“”、“”。“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

沛注意:右边是“巿”而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阅读与欣赏”栏:也是一期“环境生态专刊”,张贴以下资料:

(1)《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

(2)《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

(3)《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

(4)一组网上资料:《沙尘暴席卷北京》、《北京奇观——沙尘暴》、《最近的沙漠距北京70公里》等等,图文并茂。

这些语文环境资料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印证和强化本课内容;2,扩展学生视野;3,提高学习兴趣。4,为写作和说话提供素材。

(二)

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听读”导引型参读文章《绿洲变成了沙漠》。目的是通过听读练习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并借此导入新课。

这次的听读,是我们听读系列训练的一个环节。过去,我们训练过“听记”、“听述”,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听析”,到初三学议论文时还会有“听议”。这次“听析”的任务是边听边记边理解,然后回答:是什么文体?主题是什么?有哪几个段落层次?还有几个问题,暂时“保密”,听后再提。听读内容是:

绿洲变成了沙漠

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竟是草原绿洲变成的!

“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无所有”。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它告诉我们,在远古时候,整个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有的探险家预言,沙漠地下蕴藏着很多海洋生物的遗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油。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这说明,如果这里一直是沙漠,是不会有储量丰富的石油的。撒哈拉东部有一个名叫“恩阿杰尔”的高原,在当地土语中,“恩阿杰尔”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的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证明,大约6500年以前,这些树在这里生长过。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壁画。壁画有5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有急弛如飞的羚羊,有缓缓而行的黄牛,有大象和河马,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静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员和奇特的神像,还有劳动和舞蹈的情景。壁画最小的有几厘米见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锗红色勾线,然后涂上各种颜色,虽然经历了长久的日晒风吹,却颜色不腿。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艺术,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它也说明,在6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上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过度的放牧。(题目略)

“听读”之后,是继续提供沙漠化的资料,以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此文所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吗?别的地方有无此类问题?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展示他的知识积累。然后老师展示以下资料:

(1)一组古代文明被沙漠掩埋的图片:楼兰古城遗址、吐鲁番交河古城遗址、甘肃玉门关遗址……共12幅(如图),再配上音乐“风之声”。

(2)1979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风沙进逼北京城》(板书),警告国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话,连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会被沙漠埋葬!最近媒体又有报道:最近的沙漠距北京只有70公里。

(3)一组风沙肆虐的图片:漫天尘沙笼罩下的北京城、守卫在天安门广场的武警战士在漫天尘沙中坚守岗位(如图)、被黄沙掩埋的家园……(共16幅)。

(4)登陆两个网页:新华网追踪报道:北方沙尘暴;cctv.com新闻频道:沙尘暴袭击北京。这上面有大量的文本和图片资料。这些内容都是为了给学生思想打下一个烙印:沙漠在向人类进攻了!我们目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按照常规观点,这个“导入”似乎太长了,用去半节课。但按照“大语文”的观点,不能认为这仅仅是“导入”,它至少还起到下列训练作用:(1)进行了“听读”与“说文”的训练。这种训练一般是放在课文阅读之后的,这一课只是放在之前罢了。(2)造成了愤悱状态,激起学习它的强烈动机和兴趣,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效果特别好。(3)联系身边的实际,拉近了课文与学生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距离。这些也是为这一课“蓄势”,“势”蓄足了,便可高屋建瓴了。

(三)

课文阅读过程举例如下:

一,整体上理解

本文是什么文体?运用什么说明顺序?哪几段写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除了怎样向沙漠进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小结:为什么——怎样——成绩和前景。

二,阅读1—3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2,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

3,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4,“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5,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

6,“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

7,“乾隆年间”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

8,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三,阅读第四自然段。

1,这段与前后文是什么关系?

2,哪一句是中心句?“游击战”、“阵地战”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别画住诠释“游击战”和“阵地战”的句子。

5,解释“肆虐”。

6,“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什么不同?7,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求异思维训练:你认为课本对“丘墟”的注释准确吗?课文阅读中,有两个特色我想交代一下。

一是借用其他学科开放视野。

课文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外国的地中海沿岸,一个是我国的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什么前者略而后者详?为什么前者不交代沙漠化的原因而后者交代?这是老师事先没准备的,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后经反复思考,我认定这与地理课上的“世界气候”所讲的知识有关,于是让学生打开《世界地理》课本和《世界地图册》研究,从中找答案。答案终于找到了:北纬30度附近属“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空空气密集,气流是上升的,因而蒸发量很大,难以形成降雨,所以这里分布着大片的沙漠……。地中海沿岸就处在这个“副热带高气压带”,这样看来,它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不必强调,因而略写;而陕西榆林地区,按课本介绍则主要是人为原因,应当强调,故而详写。

语文,是各科知识的载体,各科都要运用语文,而语文也可以利用其他各科的课本和知识。注意到这一点,语文课的境界就大了。

二是培养创新精神。

差不多每一课,我们都有一个步骤叫“自由论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然后再设法解疑。这一课也是这样。有学生提出:课本对“丘墟”的注释不准确,不应是“废墟”,而应是“沙丘和废墟”。我认为,学生敢于怀疑课本,怀疑权威,这是很难得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在能提出“小疑”,将来就能提出“大疑”,并且会有“大进”。但是,我们也不能鼓励学生乱怀疑甚至怀疑一切,怀疑,应建立在理论或事实的基础之上。于是我让学生充分争论,并且从课本和其他书籍中找出根据。之后得出结论:“废墟”的注释不准确,应是“沙丘和废墟”——城郭被风沙埋葬的地方成为沙丘,未埋葬的成为废墟。

刘国正先生曾听过我这一课,事后他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一文中写道:

“说明文,许多老师感到难教,枯燥乏味,张老师却上得生动活泼。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导引型的“参读”,搞得很有趣味,讲撒哈拉大沙漠是由绿洲变成,然后引入这一课,用的时间不多,却激发了动机,培养了兴趣。二是注重思维训练,由于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思维是很活跃的。第三点我更欣赏,就是课的结尾和余韵——让学生质疑,后来又延续到课外活动中的那一段,搞得很好,充分反映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积极性发挥的程度。……“丘墟”一词,本来可以一看而过,但学生抓住了它,提出了疑问,这问题提得有分量,超过了教科书编者的注解。(见《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文选》22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四)

之后是课外活动。

一,网上阅读——沙尘暴专集。登陆下列网站网页:中国沙尘暴网(

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相关知识,大大开阔他们的视野。二,环境生态论坛——你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什么见解?请你在“论坛”中展示你的思想、知识和文采。搞这个活动时,正值学校组织科普读书方面的讲演,于是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篇关于环境生态的讲演稿,提倡利用多媒体。结果,有四个同学参加学校讲演并全部获一等奖。其中崔冠群的《水的渴望》是所有讲演者中最感人的。张漫远和关良宇合作的《走开,沙尘暴》采用了“文稿+Pwerpoint演示”的形式,配有大量的关于沙尘暴的图片,又超链接了几个关于沙尘暴的网页,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还是“合作学习”的结果。时值美伊战争,侯天琦搞了一篇多媒体作文《现代战争对环境的破坏》,用上了油井大火和轰炸巴格达等图片,似乎有一种新闻敏感。孟龙同学更有特色,她用Pwerpoint制作的《邢台水资源污染问题》的讲演稿中,本地环境污染的照片全是她自己拍摄的。有位老师评价:这丫头将来能当名记者!

写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出不同意见:你组织的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已远远超出了这一课的范畴,而且并非考试内容,那么,是不是不务正业?我的见解是,新课标开篇第一句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据此,我们教语文,不能只着眼于学科教学,尤其不能只着眼于应试,而应当把目标定得高一些——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

查看更多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进军》】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41665/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