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千里跃进大别山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昴扬斗志。

2.着重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抢渡汝河时遇到的紧急情况和先头部队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的。

3.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大别山”:湖北、湖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跃进”:比喻极快地前进。

2.简介背景:1947年6月,经过一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已大大减少,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奉命挺进大别山地区。

(出示简图介绍)

从1947年8月7日开始,经过几天的急行军,刘邓大军到达汝河北岸。部队前有敌军堵截,后有追兵,刘邓大军必须很快地渡过汝河。于是,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哪些地方读不懂?提出来。

三、检查自学

1.本文讲十八旅在刘邓首长指挥下强渡汝河向南挺进的事。

2.提出问题。师生梳理问题,解决部分常识性问题。

3.指读全文。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刘邓首长提出了一个口号“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什么意思?(狭窄路上两军相遇勇者取得胜利。)

2.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军将土的“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①刘邓首长的“勇”,表现在他们的英明果断上,重点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上。怎么读才能读出他们的“勇”?(朗读练习)

②战士们的“勇”表现在他们激战时的行动上。“如猛虎下山”“攻占……又扑向”“拿下……又进攻”等词句。怎么读才能读出战士们的勇?(可放录像片,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再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本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学生答)

5.战斗结果怎样?读第9自然段。

“像一把钢刀”比喻什么?(勇猛的刘邓大军)“敌人的心脏”比喻什么?(置敌死地的要害之处)

五、总结

1.用自己的话说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文中的意思。这表现了解放军战土一种什么精神?

(不怕牺牲,顽强拼搏)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案点评:

学习重点是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强渡汝河时遇到的紧急情况和先头部队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的;理解自然段意思,进而理解全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播放有关战斗的录像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激战的情景;引导细读,理解句子间的联系,弄懂自然段的内容。

查看更多
【千里跃进大别山】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41652/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