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语汇。
2.掌握本文在说理论证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观。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本文在说理论证方面的特点。
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历史上大多数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经历过千辛万苦,千难万难。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司马迁受刑作《史记》……由此可见,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勇敢面对,奋力前行,它将成为我们驶向成功彼岸的风帆。早在几千年前,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就论述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聆听孟子富有哲理的教导!
一.朗读训练
1. 听范读(视频),要求挺准读音,注意句读。
2. 自由朗读,疏通文意。
二.指导翻译全文
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由点及面,疏通全文。
三.合作探究
(一)学生合作探究
1.第一段所列的六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2.第二段的“故”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担当重任?
3.第三段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是怎样进行论证的?所论证的内容是什么?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出示板书:
1. 六个例子——经受磨难才成就了不凡事业
故:起过度作用,表示推断归纳
担当大任:必先—必先——劳 苦 饿 空乏 拂乱
普遍道理:成才需要经历艰苦磨炼
2.个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 (正面)
(小)
经受磨炼的益处
国家——如果没有忧患,往往遭至灭亡 (反面)
(大)
四.拓展延伸
请你大胆的说出你的阅读体验:
你赞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吗?赞同的请说说你的感受,不赞同的请你说说理由。
五.堂上练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2.课外阅读《孟子》,积累语言材料,丰富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