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的一天,远在北京的杨先生,收到了一封新疆姑娘朱红的南方来信:
杨哥,您好!分别已近一年,我的眼睛和腿已完全康复,现在我已离开了新疆,在广东东莞的一家玩具厂做话务员。我万分感激您对我的帮助,就像您说的:登山锻炼人的意志、磨炼人的品行。我想: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也会将我的双手伸向那些和我一样曾经无助的人,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心,让杨哥的高尚品德得到光大发扬……
这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旅游途中,路边餐馆偶遇丑小鸭
在新疆布尔津县美丽的哈那斯湖边,有一位女孩叫朱红。朱红家乡的人们说:喝哈那斯湖水长大的女孩们,都像哈那斯湖一样美丽。然而朱红不是,她身患残疾,就象一只郁郁寡欢的丑小鸭。很多年来,朱红一直在生活中逃避人们的视线。直到有一天,朱红遇到了一位好心的旅游者杨先生,在杨先生的帮助下,她才树立起自信,摆脱了这种毫无生气的处境。
那是四年前,北京的杨先生一行到朱红的故乡来旅游。当时他们坐着三辆越野车,到哈那斯湖去看水怪大红鱼。快到哈那斯湖时,停车在路边的一个小餐馆吃饭。杨先生跟大家一起走进了小餐馆。出于习惯,他注意到那边有个小女孩,她两只眼睛都是斜视的,走路时腿有很大毛病,并不是拐得厉害,而是拖得厉害,不像是小儿麻痹症引起的后遗症。这个小女孩就是朱红。那时朱红给杨先生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她少言寡语,表现得比较含蓄,同时也被人冷落着,也许是她自己自卑地把自己冷落在一边。后来杨先生才知道,这个女孩是餐馆老板的女儿,小餐馆是她父母开的。朱红在城里上学,每逢放暑假,她就回到哈那斯湖边,帮父母照看这个小小的餐馆。在餐馆,她大部分时间是站在角落里,被动地等待着游客和父母的召唤。杨先生一行在餐馆里边吃边谈笑着,只有杨先生在默默地注视着朱红。朱红开始并没有感到有人在注意她,当她不经意地抬头时,才突然发现一位陌生人在看着她。
当时,朱红也看出这个陌生人──杨先生的眼神是善良的,但她绝没想到他的目光会给她带来命运的极大变化。
在朱红看来,杨先生一行吃完了饭,都像快乐的鸟儿飞出了餐馆。朱红在他们走后收拾场子时,看到他们忘了本书在桌上,她好奇地拿起来翻阅。看着看着,她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直到杨先生返回寻找,对正看得入迷的朱红说:你不适合看这样伤感的书……
接着杨先生随意和朱红交谈了几句,问了她的学习情况,记下了她家的地址,说他会寄一些适合朱红读的书籍给她。
当时作为游人的杨先生,偶然到这个餐馆只是暂时地停留一下吃顿饭,怎么会对朱红这么个残疾女孩如此敏感和关注呢?
二、实践诺言,相同命运连着两颗心
杨先生叫杨本华,今年51岁,生于台湾,长于台湾。后入籍美国,如今在北京开办有装饰品公司。
一个多月后,朱红已经忘记了那个只有一面之交的陌生人的随口承诺,而杨先生的书和信却真的寄来了。信的语言虽然很短,但每句话都能激发朱红摆脱自卑,走向自信。朱红突然意识到杨先生这个承诺对她来说竟是那样的珍贵。从此,朱红和杨先生建立了联系,她称他为杨哥;他鼓励她要积极地面对生活。于是朱红告诉了杨哥关于她自己的故事。
朱红很小的时候,一次发高烧,父母都没有特别留意,因为小孩子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不料就是这次高烧,导致她的眼睛烧得歪斜了,一条腿也出了问题,不能正常地行走,一个身体原本正常的女孩,从此落下了残疾,生活在被人歧视的阴影里。而且朱红的父亲有个不良的嗜好:酗酒,他每天最少要喝一斤白酒。她们家开那么个小餐馆,父亲的酒量又那么大,好一点的酒也喝不起,父亲喝的都是劣质白酒。不幸的是,每次父亲喝了酒后,就打骂家人。大家都怕看到他回家。最可怜的就是朱红了,家里并没有因为她是个残疾的孩子就格外关照她,给予她更多关爱;而是嫌她是个多余的累赘,是个麻烦,有意无意间都歧视她,由此造成她的自卑心理,造成她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恐惧感。
在电话里,朱红和杨哥谈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杨哥也跟朱红讲了他小时候和朱红相似的坎坷经历:他6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从小到大,别人都对他报以冷眼。那年代,人们对离婚家庭的小孩,总是在后面指指点点的,他自己也很自卑。13岁时,他又被工业酒精烧伤了,伤势很严重:四肢连同整个头部都被烧了,头部作过三次整容手术。经过五个月的痛苦后,当他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时,心都凉了。那脸就像月亮和火星的表层:坑坑疤疤的凹凸不平。特别是他的腿,烧得很严重,几乎丧失了行走能力,经过治疗,几个月后重新练习学走路,一拐一拐的半年多后才慢慢恢复正常。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与别人不一样了,已从正常人变成了残废。那时,学校里还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中国怪人大花脸。
就是因为自己的遭遇,所以当他看到朱红后,对她抱以深切的同情。她是个弱者,是被人讥笑的对象,在很多方面,都没办法与身体正常的人抗衡。唯一的方法,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证明给自己看,不然谁也帮不了你。所以当年他经过长时间的刻苦锻炼,先学会了走路,再练习跑步。两年后,他在学校的越野赛跑中获得第一名。杨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你能用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它、战胜它,你就是生活的强者。杨哥看到朱红后,他不希望一个女孩子跟他当年一样,被人家指指点点,在自卑中生活一辈子,他要帮助她。
三、攀登雪山,磨炼意志唤起自信心
抑或是同命相怜,抑或是惺惺惜惺惺,杨哥下决心要帮助朱红改变命运。可朱红在新疆的布尔津,杨哥在北京,就是想帮助她,也不是那么方便和容易。除了在电话或者信件上鼓励她一下,其它的杨哥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去帮助朱红。后来,杨哥参与组织了一个两岸三地登山队,前往新疆天山博格达寻找三名1998年在此失踪的香港登山队员。他认为可能这是启发朱红克服自卑、锻炼意志的一个机会。于是给朱红写了封信,邀请她参加他们的这次行动。
1999年夏天,朱红收到了杨哥的信,她激动的心情难以名状。她不清楚攀登海拔6000米的雪山,将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险,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她决定要去,她要向自己挑战!
朱红答应了杨哥的邀请,却震惊了她的父母。虽然朱红答应和杨哥一起去爬雪山,但这种情景她从没经历过,仅仅是好奇而已。朱红父母和家人都不同意,虽说杨哥与朱红父母有过一面之缘,大家还是持怀疑态度: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你跟他去干什么?这个杨哥到底是什么人?会不会被他给骗了?……大家左猜想右推测难以定论。可朱红非去不可的决心,打破了她家庭的宁静……她的父母终于妥协了她疯狂、执拗的想法。那是朱红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登这么高的雪山,对身体正常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况像朱红这样一个残疾的孩子,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甚至不排除危险的存在。但杨哥已进行了全面分析,作好了充分准备:根据他自己的爬山经验,从他自己的实际考虑,觉得朱红可以去登山,他很自信,他有把握把朱红带上山去:让她尽量骑马。
第一次跟随一个陌生的群体爬这样的雪山,朱红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她不知道她能否爬上那座巍峨冰冷的雪山。为了解除登山途中的寂寞,杨哥专门请年轻的殷小龙照顾朱红。途中几次过河,都是殷小龙背朱红过去的。河水很冷,水温只有三度,人涉水过去后,两条腿都没知觉了。翻最后一个冰川时,用了将近三个小时才翻过去。这时朱红完全是自己一步步走过去的,那里骆驼和马匹都上不去,惟有登山者自己攀登。到大本营后,杨哥表扬朱红说:你看,这雪山没什么了不起吧?这么难爬的地方你都自己走过来了……朱红闻言,脸上绽开了胜利之花。
在大本营,杨哥带着队员做攀岩训练。朱红看到大家在绳索的帮助下上升下降,她感到惶恐,畏缩着不敢参加练习。杨哥说:你不要怕,有杨哥在身边,不会出事的。杨哥选了一个不是很陡的坡,在上面系好绳子,带着朱红一道下来。朱红兴奋了:我们再来一趟。一趟又一趟,朱红自己一人上下也有把握了。她对着杨哥高兴地笑了──那是一种自信的笑。
为了进一步鼓励朱红,杨哥还给她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朱红都做得很好。杨哥说:朱红,你是这里最有用的人;只要是交给你的事,你都做的很好……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要做最有用的人。
四、入院治疗,恢复健康打工献爱心
山上的日子,大家几乎在风霜雪雨中度过。朱红没有登上峰顶,但勇士们攀登雪山时矫健的身姿和坚毅的面孔,给了她极大鼓舞,她想:杨哥让我来,就是要我找回生命中丢掉的勇气和信念,我要学习这些登山者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决不辜负杨哥的希望。
26天后,朱红和大家一起,带着寻找到的死难者的遗物下山了。
在登山过程中,杨哥帮助朱红摆脱了思想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阴影;下山后,杨哥还要为朱红除去身体上的残疾和生理上的缺陷。他的行动又一次出人意料──他安排朱红住医院治疗:送她去治腿和眼睛。
在乌鲁木齐空军医院,医生给朱红诊断说:眼睛倒是小事,不是一个很难的手术;但腿的问题比较难办。两位骨科主任解释说:人的腿上有八条筋,朱红只有四条筋是正常的,另外四条筋基本上开始萎缩了。这个问题对杨哥产生了压力:朱红的父母此时都不在朱红身边,万一开刀动手术没治好,发生了意外,算谁的责任?杨哥同主任商量了一会儿,主任说:开刀有风险,不一定能治好;若不开刀以后会更坏,那4条筋将萎缩得更厉害,将来可能只剩下一只腿。杨哥说:那就开刀动手术。他又和朱红商量说:如果开刀失败的话,就在腿上留下两个疤;如果开刀把腿治好了,你就是个正常人了。朱红也同意开刀。
手术大获成功,朱红的眼睛和腿都得到了矫治。经过近半年的康复,她彻底脱掉了丑小鸭的外衣,杨哥也满意地离开了新疆……
朱红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她新的人生。遥望杨哥所在的北京方向,她心中默默地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原来不幸的朱红,后来很幸运地遇到了杨哥这样一位热心的好人。做完了这件好事的杨哥却疏远了朱红,他说:我不希望跟她有过多地接触,因为该做的我都做了;她以后的路,要靠她自己走;她要坚强自信,还是要靠她自己的努力;不能让她有依赖性。当有一天,朱红长大了,成功了,也一样要去帮帮别人──我只希望她这样。
收到朱红的南方来信,杨哥感到无比的欣慰:他为走向新生活的朱红感到欣慰;也为自己的善举改变了另外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而欣慰。他从心底里觉得: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难以跨越的障碍时,如果我能真诚地向他伸出双手,那将是最快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