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上海奉贤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2.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3.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4.土地平旷, 。(《桃花源记》)
5.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6.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玉壶”在词中比喻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描写了元旦之夜的盛况。
B.“更吹落,星如雨”写了满天的星星被风吹落,像雨一般纷纷洒下。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表达了词人对满城观灯仕女的爱慕之情。
D.词人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抒发了自甘淡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本文作者是 朝的文学家、哲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仙”、“龙”比喻陋室的“室主”。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了交往宾客的身份,以此表明作者孤傲的心情。
C.从文中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D.作者把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表达了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①。一旦段生以事系狱②,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注释】①拳:饲养。 ②系狱:囚禁在狱中。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遂许之曰( ) (2)汝却还旧巢(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3分)
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
14.从文中看鹦鹉甚“慧”的“慧”表现在:(1) (2)
(3)能及时想主人倾诉自己的不幸。(2分)
15.读了本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 。(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
读书的境界
①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把书视为自己生命的全部,好书悔人不倦,这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读书是要有境界的。
②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会翻来覆去的看着他喜欢的一本连环画而不知疲倦,这是他的读书境界;一个学生,会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泡在书店里流连忘返,这是他能达到的读书境界;而一位老人,会在冬日温煦阳光的照耀下,坐在椅子上静静的阅读有如他一生记录的书籍,他会因此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满足,这是他生命之端的一种读书境界。故有人云:“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不同年龄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生的不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境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喜爱书、崇拜书。
③常读书,也是一种读书的境界。人若要不断长进,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探求新知识,吸取书中的营养。正如清人萧抡所说的那样:“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意思是说,人心和禾苗一样,得到养分才能生长,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读书,心中便没有好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
④读书要有一定的境界,还要会读书。一本书并非皆是精华,满世界的书也并非都是精品,这就要求读书的人能够辨明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一种已经被升华了的读书境界。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⑤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也说出了读书人所追求的两种不同的境界。“古之学者为已”,是说读书人要把看作提升自己修养与心志的途径,刻苦而努力地求索、追求,博闻而强志,胸襟宽广,以“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廓大胸怀为他人造福,同时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可是,孔子也批评“今之学者为人”的浮躁与虚妄,他所说的“今之学者为人”是说读书人的读书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鲁迅先生也曾讽刺过那种“为人”而读书的所谓“文人”,他说,他们其中的一个特征是,必有个雅致的书斋,背后有几大排漂亮的书橱,橱中摆满了精装的典籍等。可是,他们真的认真读书了么?真的认真思考了么?
⑥读书若没有高尚的情操,便不免要落到为人的俗套里,即使读了书,也不能致用、致知,即用不到正地方和一知半解而已。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没有幽静的心灵和清明的神智,你怎么能获得经典中的真谛,又怎么能用优秀的文化和高雅的灵魂之光来陶冶自己、洗礼自己?
⑦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读书能够让人开阔视野,令人胸怀大志,让人更为热爱生活。越是知识更新快的时代,读书就越有讲究。越是需要知识的年代,读书也就越需要境界。真正的读书人,是以自己全部的身心,从一本本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与自己心灵共鸣的所在,最终达到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够体会得到的精神的升华。所以说,崇拜书,常读书,会读书,有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读书人必须拥有的读书境界。
16.第一段加点词“悔人不倦”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7.第二段划线句“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5分)
1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划线句中的这是指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把书视为自己的生命的全部。
B.第二段划线句中的这是指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会翻来覆去地看着他喜欢的一本连环画而不知疲倦。
C.第四段划线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读书人要能够辨明是非,善于思考和分析,吸取书中真正的精华所在。
D.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这句话”是指“古之学者为己”。
19.第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证明了 的观点。根据本段的论述,请列举一个“古之学者为己”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
(7分,本试卷上出现的事例除外)
20.本文的论点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秋天的味道
①双休日,我在叔叔的果园里帮忙,隐隐地听到南侧的果树丛里有悉悉索索的枝叶晃动的声响,就跑过去看个究竟。
②我发现一个少年,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攀在树杈上摘苹果。他也发现了我,但已经无路可逃。他从树上溜下来,两个口袋都鼓鼓的,怯怯地立在树下,等待我的审问。
③我没有呵斥他。依我做老师的经验,不问青红皂白的呵斥只能把事情搞糟。
④“喂,小伙子,告诉我,摘苹果做什么用?是自己想吃吗?”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问。
⑤“我妈妈病了,想吃苹果,可是我没有钱买。”男孩用低低的声音说。
⑥这是一个非常老套的理由,使我想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小故事。
⑦当年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他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就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能否告诉我,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被孩子天真的话打动了。他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⑧难道今天的事情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半个世纪以前的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和今天的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在心智,情感,与社会经验上是否可以同日而语?在日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理由听得耳朵起茧,男孩的话还有几分可信?
⑨我沉吟了片刻。等待发落的孩子用一只脚搓着另一只脚,眼睛里掠过一丝痛楚。
⑩“哈哈,你来的正巧,这是苹果最美的时候!口袋里的苹果都可以带回去,又脆又甜,让你妈妈尝尝鲜!”我按着教育家的方法去做了。
?那孩子使劲地点点头,提起他破烂的足球鞋,一溜烟的跑了。我欣慰地在果园门外目送着他,却发现他并没有奔向村子,而是朝相反的方向跑去,那里是一片茂密的玉米地。他钻进了青纱帐。
?好奇心促使我悄悄地靠近玉米地,却发现我又一次被一个孩子愚弄了。
?在玉米地里,我看到并排坐着的一双后背,一个是刚才的男孩,另一个是个女孩,梳着一对小辫。那女孩好像正啃着苹果,男孩托着腮,不知在想什么。
?小小年纪就谈恋爱,并为着自己的小恋人去冒险,去撒谎……现在的孩子,真让人无可奈何!我默默离开玉米地的时候,心理一阵刺痛,那一夜,我躺在叔叔的小床上,几乎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一位母亲领着两个孩子来到果园。我认出了昨天的那个男孩,我猜想那个女孩应该是和他一块钻玉米地的那个。我不知道他们有何贵干。
?“俺们是来付钱的。”那位母亲解释说,“昨天这孩子摘了你们的苹果,给他妹妹吃了一个,给我留了一个。他肯定没有付钱,因为他没有零花钱。让您见笑了,我们家困难些,孩子的爸爸死得早……”
?他们原来是一对兄妹!我为我昨天的想法感到羞愧。
?“您不知道,他妹妹眼睛看不见。”那位母亲又说,“但他疼妹妹,疼得胜过我这个当妈的。春天,他跑到山上摘桃花,说是让妹妹嗅到春天的味道;夏天,他下到池塘里摘莲蓬,让妹妹咀嚼夏天的味道;秋天来了,他就想办法搞到苹果,让妹妹品尝秋天的味道;冬天来了, , 。他说,在我们这儿,苹果最能代表秋天的味道!”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我注意到,小妹妹那双看不见的眼睛里,早淌出了晶莹的泪珠。
?“我没管好孩子,让您见笑了。管理这么大园子是很受累的,孩子不懂事,您多担待些。俺们特意来付钱,请您务必收下。”那位母亲继续说。
?其实在农村,随便摘几个瓜果李桃尝尝鲜,根本不算什么。不过我对这位母亲还是敬佩有加,她的话语中,自始至终也没有提到一个“偷”字,给孩子留出了足够的心理空间,有效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21我郑重地收下了钱,收下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尊严,也收下了一个珍贵的启迪。
○22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是成熟的苹果蕴含的甘甜,以及咀嚼这甘甜的幸福!
21.请具体说明第七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
(2)
22.把第⑧段划线句能否改成“在日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理由听得耳朵起茧,男孩的话没有几分可信”?请说说理由。(3分)
23.细读第?段,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
冬天来了, , 。
24.文中?和?段两次写到男孩的母亲说“让您见笑了”,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儿子没有零花钱而惭愧;第?段:为没有管好孩子而请求我的谅解。
B.第?段:为儿子拿了苹果却没有付钱而道歉;第?段:为自己没有管好孩子而道歉。
C.第?段:为家庭的贫困而感到惭愧;第?段:为昨天没有及时付钱而请求谅解。
D.第?段:为孩子的爸爸死得早而感到不安;第?段:为孩子的不懂事而伤心。
25.本文题目“秋天的味道”的含义是:(5分)
(1)
(2)
26.根据文章内容,请从男孩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向母亲叙述苹果的来历。(80字左右,8分)
三、写作(60分)
27.题目:你总在我身边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1.淡妆浓抹总相宜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千载谁堪伯仲间 4.屋舍俨然 5.出淤泥而不染 6.隳突乎南北(每空3分)
7.明月(2分)
8.D(2分)
9.唐 刘禹锡(1+1分)
10.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3分)
11.B(3分)
12.(1)答应(2分) (2)返回(2分)
13.有一天,段生因为一些事情被捕入狱,半年才获得释放。(3分)
14.(1)能诵读诗文(1分) (2)能向客人问好(1分)
15.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3分)
二、现代文(48分)
16.悔(1分) 诲(1分)
17.比喻(1分) 排比(1分)
形象地、浅显地论证了不同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生的不同经历,都会有不同的读书境界,增强了语势。(3分)
18.C(3分)
19.对比论证(2分)读书要有高尚的情操(2分)
举例:略(事例1分,简要分析2分)
20.崇拜书,常读书,会读书,有高尚的情操,这是-个读书人必须拥有的读书境界。(3分)
21.(1)交代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在花园里摘花的小女孩的故事,表现了他对小女孩的信任,写出了“我”对其做法的认可。
(2)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我”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而有了信任小男孩的举动。(6分)
22.不能改。原句用疑问语气仅写出了“我”对小男孩所说的话可信度的揣测,并不影响下文“我”做出信任小男孩的举动;改句用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对小男孩的不信任,与下文“我”的做法相违背。(3分)
23.例:他在院子里堆起了雪人,让妹妹触摸冬天的味道。(1+2分)
24.B(3分)
25.(1)秋天成熟的苹果蕴含的甘甜。 (2)秋天里“我”感受到了男孩给予妹妹的一份疼爱,感受到一位母亲对犯错孩子的自尊心的爱护。(5分)
26.略(8分)
三、写作(60分)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