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题参考答案
一、
(08广东卷)
【参考答案】
1.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
2.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以及迁移能力。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
3.不正确。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以酿成“直觉的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以及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4.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的考察较具综合性,它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首段中“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实际上是全文脉络的起点,以下各段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第二段论“诗的‘见‘必为直觉”,第三段进一步论“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不同,第四段写“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第五段写“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纵观全文,首段提出问题,接下来三段仔细思辨,逐层深入论述直觉对于诗的境界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第五段从形象的完整性角度论述诗的境界。)
二、
()
【参考答案】
1、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义,是读懂文章段落,进而领会全篇的基础。此题选项设置,有的是从文中截取的,有文中语句变式表达的,有对文章语句含义片面或绝对化解说的。关键是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文中的例子。)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分析和归类,从而理解文章。)
3、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题设问的方式是两段的关系,要注意区分两段之间侧重点的不同来,既要看到他们的“异”又要能在“同”上进行总结。)
4、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推广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
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解题时要通读全文,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找到对应的区间,进行概括。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的观点往往都是在进行了大量的比较或者论证后才说出来或者开头就摆出观点,所以应该从开头或者结尾中找灵感。
三、
(07广东)
【参考答案】
1、(4分)①被访者的基本情况;②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③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归纳概括。本文总共七个问题,仔细比较就可以发现①②是一类,③④⑦是一类,⑤⑥是一类。)
2、(5分)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摒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赤子之心”(真诚)。才可以称为艺术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和评价被访者的主要观点的能力。本题要求从全文来看,纵观全文,三、五、六几问是针对艺术家的为人的,所以总结即可得到。)
3、(6分)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邃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全面思考问题,既要考虑到傅聪对演奏家的观点,又要想到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想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
(07北京)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对应的检索区间主要是第1段。A项对应第1段第4句“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其意是“有关”,而选项中却说“无关”。B项对应第2句前面的两个“……不是……也不是……”。选项错在“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其意又与文本大相径庭。C项对应第1段第3句后面“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选项与文本之意又相反。D项前面“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应第1段第2句——“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正确概括;D项后面——“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应第4段的第3句和第5句的前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两处信息的正确整合。)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检索区间扩展为全文。A项,可见第1段首句与第2段首句,与文意相符。B项,可见第3段第5句,其“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即转换为选项的“前途堪忧”,与文意相符。C项对应第2段的前3句。概括此3句话,其意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营销人员优秀不能使公司在竞争中保持永久优势”,而选项与此意正相反。D项,是对第3段4、5两句的概括,与文意相符。)
3、竞争的环境不公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解析: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检索区间在第2段。要注意题干中“以及其它外在因素”的提示作用,从而确定横线处要求填入的应是“外在因素”。其第5句话正是对题目划线句原因的解释。句首“特别是”三个字是表示强调的起指示答题思路的短语,考生应该能敏锐地察觉到。)
4、核心能力能给公司带来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即“福音”),如果形成“路径依赖”,从而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公司最终将失去应变能力而失败(即“诅咒”)。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并准确概括的能力。第4段说“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此句话有两个要点:前一半讲的是“福音”,后一半讲的就是“诅咒”。“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讲的是应变能力。)
五
(07全国3)
【参考答案】
1、AC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一句可知;C项表述有误,原文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意思.
2、答:第一问
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
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第二问:
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文中信息的概括整合能力。结合原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可以概括出来。要注意,第一问,需要关注的范围比较宽,几乎涵盖了第一节所有的内容,而第二问,重点在问评议的内容,所以在概括之前先要找到对应的区域,第二问应该根据第一段叶圣陶的问话来分析、提炼、概括,如“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问话主要涉及了作文的用词、句式等方面,考查的是关于作文的表达形式的;“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问话主要涉及的是作文的思想内容方面。)
3、答:第一问: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
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
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
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
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解析:第一问,侧重考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信息的整合能力;第二问考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注意第一问应在二、三两节中找,第二问,应在文中引用的叶圣陶文中找。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4、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
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答题时,要能够纵观全文,将文中所列举的叶圣陶的事例一一总结概括出来,再对应“孺子牛”来进行取舍。)
六、
(08北京)
【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本题考察对整个文本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分析、筛选信息是社科文阅读的必备能力,在阅读理解的同时,还要对此类题目常常使用的设置错误的手段有所了解,这样在解题时才能做到快速而准确。)
2.(3分)B(解析:本题考察对整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信息的筛选。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能够在理解文句、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的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3.(4分)
第一问: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
第二问:
(1)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
(2)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
(3)塑料袋回收再生产成本较低。
(解析:此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以及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此类题目首先明确搜寻区间,明确所提问题是针对某一段还是全篇,这对提高答题速度很有帮助。其次要审清题干,注意回答的角度要全面。)
七、
(08江苏)
【参考答案】
1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整合能力。此类题目在作答时,要明确每一个选择肢所对应的区间,明确文本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严防随意拔高、不科学的推断出现。)
17.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首先要找到对应的原文,这对原文关键的语句,通过仔细对比,看看理解和表述是否疏漏失当。当然,有些表述不能一下子看出来,需要字斟句酌,找出理解转述中歪曲原文信息的关键词语。)
18.(6分)
(1)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
(2)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
(3)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
(4)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在答题时要认真读题目,找出相关的答题要点,然后再动笔作答。)
19.(6分)
(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
(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盲从。
(3)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
(解析: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概括能力要求很高。本题可以借助上一题的力量。答题时失当关注前后题目的关系很重要。上一题是问事迹,本题是要对其成功原因进行考查,显然是要考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八、
(08上海)
【参考答案】
1.2分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焦了城市的魅力(1分),彰显了城市的特色(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第二段的关键句——第一句;另外,题干中“列举”一词也表明这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起到了具体说明问题的作用。)
2.2分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1分)新地标(建筑或景观)(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一般不是考本义,而是考它在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因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是重要的原则。)
3.3分B
4.3分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答对一点得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本题应该有两个得分点。第四段中间“不仅如此”一词标示这段分为两层,而且两层之间为递进关系。)
5.5分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一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2分,必须出现三点:国家馆、斗拱造型、“故宫红”色调。答出两点得1分),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1分,必须出现两点:地区馆、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1分),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幢憬(分)。
(解析: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