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3.古诗两首教案

3 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2. 了解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

3. 理解了诗意,能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4. 领会到了这首诗“寓问于答”的特色。

5. 能根据诗意,发挥想像,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的心情,能根据诗意,发挥想象,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2.体会作者的心情,领会“寓问于答”写作的特色。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教学时充分利用符合诗意的插图,帮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经验: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故事的经验和体会,初步了解了古诗的一些特点,对古诗有了一定的感情,也已经积累了一些描写有关调皮可爱的孩子的故事。这些可爱孩子的形象,也是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预习设计

1.读懂诗题,知道“隐者”是什么样的人?

2. 了解诗人及作品创作背景。

3. 正确朗读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程预设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板块一:导入(3分钟)

《望天门山》

《望庐山瀑布》

板块二: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1

1.交流展示。

寻:寻访

“隐者”是指古代那些有才华、有志向的人,由于某些原因而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

2.联系已有知识积累了解具有高洁品格的人称为隐者。

诸葛亮、陶渊明、王维

不遇:没有遇到

●预习作业2

1.认识贾岛

学生交流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预习作业3:

1.朗读展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说出诗意。

寻:寻访。遇:遇到。

不知处:不知道在哪里。

我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不知所处的位置,只知道他在这座山里边,山里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具体在什么位置。

板块三:细读理解(15分钟)

1.了解“寓问于答”

预设:

你师傅在家吗?

不在,他采药去了。

到哪儿采药去了?

就在这座山中。

你能带我去找他吗?

不能,因为山里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寓问于答”,可以使诗句变得简练而耐人寻味。

所谓“寓问于答”,它并不是“不问”,而只是不把问话内容写入诗中。关键在于把问话内容寓于答话之中,使读者可从答话里体味和推导出所问的内容。

齐读

体悟作者心情

指名填空,小组内补充。

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希望 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 童子答: “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失望 ,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一线希望 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 “唉!” 诗人叹了口气,彻底失望 了。

齐读诗歌

板块四:拓展延伸 (7分钟)

1.感悟《咏华山》写法

【学程单1】

(1)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2)描绘周围的景物。

(3)想像对话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4)适时写出诗人的心情。

(5)结尾出现这首诗的内容。

2.完成改写

板块一:导入

你们游览过大山吗?大山奇峰重叠,烟雾缭绕,气象万千,所以大家都喜欢游览名山,许多诗人写下一首首诗来赞美大山。谁能给大家背背?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

板块二: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诗题中的“寻”是什么意思呢?“隐者”呢?

(2)你们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是“隐者”呢?

(3)“不遇”是什么意思?现在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

●预习作业2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贾岛,谁是他的“粉丝”呢?

1 自读课本49页《推敲》,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引用韩愈和梅尧臣的评价。(唐代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韩愈这样称赞贾岛: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北宋诗人梅尧臣这样评价贾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3 引用作者自己的诗评价。贾岛有一首诗这样写自己:

●预习作业3

1.抽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1)朗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味儿来。

(2)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同座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讨论。

2 指名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

板块三:细读理解

1.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童子在松树下的对话。在理解和解说诗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诗句中缺少了些什么。究竟缺少了什么呢?出示填空题: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2. 思考: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把问句写出来?

理解“寓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小结:如果把问和答都写进诗中,不仅没有必要,还很罗嗦。“寓问于答”,可以使诗句变得简练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的巧妙高明之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这种“寓问于答”的妙处。

3.体悟作者的心情

(1 )诗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心情怎样呢?出示填空题:

读诗句,感受诗人的心情,填空:

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 童子答: “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 “唉!” 诗人叹了口气,彻底了。

(2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板块四:拓展延伸

1 出示学习文包诗《咏华山》,阅读,感悟写作方法。

2 任务驱动

结合插图,仿照例文,把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写下来。

3 尝试写作。

板块一:导入

1.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读者产生无尽的想象。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你喜欢的一首?

2.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抓字眼、明诗句——提问题、想诗境——悟诗情、咏诗句)

3.导入新课。

板块二: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知道像姜子牙、刘伯温、诸葛亮等有才华,不愿做官,隐居世外的人叫隐者。

(2)通过复习背诵“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感受优美的环境,能看出隐者高洁的品格。

●预习作业2

1.抽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1)背诵古诗。要求读出诗的味儿来。

(2)指名大概说出古诗的意思。

板块三:细读理解

1.抓字眼、明诗意

任务驱动。

2.提问题、想诗境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什么样的松树?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了什么?(联系下文)童子怎样回答的?由“言师采药去”你可知道哪些信息?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情感有什么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3)师生合作表演,再现诗境。

3.悟诗情、咏诗句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板块四:拓展延伸

1.再读读诗,你了解诗中的隐者吗?从这首诗你又能知道贾岛是怎样的人?

2.拓展:关于贾岛,你还有什么了解?

贾岛也是一位隐者,一生在“隐”与”不隐”之间徘徊。

3.出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这合适的一个字“敲”,贾岛痴了。为诗而痴的是贾岛

介绍“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是贾岛自己形容自己作诗的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为诗而执着的贾岛

总结:一颗赤诚的诗心,一份痴痴的诗情,一位执着的诗人,这就是贾岛,让我们再次吟诵贾岛的诗,记住这样一位值得你尊敬的诗人。

作业设计

★ 1.完成《一课一练》二、三(1)

2. 完成《补充习题》三(1)

★★搜集、阅读贾岛的诗。

教学内容

3.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具体的字词和诗句的理解。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所见》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难点:通过诗歌的本身来感受诗歌蕴涵着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 相关资料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

预习设计

1.搜集查找关于袁枚的资料。

2.朗读诗歌,了解“振、意欲、立”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3.初步感受想象《所见》描绘的景象。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预设:5分钟) 1.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一首《所见》。

2.释题。

(看见)

所看见的东西。

第二板块: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预设:15分钟)

●预习作业1

学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预习作业2

1.指导朗读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振:震荡

意欲:想要

立:站立,停止不前

学生互相交流

预设:

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穿透了树林,回环呼应,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诗人看到了;牧童、黄牛、树林、蝉)

(放牛的)

第三板块: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预设:18分钟)

交流各自收获。

(一、歌唱图 二、捕蝉图)

学生交流

3.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同桌交流

预设: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穿透了树林,回环呼应,

4.(学生交流,补充)

5.读读这两句诗

6.再读读,提出这两句中不懂的地方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振:震荡)

齐读

学生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8.学生来表演

9.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

10.汇报交流。

11. 动作表演闭口立:

12.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齐读

第四板块:总结内化(2分钟)

预设:(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齐诵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 2.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这首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 3.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什么?(诗人),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

第二板块: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 预习作业1:

课前你查阅了有关诗人的资料了吗?你了解了诗人吗?

简介作者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有贤名的县令。代表作《随园诗话》)

●预习作业2

1. 指名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2.自由读诗,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自由读熟后,在小组内互相朗读。

3.理解诗句中字的字意。

4.交流诗句的意思。

5. 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

6.什么样的孩子叫牧童?

第三板块: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1.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情景?

2.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

●歌唱图

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图)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他的歌声怎么样?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它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树怎么样?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捕蝉图

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位学生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心想”。“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4.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15.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马上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

第四板块:总结内化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

从中不难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板块一:复习导入

1.背诵《寻隐者不遇》。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首古诗。这是描写孩童童真童趣的诗歌。联系已学的《小池》、《小儿垂钓》。

3.简介作者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有贤名的县令。代表作《随园诗话》)

4.解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想知道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

板块二:预习导学

1.通过预习,有哪些疑惑?

2.重点指导:欲、樾、林樾、鸣、捕。

3.你读懂了什么?

板块三:品悟诗意

任务驱动

4.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5.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6.导学。

①选择一名中等生和优等生回答。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① 选择两名名学生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② 引读:瞧,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悠闲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响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8.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9.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10.导学。

①选择一名学生回答。相机指导,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②意欲捕鸣蝉”:已经去“捕”了吗?(板书“捕”)从哪看出来?(板书“意欲” )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③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细看,发现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已经不再唱了,出示“闭口”,站住不动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继续前进了,惟恐惊动了知了。)

④看来,袁枚不仅看到了景物,还发现了牧童的许多动作,有“骑、振、捕、闭、立这样一写,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写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呢!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牧童给读活了⑤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板块四:领悟诗情

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1.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2.指导感情朗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板块五:拓展延伸

1.任务驱动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7.导学

(1)抓住人物的活动、神态进行细致地刻画。

(2)合理想象牧童的心理活动。

板块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

从中不难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三(2)

2.《一课一练》三(2)

★★你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有关儿童的古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画一画《所见》的情景图,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查看更多
【3.古诗两首教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37710/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