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教案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

动态生成: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

1.出错生成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都是正常的。有时,正是学生的天真无邪,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多姿多彩。优秀教师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豁口”,或因势利导,在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素,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错误暴露无遗,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两相对比,让学生自行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曹判论战》时,自然离不开对成语“一鼓作气”的讲解,然而,默写课文时,却总有一些同学写错,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

怎样才能让这些学生避免错误呢?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创设一个活动情景,让学生结合课文自行改错呢?于是,我问学生:“你们能否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他们改正?”

很快,纠错方案出来了:“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原指在战场上决胜的关键是士气,古代用击鼓的方式指挥进军,成语“一鼓作气”中的“鼓”是击鼓的意思,“作”是振作的意思。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会用错了。

这个小插曲从表面上看是纠正错别字的训练,实际上却是对文本的细读。

2.质疑生成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以外的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请看教学小说《草》时的一个生成片段:

生:老师,我对文章第33段中的一段话还不太理解。

师:那你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生:周副主席要求总部根据杨光他们的经验,在通报上要画上有毒野菜的图形,并加上详细的说明。但这里却没有写具体的说明,总部怎么会知道是怎样的野菜呢?

师:是啊,这里确实没有写具体的说明内容,总部怎么会知道呢?(我顺水推舟)

生:(插嘴)老师,总部会知道的,其实文中已经说了。

师:总部是如何知道的?请你具体说说。

生:其实,课文第26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种野菜)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

师:原来前文已经讲了,所以这里没有写。

生:老师,根据第27,28段的内容,说明书上应加上一点:(这种野菜)多半长在背阴靠水的地方。

生:根据对第29-32段的理解,还要补充一条:(这种野菜)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师:还有补充吗?(稍停,见没有举手)那么,哪位同学能完整地说一下?

生(刚才提问的那位学生):这种野菜,多半长在背阴靠水的地方;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师:原来文中已对这种野菜作了具体说明。那么,这里为什么不像你那样再叙述一遍呢?

生:那是避免重复啰嗦,使文章更加紧凑。

3.偶发事件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偶发事件。如果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不但正常的教学秩序会被打乱,还可能伤害学生。如果处理得好,能使教学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

《对联六则》的教学正在进行之中,突然一只麻雀闯进了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立即被打断。学生有的把目光投向麻雀,有的发出了抓拿的叫喊声,有的欲拿起鸡毛掸子驱赶麻雀……

我没有制止学生,而是让他们仔细观察麻雀,一边打开门窗,让麻雀飞向大自然。然后,要求学生以刚才发生的意外事件为话题,拟一副对联,看谁写得好。这样,一只麻雀的闯入,不仅没有造成麻烦,反而生成了拟制对联的课程资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一组学生习作:(1)麻雀偶闯入,师生皆观看。(2)慌慌张张——麻雀,开开心心——学生。(3)课堂混乱很短暂,学习气氛更高涨。(4)麻雀东西南北飞窜,学子前后左右观赏。(5)学子观看尽心,老师开窗随意。

4.空白探究生成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文本的空白,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月迹》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叙事散文,在师生共同欣赏“杯中饮月”,这一场景时,一位同学突然“发难”:“老师,奶奶设置了‘杯中月’化解了几个孩子之间的矛盾,这一招确实高明。不过,我也想到了一种方法——拿来三个月亮牌月饼,让他们吃下,您说好不我觉得这一方法还真行,那么,其他同学是否也有高招呢?于是,我顺水推舟,借题发挥:“同学们,奶奶设置了‘杯中月’化解了矛盾,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化解矛盾呢?”

果然有妙招,这不,凝聚着智慧的创意迸发出来了:(1)把鸡蛋煎成荷包蛋,中间的蛋是月亮,然后让他们吃下去。(2)做三个像月亮似的香包让他们佩带在身上,作为护身符。(3)在鸡蛋上画个月亮,给他们吃“那么,比较一下你的创意和奶奶的妙招,孰优孰劣呢?”我继续追问。此时,同学们纷纷举手,结论竟然极为一致。奶奶的妙招更为高明,因为“杯中月”是在赏月,白色的酒与银色的月光相吻合;还有那酒,喝在嘴里,甜在心头;而我们设置的招式,缺乏这样的韵味。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妙招”其实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不对称交流所形成的空白。由于教者的机智,巧妙地将学生的“发难”生成了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品味了语言,收到了预料之外的好效果。

5.拓展迁移生成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薄薄的课本内,而应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把课本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相融合 科学小品《松树金龟子》的教学己经结束,大部分同学己开始做课堂练习。当我走到张XX同学旁边时,他突然向我提出了一个建议:“老师,法布尔被达尔文称为‘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的代表作《昆虫记》又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那么,你能否向我们再介绍几篇佳作,或者推荐一些相关的网站呢?”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要求学生用一周时间完成:“《松树金龟子》只是法布尔一生中一朵细小的浪花,他一生中潜心研究昆虫的感人故事太多太多,让我们走进图书室、走进网络,搜集有关法布尔的故事,你可出一张手抄报,学习小组可举办一次‘法布尔故事会’,让法布尔热爱科学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这样,学生在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不仅对法布尔其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主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探究知识、分享知识的快乐,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查看更多
【动态生成: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3560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