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同步练习
【夯基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媲美(pì) 烙印(luò) 久暂(zàn) 一蹴而就(cù)
B.广狭(xiá) 威慑(shè) 筛选(shāi) 鲜为人知(xiān)
C.刮垢(ɡòu) 蜕除(tuì) 得逞(chěnɡ) 昙花一现(tán)
D.钳制(qián) 咀嚼(jiáo) 攻讦(jié) 贬褒不一(bāo)
★解析:A项中“烙”应读lào;B项的“鲜”应读xiǎn;C项的“嚼”应读jué。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文身 糟糕 攻讦 斑驳陆离
B.含糊 威慑 友帮 有史可稽
C.钳制 蜕除 媲美 消声匿迹
D.禁忌 咀嚼 时髦 不谌设想
★解析:B项中“帮”应为“邦”;C项的“消”应为“销”;D项的“谌”应为“堪”。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惟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 的心理,才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
②在我国,所谓的 抢救、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
③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A.崇高 发掘 气氛 B.崇尚 发现 气氛
C.崇高 发现 氛围 D.崇尚 发掘 氛围
★解析:“崇高”,形容词,表示最高的、最高尚的;“崇尚”,动词,表示尊重、推崇。“发掘”,动词,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发现”,动词,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氛围”,名词,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名词,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信息时代,一切国际国内刚刚发生的事件都成为记者关注的对象,许多新闻一旦过了一定时段,就自然成了明日黄花,失去了应有的新闻价值。
B.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是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每年到了深秋时节,北雁南飞之时,活跃起地田间草际的许多昆虫都会销声匿迹,认你难睹它们的身姿。
D.有幸到了一所五星级宾馆,宽大会议室的地毯斑驳陆离,花色各异、规格不一,总经理说这是2008级瑜伽学员自愿损的。
★解析:“一挥而就”多形容写字、作画、写文章速度快。这里应用表示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一蹴而就”。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B.“传统”指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诞生了现在、铸造了过去、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
现。
C.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黄色闪电刺破雅典奥运会的红色跑道,中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
110米栏决赛中横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不仅赢得了金牌,而且刷新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D.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建设责任社会的过程,每一位公民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形成全
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解析:B语序不当,“诞生了现在”和“铸造了过去”应互换位置。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不同民族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
B.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在规定发布之前,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目,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目”的调查。
C.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D.“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许多人无法返乡,“留在他乡过年”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解析:B项“做了”之后的冒号应删去。
答案:B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出乎人们意料的快乐研究结果是,快乐虽然受环境的影响,但环境并不会长期决定一个人的快乐水平。
②“当他们开始为目标而努力时,他们的快乐会加分”,这是贝茨对于行为决定幸福的最初观察。③用贝茨的话说,那就是“即使谦卑地活着,但如果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会感到快乐”。
④爱丁伯格大学心理学教授摩西贝茨和他的同事对快乐的研究长达20年,最终发现“结果导向型”的人会最快乐。
⑤因为研究者在对样本分析中发现,有钱的人不一定比穷人快乐,即使有残疾的人也可能会非常快乐。
A、①④③②⑤ B、③④①②⑤ C、④②①⑤③ D、②①③④⑤
★解析:根据句间的层层推理关系来确定。先总说,然后按照研究时间和所获得的结果顺序排列。
答案:C
8.下面一段话的说话者、出处、作品的作者是……………………………( )
“各位先生,请让开一条路,让我回去过我逍遥自在的日子。我在这里是死路一条,得让我回去才
活得了命。……请告诉公爵大人,‘我光着身子出世,如今还是个光身,我没吃亏,也没占便宜’,换句
话说,我上任没带来一文钱,卸任也没带走一文钱。这就和别处岛上的卸任总督远不相同了。”
A.匹克威克——《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B.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C.喀西莫多——《巴黎圣母院》——雨果
D.桑丘潘沙——《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解析:D项这段话为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颂扬的人物桑丘潘沙所说的一番话。
答案:D
【能力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惯、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就,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传统文化而发的。
9.作者为什么说“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参考答案:因为传统文化应运而生,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为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在民族中多多少少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自然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10.如何理解“凡是存在的,都曾经是合理的”这句话的涵义?
★参考答案:凡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自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社会因素,自然会对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这对当时社会来说,都是合理的;但它的合理成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减少。
11.我们对传统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态度?请举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对传统文化积极实行“拿来主义”的态度,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尤其要保护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如韩国人把活字印刷术、端午祭申遗成功后,又着手将源于中国的“风水”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这对我们就是一个警示。
12.这四段文字读起来很有气势和力量,很容易折服我们,其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一是用词准确,“大概”(第一段)源于作者自己的理解,体现表达的相对准确性;二是整散句结合(第三段),增强表达的气势和灵动性;三是大量贴切使用成语,表意凝练而丰富;四是内容、范围、特性、方针和态度,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追逐古典的夕阳
丁帆
当20世纪即将成为古典时,我们遥望漫漫的21世纪现代文化之路,感到了一丝历史的苍凉,亦触摸到了逝去的旧文化美学的哀婉之情。
我总是喜欢和自己心灵最契合的朋友寻觅这古城里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照耀在寺庙旁那座斑驳陆离的木结构的茶肆上,一杯清茶,二人对坐,海阔天空,江山社稷。一缕缕秋风吹上了你的心头,人与自然都沉浸在了无尘烦恼的古意之中。
这是文人山水画的意境所在吗?不!它常常出现于我刻意追求的生活中,也经常成为我亦真亦幻梦境中的生存方式。这是否是“伪浪漫派”的作风呢?这是否是“文化保守主义”遗老遗少的矫揉造作呢?
我唯有用心灵作答。
全球性的现化文明使人类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空,同时,物质文明需要人类以大自然的破坏为牺牲代价,以人的洁净灵魂作祭祀的供品的话,那么,在两种文化的抉择中,我们更向往古典的、自然的文化与人性。
怀旧,作为现化文明的悖反,它往往是以一个贬义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甚至本世纪的一位伟大的乡土小说作家也曾说过“回忆是有毒的”的箴言(不管他是用讽口吻陈述,还是发自肺腑之言),但我仍然以为怀旧作为一种文化回眸的生存观念和方式的追觅,自然是人类抚慰自身心灵的一贴精神良方。
近几年来,我去过苏州的周庄、同里,每每都是被拥塞的人群簇拥鞭策着游走,人们似乎不是来寻找一块寂静的古典文化氛围浓厚的净地,而是为“到此一游”而走动着,这与逛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古典的人文景观似乎永远不再,而你想亲近一下大自然,恐怕也会感到失望了。黄山近年来是整洁干净了,很有点一尘不染的清洁味道。然而,过于整洁的黄山到处都露出了它的人工斧凿之痕,昔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一把扫帚、一根铁针扫荡得干干净净。张家界、九寨沟可谓天赐之自然造化,但据撑船的船家告之,那里的人工污染足以使它们在21世纪内消失在中国的版图上!
现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文化负效应,人在物的面前变得畸形猥琐,自然在物质面前也失却了昔日的风采。
所有这些,我们只能靠回忆、靠梦境、靠文学创作来再造。这“白日梦”是人类地幸还是不幸呢?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喜庆还是悲哀呢?
当我咀嚼昔日文化的神韵时,当我拥抱亲吻大自然泥土的芳香时,我才能真正体味到现代物质文明所应剔除的文化危机。
我居住的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古城里,我十分喜欢沿着那充满着古意沧桑的城墙漫步;我也十二分愉悦地流连于中山植物园,感谢苍天造化,给南京留下了这一片宁静而典雅的自然去处,在人迹罕至群山环抱的苍翠之间,你尽可以在空山鸟语的热带雨林中谛听天籁之音,那几万种植物将你包围在大自然的清新之中,让你切切实实感到远离红尘,渐进自然的妙处。除此之外,中山陵一代的陵墓文化也让你领略着“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蕴,亦足以勾起你对千古历史的遐想,只要你肯走近它。
现代文明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倾诉孤独,恐怕是当下文明病中最好的疗救的方式,但要找到医治灵魂创痛的医生是很难很难的。
我们只能去寻找能够沟通心灵的挚友。正像尤利西斯小说中那个同在一个城市同住一个房间同睡一张床的夫妻相互都是陌生的一样,朋友也是很难寻觅的,仿佛“他人即地狱”的陷阱无处不在。
然而,我还是要寻觅,找到他以后,我们一起坐在世纪末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阳下,去品尝这充满着古典人文景观的程蝶,去体味这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清新芬芳。
13.阅读全文,说明作者为何以“追逐古典的夕阳”为题?
★参考答案:“古典的夕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贴切揭示了作者所追求的对象,即指未被现代文明所浸润、所破坏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追逐”形象写出作者对珍贵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深切的热爱和关注之情。
14.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哪些创痛?请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1)破坏了古典文化的神韵和大自然的清新芬芳;(2)造成了人们的孤独,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15.综观全文,作者将“我唯有用心灵作答”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内容上,凸现内心的强烈的真实情感,突出久久的深层次思考;结构上,承上启下,总说下文所有的倾诉均是肺腑之语。
16.作者认为“怀旧”是抚慰人类自身心灵的一贴精神良方,一位乡土小说家说“回忆是有毒的”,那么,你对“怀旧”持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怀旧”就是回顾、品味过去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能更清晰地明辨是是非非,更真实地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利于反思不足,好好珍惜和把握现在;但如果痴迷地“怀旧”、“恋旧”就会陷入保守之境,不利于开拓进取。
【语言运用】
1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蜂蜜”与“蜜蜂”是两组回环词,请举出两组回环词,并说出它们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示例:(1)“激情生命”与“生命激情”,前者强调有激情的生命,后者强调生命中的激情,后者依存于前者;(2)“传统节日”与“节日传统”前者强调传统性的节日;后者强调节日中的传统。后者依存于前者,但体现精髓之处。
18.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有的人选择发短信表示祝福,有的人选择参加表演活动表达心情……但是,放鞭炮以示辞旧迎新,带礼品走亲访友,到陵墓祭奠逝者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对保留这些传统习俗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保留传统过年习俗,是为了表达良好的祝愿和美好的情感,也是为了继承纯朴的悠久的民间传统。人的生活历程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同,表达个体情感的方式自然不同,只要不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伤害,一切表达方式均有存在的理由。
19.阅读语段,根据具体语境,在横线上写上恰当的语句。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 。在某类读书人群中,一些人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 。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 ,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答案示例:满足于感性的把握;猎奇窥秘心理;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