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它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人意识到儿童有特殊的文学需要。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由作家独立创作的儿童文学)在西方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不到一百年(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但是,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教育有着天然联系,17世纪英国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曾在《关于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应该让儿童读一些像《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那样轻松愉快的好书,他的提倡直接推动了儿童文学创作。在中国最早提倡儿童文学的是周作人,1920年他在北京孔德学校演讲《儿童的文学》时,一开始就说:“今天所讲的儿童的文学,换一句话便是‘小学校里的文学’。”
翻阅民国时期的小学国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儿童文学同小学语文教育有很好的互动关系:儿童文学作品被迅速纳入教材中,使 “儿童文学化”成为30年代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193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在“目标”第三点即提出“欣赏相当的儿童文学,以扩充想象,启发思想,涵养感情,并增长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1]同时,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又推动了创作,身兼语文教育家和儿童文学家的叶圣陶,在1932年编写《开明小学国语课本》时,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他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2]
回顾历史能提供思考现实的依据。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占有比较高的位置。例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这意味着儿童文学至少在小学低年段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部分,也有多项涉及儿童文学作品。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实验教材,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低年级课文的主体。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为儿童文学作品的是:一年级上册有15篇,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下册有25篇,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上册有20篇,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下册有17篇,占全部课文的53%。这个统计尚不包括拼音部分的儿歌和“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与之同时,市场上出现的大量“选本”“读本”,儿童文学作品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于儿童文学本身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界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文学应该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这个本位既包括生活本位,还包括心理本位和精神本位。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或“不完全的小人”(周作人语),而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独立精神的存在者。因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都意识到,为儿童写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条强加给儿童,作品的内容和结构都应该符合并激发儿童的兴趣。[3]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例如,香港朗文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前言中阐述到,小学语文“应以学生为本位,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及情意发展的特点而设计”,“教学情境配合儿童理解及接受,有助培育儿童发展多元智能”。从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目标、原则、理念、方法的全面契合。
第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在文学中,语言是第一要素,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文学的材料。文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和个性,都要通过语言呈现和表达。儿童文学,因为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专门为乡村儿童写作,这位语言大师吃惊地发现,他花在语言上的功夫惊人的多。为了让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简洁、淳朴,最主要的是明确”,他转而向民间文学学习语言,努力让自己的故事语言“明确、清晰、美丽和温和”[4]。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本民族母语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口头和书面)。针对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即使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也应该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掌握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能力。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更形象、更生动,从而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语文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三,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也更能表现这些主题。法国史学家波尔·阿扎尔曾说:“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到做人的准则,以及作为人必须承担的重担责任。”[5]希腊儿童文学作家洛蒂·皮特罗维茨在1986年日本IBBY(国际儿童读物协会)发言中也强调,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丰富地包括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说,童话往往成为构建人性基础的重要方式,“如果幼年时期受过同一童话的熏陶,那么,在人格最根本的基础部分,仍保持着共同的成分。”[6]《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注释:
[1] 黎锦熙编《新著国语教学法》,第266——279页,商务印书馆1933年9月第1版。
[2] 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见《叶圣陶和儿童文学》(代前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3] 参见《世界儿童文学概论》,日本儿童文学学会编,郎樱、方克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第9页,1989年。
[4]《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韦苇编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第159页,1986年。
[5] 波尔·阿扎尔《书·儿童·成人》,转引自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第48页,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池田大作、狄尔鲍拉夫对话录《走向21世纪的人与哲学——寻求新的人性》,第28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