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阅读附答案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怒。“和”所具有的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了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遮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怒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遮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性。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怨。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休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休;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怒用自己的力童,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占有别人。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摘编自《和谐高于冲突》)

1.下列关于第一、二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和”,对“和”的追求也形成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B“和”具有的“和谐”的意义早在虞舜时期就已出现,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使“和”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C.“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说明我国古人就以音乐之和来比喻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最终使“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

D.我国古人希望处理人乌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思维方式,能像音乐一样,达到和谐的境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受到“和”的影响,不仅《礼记·乐记》中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孔子也提出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

B.“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可见张载承认世上万物存在对立、相反、矛盾、斗争,但最终都要走向和解。

C.“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自然变化,协助并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

D.“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对以破坏环境与生态平衡来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作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音乐的和谐,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对待外部世界的长久态度。

B.中华文化中没有西方文化所强调的那种冲突意识。未来,人们可以从中华文化中的“和”出发解决各类国际争端。

C.人们与自然对抗较量的惨痛教训,与自然对立而带来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只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才是正道。

D.“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先民留下的宝贵遗产,古人遵循“二十四节气”劳作以及‘旧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生方式,便是这种智慧在生活中的运用。

阅读答案

1.C.“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是要证明我国古人以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

2.D.“反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夸大其词。

3.B.“中华文化中没有西方文化所强调的那种冲突意识”原文无据。

查看更多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33763/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