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犹记得十多年前,初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感兴趣的是那个穷青年如何走进大宅子的情景。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在文字中,自己俨然着一袭青衫,穷且坚硬,一派书生模样,面对这一大宅子,举手敲门还是推门,在徘徊踟蹰犹豫不定之中,先生说:“进去!”然而,毕竟是陌生境地,如何敢?仍然是举足不定,先生再说:“进去!”进去将面对着什么呢?先生说:“拿来!”五光十色,异彩纷呈,还是蓬门荜户,四壁空荡?似乎先生看出自己的犹豫,说:“你这人呐,呵呵……”“孱头”是不敢进门,放一把火烧光的是“昏蛋”,欣然接受一切的“更”是“废物”。欣然接受一切的那是断断不能做的,这比不进门、进门一把火烧光还要混帐。你看这一副图景,不正是我们面对陌生境地的常态心理么?
先生说:“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那什么是“拿来主义者”呢?赶紧朝底下看:“他占有,挑选。”先“占有”,随即宣布“我拥有了这座大宅子”,再“挑选”,“大家忙去吧。待我来看看。”俨然如童年戏文里的落魄将军偶然得了一个胜仗,可以想见我初读此文时的陶醉姿态,这与少年心性是分不开的。然而,先生却把我拉回到眼前的大宅子里面琳琅满目的物品上来:有养料的鱼翅,要“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供治病之用”的“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作为“国粹”的“烟灯和烟枪”“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只有对那“一群姨太太”“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总觉得姨太太之流,在贫瘠而单一的阅读和影视中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好印象,所以,总感觉到我面对这样一所大宅子是不会存在如先生所说“怕未免有些危机”的“危机”的。
然而先生说的不是一所大宅子,而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一大问题。由此而产生的豁然开朗,竟如《桃花源记》中渔人“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就如“仿佛若有光”曾被提问“仿佛”与“若”为什么会重复,老师先提出这个问题,然后我们就在那里争论:有说“仿佛”“若”都是“好像”的意思,确实是重复了,应该删去一个,缀成四字一顿,节奏更加明快;有人反驳道,用“若”字只是为了加强音节的起伏,并无实意,只是一个虚词而已。不记得是不是面红耳赤,我却在一旁窃笑:这么好的词句,仿佛那洞口小光可以细数,照亮我一身。待到老师说,这里的“仿佛”是“隐隐约约的意思”,“也有人说是‘依稀看起来’ 的意思”,“若”是“好像”云云,实在已经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叩动我的少年之心了。
我这么说没有丝毫贬损我的业师之意,做了老师之后,我更能够理解他们的无奈。我的《拿来主义》跟多少年、多少辈学生的受教几乎如出一辙。出于某种被渲染成必要的目的,把这篇文章肢解成若干个问题,譬如说,为什么要在“拿来”之后加上“主义”?“抛来”“抛给”“送来”“送去”“拿来”各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拿来主义”?“孱头”“昏蛋”“废物”各指对待文化遗产的哪三种态度?“鱼翅”“鸦片”“烟枪与烟灯”“姨太太”各指文化遗产中的哪些元素?更为精彩的是最后一段文字: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这段句子被设计成这样的问题:五句话其实是鲁迅(先生)用来回答五个问题的,你能把这五个提问还原出来么?然后,老师循循善诱,说道,第一句是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第二句是回答“‘拿来’文化遗产之后我们该如何区别对待”,第三句是回答“拿来之后有什么积极意义”,第四句是回答“怎样才能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第五句是回答“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迫切性”。
我的老师们,请允许我的大逆不敬。我做了老师之后,我才更多地理解到你们这么分析的无奈。毕竟,在我们的头上,共同悬着一把利剑。然而,却不能宽恕。当我们准备用闪亮的考试之刃指向这些文本时,我们就已经错了。
错就错在我们将要杀死文本,而在学生心中却永远鲜活,永远灵动,犹如泛着粼粼波光的湖面,也如披荆斩棘途中“山有小洞,仿佛若有光”。
三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丰富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似乎对,又似乎不对。而在打动我们的一刹那,我们会忽然意识到一种判断力,就是“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我不该怎么做”,或者干脆是“我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该那样做,而该这样做”。判断与反思永远都是孪生姐妹。
如果说,我们能够记住“拿来主义”这四个字的含义就足够了。也许,有人会说:“‘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不用你教,我也知道。”然而“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真的就如“烂掉一块的苹果”那样容易区分么?面对复杂多变的世间现象,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一针见血地一眼看透所谓事物的“精华”与“糟粕”?“占有”与“挑选”在具体而微的现象面前,究竟是先“占有”,还是先“挑选”?我们都不是无缘无故地阅读,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教学生阅读。“阅读什么”是有指向的,然而,“怎么阅读”确是一个难题,这涉及到我们将“阅读到什么”。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将面临一个亘古之问:“拿来”,“拒绝”,还是“恭伏”?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说,这样的阅读过于人文的话,我们还不妨来追问:先生为什么要老调重提、喋喋不休于一个容易被接受的旧概念?为什么先生要写作这篇题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帝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政府和外帝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所以,大声地读: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好一个“但”,先生是特别喜欢用“但是”“然而”这些词汇的,细究下来,会发现“但”字之前是“当然”,“当然”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认同,是一种对现实“用冷眼看,心是热的”的考究,得出的却是“但是”: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礼节,说道:拿来!”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主人……”
“但我想,除了送了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敢……”
先生的大愤怒、大慈爱、大悲悯就尽在先生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见先生的“哀”与“爱”、“痛”与“通”。
除下曾披上神话外衣的先生,以其赤子之心、赤子之文、赤子之思,亦足以感动我们。文字的感人之至在于我们曾在刹那被感动。
四
先生的文字是活的文字,就好像蚯蚓一样,任意宰开一截,都是先生的文字,都流淌着先生的血和泪,都透着先生的智慧和冷峻,都挥洒着先生的通达和幽默。天下文章可谓多矣,然而能把血泪和通达、冷峻和幽默融通于文字中,可见先生的智慧精深与灵运。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先生在说什么?先生为什么要如此言说?先生的反语、先生的旁涉、先生的热心冷言……当我们触摸这些文字,分明感受到的是先生那跃动的心。
想到前一阶段,还有人撰文专门论及“《拿来主义》不宜作教材文本”一类话题,岂不悲痛?培根说:“如果他很少读书,就需要狡猾,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假装知道。”这不只是狡猾,还有点无赖相。
改用先生的题目,我们在读文本时,用心去读,去触摸,大可不必动辄就是方法论,动辄就是标准答案,动辄就是“考试怎么考”。“拿来”的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世道人心”,不必的是所谓的“应试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