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材做了较大调整,无论是课文还是积累.运用,对于学生的积累运用都提高了要求。新课标也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首次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
当“新课程”向我这个非课改五年级的教师走来的时候,我痴情的学习着,实践着,反思着,总结着。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转变,学生的地位也在迁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不但注重双基的练习,更有了课外阅读积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阿里山的云雾》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课的内容,要求学生体会和感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感受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陶冶爱美情操。上课伊始,我唱起了《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在歌声中,导入了课文的学习,接着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欣赏了阿里山有风和无风时云雾的特点,并通过自读自悟等形式,感受了阿里山云雾的迷人美景,课接近尾声时,我提出了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师:阿里山的景色令人陶醉,你还知道台湾有那些风景名胜?
生1:台湾的风景名胜有日月潭,我们在三年级学过这篇课文。
生2:台湾的风景名胜还有姊妹潭。
生3:老师,台湾的风景名胜我知道很多!
师:(非常吃惊)那你就把知道的风景名胜说给大家听。
(这时有部分学生跃跃欲试)
生3:台湾的风景名胜有东郡大山、玉山、千佛洞、文武庙、吴凤庙等。
师:(感到惊喜迫不及待地问)你是从哪搜集到的?
生3:我是从社会书上看到的。
是:你们学过这部分内容吗?
生:没有
师:那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3:在阅读提示中看到这个问题,我想《社会》是介绍有关地理、历史知识的书,于是我就提前翻阅了。
说实话在教学前,对于预习提示中的问题,我只是查阅了参考书,没有更多地去搜集查找,以为学生说出几处也就心满意足了,对于课堂上生3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学生的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做好了补充,师当即对他这种爱思考善于搜集积累的精神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