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采访,经常听到教师反映,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教师心里就塌实;反之,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反而心里没数。这说明,教师们是在长期形成的经验和习惯支配下进行教学“改革”。
走进中小学课堂便会发现,有的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多,也很新,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哪怕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最终以“教参”作为标准答案一锤定音。为什么?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存在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
有一位教师在数学课上讲授试商,教师问学生:“500除63,商几?”一位学生脱口而出:“商7。”教师顿时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教师认为,既然是试商,就应该体现出“试”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说出正确答案。
还有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几排花,有红花、黄花、蓝花、粉花,然后问学生:“哪种颜色的花多?”一个学生说:“我知道。”教师立刻示意学生坐下,因为按照教师的计划,学生应该说不知道,然后沿着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教学生统计分类。
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自己的阅读分析,给学生设定一条通向已定答案的小径,然后设法让学生沿着这条小径认同这个答案,似乎只有巧妙地引导学生找到这条小径和答案,教师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教师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说明教师仍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走。“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些谁都会说的理念,其实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教师应当随时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是否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给了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而这样一个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道理,却被教师们有意无意地疏忽了。
为此,课程专家提出建议: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当被教师的教学计划所控制,被教师的要求所制约。
对此,山东潍坊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实现一体的过程,应该是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教师把过程还给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它需要循着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情感的波澜,以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三步、五环、七程序已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正被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