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检测(二)

考前练习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检测(二)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检测(二)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检测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选文和宋词,完成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怨归去得疾 疾:迅速 B、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倩:使

C、此恨谁知 恨:仇恨 D、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揾:揩拭

11、下列各句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却告了相思回避——因为相思而回避不见

B、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要赶紧给我寄书信

C、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

D、破题儿又早别离——刚开头却又匆匆别离

1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所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反问 比喻 夸张 B、设问 拟人 比喻

C、拟人 夸张 设问 D、拟人 双关 设问

13、下面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作者运用了高度夸张的手法,形容当时莺莺和张生缠绵欲绝的离别之情。

B、「滚绣球」与「端正好」均采用了因景生情的手法,以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绪。

C、作者把天地景物乃至车马饰物统统拿来,赋予丰富的联想、夸张,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

D、「滚绣球」是曲词,它是莺莺在赴长亭的路上唱的,主要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14、下面对范仲淹的《苏幕遮》鉴赏不当的一项是( )

A、"碧云天,黄叶地"点明时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秋景,表现了秋天的寥廓苍茫、萧杀零落的特点。

B、"芳草无情"二句由写眼前之景转化写远送之人,带有强烈的夸张万分。同时二句也起到了由写景到抒情的过渡作用。

C、"黯乡魂"句意为因思念家乡而心神悲伤,化用了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句子,强化了思乡之情。

D、课文《长亭送别》开篇化用这首词的前两句,实际是取这首词"别恨"的主旨,两篇作品均借抒情抒发了同样的别情。

15、对《长亭送别》与《苏幕遮》比较赏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词与选文的前两句均点明时令季节,高高的天穹里,云彩呈现出湛清的颜色;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败落的黄叶,从而点染出送别的凄清氛围。

B、词的上阕结尾两句由写景转到写人,由眼中所见写到目力之外,实中有虚,含有夸张想象的成分,"无情"更反衬出人的感情的深浓。

C、词末二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极言愁苦之多,洒未浇去愁苦,反倒使人倍加伤情。选文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作者自问自答。

D、"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句中,霜林之醉犹如被惜别的血泪染红一样,很难说清何为景、何为情。二者达到了真正的融和。

(二)

文学名著,总是吸引影视改编者的注意力,然而,改编得好的偏偏又很少。

文学名著作为叙事艺术作品,给影视剧的编导预备了坚实的基础,能令其事半功倍,所以中外很多影视编导都打它的主意,是很自然的;但是,由于文学名著自身的艺术复杂性,以及大多数编导的方方面面的个人修养与文学名著艺术精纯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改编的成功率历来偏低,这也是很自然的。

以四大名著所改编的电视剧为例,假原著的巨大影响,当初它们的播出都曾轰动一时,但好景却不长,特别是《红楼梦》和《水浒》二剧,照理说,其原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数一数二的杰作,艺术养料最丰,然而恰恰是由它们改编的电视剧,最失败,播出时频遭讥疑,之后几乎杳无踪影,不久即被淡忘。

倒是最后改编的《西游记》,得到一些认可,多年来不时有重播。究其原因,虽然跟电视剧的编、导、演各方面的努力和表现有关,但其实最主要的却是《西游记》小说原著本身,在四大古典名著里面,故事的意蕴和人物的意蕴,都是最简的,改编者把握起来,犯错误或者走形失神的机会不太多。

今年春节,忽见重拍之数集《西游记》在电视中播出,颇感诧异。于是观之。但不数集,我即生出狗尾续貂般的无聊感来。字幕上所谓"原班人马"显然名不副实,八戒、沙僧二位演员均已易人;况且,即便真是"原班人马"又待如何?看着唐僧、悟空、观音等面生赘肉、身手见缓的模样,我只作"既有当初,何必今日"之想。一是运用大量电脑特技,来加强打斗及神魔场景的表现;一是在剧情上脱离原著,由策划和编写人员自出心杼,增添若干情节。

前者我以为思路没有错误。眼下已近21世纪,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入影视创作完全不应是有争议的问题,但像新版《西游记》这样,条件并不成熟却勉强为之,以至于生硬幼稚者,我觉得就反为不美。去年底,在影剧院欣赏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里面的电脑特技令人叹为观止,有再造世界般的神奇。有此印象,再看新版《西游记》,两相对照,后者的草率与粗糙真可以说昭然若揭!其间,资金不足可能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不过,我仍然感到,两者艺术态度上也有巨大差距。条件明明不具备而刻意为之,其动机不能不令人生疑——只怕是艺术创新的价值有限,而招徕看客的嫌疑倒更重一些吧?

至于新版《西游记》对原著情节的改动,原则上并非不可——只要改得合体、有度和足够聪明。可我所发现的改动,大抵都既不合体,也非有度,更不聪明。有一集,即叙述唐僧等受厄于如来金鹏的那一集,平空冒出了一个"孔雀公主",居然以"纯情女郎"面目缠缠绵绵地穿插期间,对唐僧频送秋波。我直觉中即感到此一人物及其身上的种种信息,很是稀奇古怪,绝非原著可能有:果系杜撰。诸如此类的笔触,我无意责其大胆,惟觉改编者头脑有些混乱。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确打上了90年代以来中国蓬勃兴起的市场文化的印记。对它,我们只宜这样理解;若过多地考虑什么"文学名著改编"这类的问题,倒有点多余了。

16、为什么说"文学名著,总是吸引影视改编者的注意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三、四两段分别评论了根据名著所拍的三部电视剧,是高产田了阐述什么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三段明确说:"以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为例",但为什么下文却只列举了三部而没有举出《三国演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在第五段所说"狗尾续貂"一语,试回答:(1)"狗尾续貂"具体指什么而言?(2)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从第一段所说"改编得好的偏偏又很少"一语来看,作者似乎并没有全盘否定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但从下文的叙述及举例看,作者其实并不承认在这方面夺成功的先例。

B、对新版《西游记》电视剧的拍摄中的过分市场化取向颇有微词,认为这是该剧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C、作者认同名著改编电视剧这种文化快餐现象,但不赞成在电视剧拍摄中运用电脑特技和对原著情节进行改动。

D、评论新拍《西游记》的相关篇幅占的比重大,是由于它的问题更多更新更典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可使行文重点更突出,针对性更强,详略更加得当。

E、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改编的电视剧与原著对比,将已拍成的有关名著电视剧相互对比,把同一名著电视剧的新旧版对比,使说理更加鲜明。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检测(二)】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27748/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