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课文复习

课后练习

内容预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课文复习

8.清兵卫与葫芦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热衷: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茶卤l :很浓的茶水。

熠y 熠y :形容闪光发亮。

乖觉:机警、聪敏。

哆嗦: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激动。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呵h 叱ch :发怒吆喝。

名伶l ng:旧时称著名的戏剧演员为名伶。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猜疑;犹疑。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小说家。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县,卒于1971年10月21日。1906年经由学习院升入东京大学英文系,1910年中途退学。在此前后,与友人合办传阅杂志《望野》,并写下了《一个早晨》、《到网走去》等短篇小说。1910年4月,与武者小路实笃和有岛武郎等人创办同人杂志《白桦》,《到网走去》在创刊号上刊载,以其准确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获得广泛好评。继之,发表的优秀作品有短篇小说《清兵卫和葫芦》、《范氏犯罪》等。其后由于辗转迁居和自我省察,辍笔数年。1917年先后发表《佐佐木的场合》、《在城崎》、《好人物夫妇》、《赤西蛎太》和《和解》等名篇,其中《在城崎》被誉为日本近代心境小说之代表作,《和解》则以表现作者与父亲的冲突及其和解过程为题材。从1921~1937年间,作者花费许多精力写作平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时任谦作关于出生秘密、妻子过失等烦恼的描写,象征性地表现了作者本人自我成长的曲折过程,被认为是志贺文学的高峰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者保志留纪生物示意图持沉默态度。战后发表的小说有《灰色的月亮》和《白线》等。志贺的作品大多从身边取材,以观察细腻、描写精确为特色。

3.背景链接

1910年,志贺直哉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和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体现了“白桦派”的文学主张。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小说通过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剥夺孩子爱好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日本与中国属于东方国家,文化受中国影响较深,封建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文化传统上强调统一的意志,缺少个性和自由空气,因而扼杀个性的现象比较普遍。小说中,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被贬得一无是处,这是多么令人悲哀啊!更令人深思的是清兵卫在这些压力下,自觉地放弃爱好,是多么可惜啊,他将永远无法正确估计自己天才般独特的审美力,而这一切与他擦肩而逝,永远地消失了,这难道不令人感叹吗?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46小节,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头交待清兵卫放弃了自己对葫芦的爱好,转而热衷绘画了。

第二部分(2-6),写清兵卫如何痴迷地喜爱着葫芦。

第三部分(7-20),写清兵卫独立的个性。

第四部分(21-44),写小说的中心事件即小说开头交待的“这件事”。

第五部分(45-46),呼应开头,再次写到故事悲剧性的结局。

三、写作方法

1、倒叙手法的运用。

小说开头“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小说开头便交代了清兵卫放弃了自己对葫芦的爱好,转而热爱绘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放弃了自己曾那样热衷的葫芦呢?小说留下了悬念,这个开头与小说结尾遥相呼应,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2、善于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这里对清兵卫的描写表现了他在经历了震惊、恐惧、痛苦和绝望之后,已经认命了,不敢,也不想再坚持自己的爱好了。这相写,更加让人感叹和深思粗暴专制的严重恶果。

四、问题探究

1、清兵卫的父亲爱不爱清兵卫?为什么?

父亲呵叱儿子:“什么话,你懂什么,也来多嘴!”可见在父亲眼里清兵卫只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只要听话就行;他使劲揍了清兵卫一顿,清兵卫被骂做“没有出息的孩子”。可见,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孩子“有出息”,因为在他看来清兵卫痴迷葫芦只是贪玩,是毫无意义的事,是玩物丧志。由此可见父亲爱他的儿子,并希望按他自己的想法塑造儿子。

文中的父亲一方面性格暴躁,自以为是,另一方面封建家长专制思想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不理解孩子的童心童趣,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却粗暴扼杀了他的个性,不用说在那遥远时代的日本,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父亲又何其少呢?

2、句段理解:

⑴“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这句话如何理解?

对这个葫芦痴迷到上课也不离手的程度,证明此葫芦不同寻常,为下文被卖六百块埋下伏笔,也暗示了清兵卫独到的审美力。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清兵卫上课不守纪律。

⑵“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如何理解?

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了。他现在对绘画的爱好,也不会长久的,父亲的嘀咕就是对他的不满。

【练习解答】

一、这说明清兵卫在欣赏和鉴别葫芦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和独到的审美能力。这部分跟前边大人们对他的批评形成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大人们的固执、蛮横和自以为是。

二、课文第2段至第6段集中写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尤其是课文写清兵卫竟然把老头子的秃顶看成是葫芦的细节尤为生动传神,如果不是痴迷到一定程度,绝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当然如果学生认为是其他地方的描写,只要言之有理也应予以鼓励。

三、作者善于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三句话其实都是写清卫兵的反应。小说写教员当场没收了清兵卫的葫芦,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这写出了清兵卫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愕、害怕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和他那种绝望中的惨淡心情,以致使“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而“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写出了清兵卫在经历了震惊、恐惧、痛苦和绝望之后,已经认命了,不敢,也不想再坚持自己的爱好了。这样,更加让人感叹和深思粗暴地专制的严重恶果了。

四、清兵卫的长辈对清兵卫的爱好采取了粗暴扼杀的态度,清兵卫的爱好被剥夺了,被贬得一无是处。结果清兵卫在这些压力下,自觉地放弃爱好。而画家爷爷和清兵卫的父亲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虽然不理解孙女的个性,但没有强迫孙女放弃自己的个性,也正因为这样,孙女的画才能凭借非凡的想像力和鲜明的个性在国际画展中获奖。感想略。

【类文品析】

柔弱的人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开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病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对一切负责,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法语:“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甲。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无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乙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丙?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一个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涩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悟想道: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1.解释下列词语。

⑴玩忽职守:

⑵嗫嚅:

⑶轻而易举:

2.理解文中加横线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

①“但一语不发……”此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

②“但--语不发!”此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

A.踱来踱去 B.怏怏不快 C.沉默不语

甲( ) 乙( ) 丙( )

4.本文描写“我”和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的主要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动描写

5.对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的描写着重表现了她是( )

A.“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柔弱的人”。

B.玩忽职守的人。

C.令人怜悯的姑娘。

D.最可爱的姑娘。

6.把“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改为陈述句。

参考答案:

1.⑴不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⑵形容说话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⑶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2.①语意省略②话语转折

3.甲A;乙B;丙C 4.B 5.A

6.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不行。

查看更多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课文复习】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27666/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