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因素很多,教师的情感是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紧张焦虑程度、智力的活跃程度及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等。因此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因素很多,教师的情感是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紧张焦虑程度、智力的活跃化,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其情感因素的作用,并学会调控,从而始终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反应,以激发、感染、陶冶学生,使其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因素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和投入;对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自信、乐观;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深刻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情绪的紧张、焦虑等。这些因素无疑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对教学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影响教学过程的心理气氛
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气氛是师生态度、情感、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与表现,它对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人对一个班的语文课调查发现,同一班级,在不同的课堂气氛下,效果悬殊甚大。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下,课堂提问15个,其中8个质量较高;发言24人次,7人次有创见。而在不佳的心理气氛下,提问仅4个,发言10人次,质量差而无创见。两周后测验又表明,前者巩固率为90%,后者为72%[1]。教师是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者。虽然学生对教学目的的认同程度,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以及教师的个性品格等因素会对课堂心理气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热情、乐观、振奋等情感因素却是对课堂心理气氛起直接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教师的这些情感因素是鼓舞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对学生极有感染力,它使学生得到愉快、振奋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高昂的士气和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
教师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激发其潜能和积极性,使他们变得聪慧而活跃;反之,则会压抑其潜能和创造性,使其变得窒息而迟钝。因此教师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及整个过程。具体地说:
1、教师富于表情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内在的视觉形象,有利于学生感知教学内容。教师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往往是通过表情传递给学生的。如教师伴随着教学活动而流露出来的期待的目光、疑问的目光、深邃的目光、严肃的目光等都表现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和要求,都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如教师显露出来的甜蜜的笑、温和的笑、满意的笑、苦涩的笑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教师的手势亦可传递大量的信息:自然安详的手势帮助教师陈述教学内容;柔软舒缓的手势帮助抒情表意;急剧有力的手势帮助升华激昂的感情。总之,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眼神手势都可以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传递潜在的心声,披露内在感情,增强其言语的感染作用,给学生留下鲜明的视觉形象,从而收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的效果,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
2、教师富于情感的言语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教学过程中,教师充满情感的言语活动会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其记忆准确而持久。
3、教师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反应的敏感性、思维的活跃性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临渴逢源、豁然开朗的境界;有利于激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殿堂中流连忘返,等等。
(三)影响学生的发展
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王皮格马利翁善雕塑,他倾注了心血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并爱上了她,结果雕像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柏生在实验研究中发现,教育过程也会发生类似现象,于是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们在一所小学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把“最佳发展者”的名单交给老师,要求绝对保密。8个月后他们重返这所学校,发现凡名单上的儿童智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名单却是从点名本上随意抄录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结果?他们认为,权威的暗示唤起了教师的爱和期待,于是孩子们以勤奋的学习、规范的行为作为对老师的回报,从而出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学过程中,教师满腔热忱的爱及合理性、激励性、长期性的期待如和风如细雨润入了孩子们的心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上进心、成就感,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的调控
教师怎样调控情感,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呢?若就事论事,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因为情感的可控性、调控范围及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情绪修养和个性品格,教师要苦练“内功”,才能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
(一)要注重陶冶情操,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心境,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能保持乐观愉快、蓬勃向上的状态。这无疑会促使学生求知、奋进,生机盎然。为此需要:
1、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是陶冶情操、保持良好心境的关键。人生观的形成直接受个人对社会、人生看法的影响,积极地还是消极地看待社会和人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理应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但社会、人生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客观地、全面地、辩证地去认识,以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2、具有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具有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并会对学生产生鼓舞作用,使之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感到孤立无助,而会充满自信和安全感,这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自信、乐观的心理品质,能在顺境中戒骄戒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否则,会使自己在大千世界中找不到人生坐标,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基点。自信和乐观是互为基础的。乐观,使人充满自信;自信,又使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
3、富于幽默感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个人适应社会的有力武器,是保持愉快心境的良方。幽默不是浅薄和园滑,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聪慧的教学机智,才能幽默起来。如一位老师讲马克思的生日时说:“马克思自出生之日起,一巴(1·8)掌、一巴(1·8)掌把帝国主义打得喔喔(5·5)直哭”。板书:“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不仅给教学活动增添异彩,而且使师生进入愉快融洽的状态。
4、善于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一般说来,教师的名利欲较其它职业的人要淡薄些,所处的人际关系要单纯些,所从事的工作也较受人尊重。但教师也有心理冲突,如成就需要与成功可能性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疏离感的冲突,自卑感与自尊心的冲突,多样角色与角色期待的冲突等,由此带来忧愁和烦恼。消除这种状态的最佳方法是把心理冲突升华到追求事业成就上来。在追求中进取,进取中提高,提高中升华,升华中完善,使自己不断达到新的境界。
(二)要加强个性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感染学生
一份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教师应具备的个性特征是:
幽默博学、热情坦率、真诚公平、言行一致、待人宽容、开朗乐观、富于同情心、善于体贴学生等。据瑞安斯的研究,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多显示出积极的个性品质。热情、富于幽默感、诚实、活泼、宽厚友善的教师往往受到学生的欢迎;冷淡、孤傲、过于严厉的教师往往不受学生的欢迎。[2]因此,教师要加强个性修养,从胜任教学需要出发,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以良好的人格增强自己的魅力和感染力,取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与学生产生心灵的交融。心通了,情融了,道理才易被接受,教学才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活动。
(三)要提高情绪涵养,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势态和情感势能
在教学中,特别是学习一种新材料的最初阶段,学生如果因为迷惑不解而体验到某种紧张并引起一定的焦虑,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具有感染力的教师,不仅善于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必要的冲突和挫折,而且还以自己的信心、乐观情绪启发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一旦走进课堂,就要把一切忧愁烦恼置之脑后,保持良好的心理势态和情感势能。应当目的明确、胸有成竹、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扫除其心理障碍,使他们创造性地完成学习活动。若出现偶发事件,特别是有损教师尊严时,教师要高姿态理智地保持良好的心理势态。如有一位秃了顶的教师新任某班语文课,一进门,学生就小声评论了:“嗬!光滑得象涂了润滑油”;“象熟透了的红高梁”;“塔里木盆地”、“溜冰潮。教师刚准备上课,一声低哼:“照到哪里哪里亮哎!”引起哄堂大笑。教师若以严肃的目光制止之,则气氛就会紧张起来。但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位老师却微笑走近这位同学,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询问他的名字,并笑着说:“上课唱歌可不好。”紧接着拍着自己的光头顶说:“不过,这也太显眼逗人了。”大家又笑了……。教师的情绪涵养,融洽了师生间的感情,缩短了心理距离,使教学活动呈现出轻松愉快的良好状态。
(四)要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切实领会教材,将情感融注其中。
最近,有人提出与个人成功有密切联系的是一种被称为情感智力或情感智商的心理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丹尼·戈尔曼认为情感智商是个体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它影响人的生活的各个层面。高情商是完美人格、高尚道德和至尊至爱情操的集合,是影响人生的最关键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智力。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切实领会教材。情感随教学内容而变化,言语渗透感情色彩,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委婉、时而凄切,时而悲壮、时而振奋,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当然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驱策能力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移情和适度反应能力,这会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智力的提高。
(五)要善于控制不良激情,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要注意调控那些象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等不良激情的出现,因为它既有损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又使师生关系紧张,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调控的方法有:
1、理智调节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理智性,理智地对待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既看到问题的本身,又看到它发生的原因;既看到其危害性,又看到转化的可能性。这种理智的调节与思考,会使教师消除不良激情。
2、言语调节法当激情快要爆发时,通过内部言语加以控制,就象我国古代哲人教人“悬崖勒马”;印度哲学家教人“不怒如地,不动如山”;俄国文豪屠格涅夫劝争吵激烈的人们发言前“将舌尖在嘴里转十几圈”那样,也可轻声提醒自己:“冷静”、“制怒”,以延迟爆发的到来,降低强度,避免爆发。
3、注意转移法教学过程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可快速回忆一件愉快的事或转换一下教学活动方式,也可利用请学生读、讲、写之机,赢得控制自己的时间,平息愤怒。若在平时,也可在花前月下散散步,找知心好友谈谈心,转移注意,调节自己。
4、爱心化解法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很多事情皆易化解。例如,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任教化学课时,实验氢气燃烧,忘记带火柴,叮嘱学生千万不要启动瓶子,以防燃烧时爆炸。在他去拿火柴时,学生却启动了瓶子,待他一点燃火柴,氢气瓶就爆炸了,手上的血溅满了白西装的硬袖。但他没有动怒,而是平静地做完实验继续上课。当他用染上自己血的粉笔把知识写在黑板上时,教师的爱也深深地写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总之,教师只要充分认识和善于调控情感因素,善于深切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并融注于教学过程之中,就会创设和谐的教学心理气氛,从而激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情感智力,就能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奠定基础,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