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有多种方式。假期读读小说,是消闲阅读;随手翻翻晚报,是浏览阅读——这些生活中的“泛读”,低于高考考查的阅读方式;读物理书、历史书,是专业阅读;学语文课文、做红学研究,是治学中的“研读”,高于高考考查的阅读方式。高考语文考查的方式,介于二者之间,人们习惯称为“信息阅读”,或称作“精读”。
这里说的“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最简单的解释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不二法门。
如果把信息阅读比做一架飞机,那么“知能积累”就是机身,“确认”“整合”就是双翼。所谓“确认”,指的是对某一语言单位(字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的确切认知。所谓“整合”指的是对语言单位(同级或不同级的)关系的准确把握。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阅读是“确认、整合”的同义语,信息阅读的目的即是对文字做“确认、整合”的认知处理,此外再无其他目的。“确认、整合”是基本阅读能力,《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等内容,都建立在确认、整合的基础之上,都通过确认、整合的手段得到体现和展示。
信息重要与否,是相对的,也是根据题目的指向而变化的。一般而言,题目所问是判定重要信息的根本指向。如果没有题目指向或者题目没有指向,那么,重要信息大致为概括性信息、关键性信息、照应性信息、关联性信息等;次要信息大致为专业性信息、情感性信息、描述性信息、附着性信息等。重要信息是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要做到“精明”地读,不能死记教条,要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题目指向。
高考试题所采用的现代文阅读文本,其本质特征都是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交织的,只是交织的形式有所不同。因为高考是笔试,大规模快速阅卷,所以任何一道题目,必须以重要信息作为答案的依据和根基。但是高考又是选拔性考试,任何一道题目,需要让一部分考生答对,还需要另一些考生答错才行。如果一道题目考生100%都答对了,那就不能实现区分的目的。怎么让一部分考生失误?必须以次要信息来干扰。这是不以命题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目的根本之道就是将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分离,“聚焦”于重要信息。“据题精答”是现代文阅读的最高准则。备考中要落实三点:一、遵循“动态比较”的思辨原则,高考是能力考试,切勿死背术语教条;二、关注句号,改“词读”为“句读”,逐层剔除次要信息,锁定重要信息;三、锁定重要信息,往往不是思维的结束,还要进一步思考,加工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