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每一册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人教版语文新编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占有一半以上的篇幅,但就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文学教育处于“初级阶段”,不要说中学生生,即使一些大学生,他们对文学的隔膜与浅近功利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缺乏症已经到了令人忧虑的程度,加强语文特别是文学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黄保安.对当前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之思考[J],中学教育教学研究,2004(3),第75页
我们这个社会从前现代一下子变为后现代,人道主义时代被跳过了。以前只要听话,奉献就可以,不要人道,现在据说只要欲望,就怎么都行,也不要人道,所以它还没有活,就又死了。——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J],中学语文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文学教育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认为是可以用来抵消此前目标狭隘和过于功利的教育观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有效的也是较为彻底的手段之一。这是因为,首先,文学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特点,在社会与人的冲突、文明与道德的悖反等矛盾现象前,文学往往倾向于人文关怀。文学对现实持有的批判眼光,使文学教育具有了拓展人的眼界、培养人的反思能力,引导社会和人自身进步的功能,文学教育对人格塑造的力量是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其次,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空白点的召唤结构,它的最终完成有赖于读者的填空和对话。这是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大的自由度,既有利于训练他们开阔的独立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开放的平等的交流关系的建立。文学自身的特征和文学教育的特殊规律,使其成为教育新理念的较为切实可行的现实转化途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文学教育在世纪之交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它既是社会现实的选择,也是新的教育理念的期待,它是文化精英的美学救世主义和大众的功利主义殊途同归的结果,也应该成为中国语文教育与国际教育新理念接轨后的必然选择。——胡俊国.中学文学教育现实必然性之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5),第175页。
新课标指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过于强调答案的整齐划一,无疑会束缚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可见,中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又任重道远。——王松泉.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
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阅读中的对话者,教师不是被动的,也不能将教师的地位降到和学生一样,他是学生与文本中的一个中介。……老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实际上是“请君入瓮”。这种方法与阅读理论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光用逻辑分析方法,首先应该品味语言,是使文学语言转化成头脑中的形象地过程,这应该有学生自己来完成。
在文学接受中,读者之所以能发挥阅读的创造性,使因为文本具有“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特点,是存在着许多不定点的空白,它们呈现出多向性,为读者在作品具体化过程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去补足它们,于是读者的想象力、创造力才得以充分发挥。——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第109——110页
审美想象的培养,对语文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语文审美创造的前提。康德就曾说过,“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我们知道,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空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蔽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常蕴含在生动逼真的意境中。那么,怎样使足额生深入作品营构的意境或它构筑的审美空间里,从而探索其蕴藏的艺术之美,获取其艺术的真谛呢?这就靠学生的审美想象。
在教学中以艺术形象为审美通道,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不仅可使学生领悟深层次的艺术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于平淡之中发现神奇,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满足。——曹明海 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267页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该是自我的情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有道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疑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学生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曹明海 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2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