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留恋处,兰舟催发”,“处”字课本未注,大概因其浅易。不少人望文生义,讲成“处所”“地方”,失之,这里的“处”相当于“时”“际”,全句谓:正当依恋不舍之时,船家催促说船要开了。“处”作“时”解,诗、词、曲中例甚多,兹各举一例。杨万里《儿啼索饭》诗:“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斜窗满寺钟。”辛弃疾《踏莎行》词:“最无聊处秋光到。”《汉宫秋》剧二:“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这三例中的“处”只可作“时”讲,否则不通。更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异文资料。“留恋处”,一本作“方留恋处”。“方”,时间副词,“正在”;“处”字与之呼应,与处所无关。建议补注:“处,这里相当于‘时’‘际’,不是‘处所’。”
二、经年课本注为“一年”,可商。如果柳永确知自己离京南游一年即归,那便是后会有期;而教材“思考和练习”第一题又说“从此难期再见”(此说无误),显然自相矛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三卷21页写道:“柳永青壮年时代曾多次离开汴京到外地漫游,而且动辙经年。”“而且”句的口气是强调漂泊时间之长;但从当时的交通条件看,汴京到南方行程数千里,往返用一年时间相对而言不能算太长。大概正因为“经年”在古代一般作“一年”讲,而柳永词中用它又偏偏是强调分别时间之长、相见无期,所以有的注本便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逊(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编第二册17页注“经年”为“经过一年或若干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江西人民出版社)357页注释亦同:“经过一年或几年”,并补充说明:“归期难定,别离可能久长”。这一补充甚切词意,但“一年或几年”的说法失之含糊,有“和稀泥”的味道。
其实,“经年”就是“多年”,“经”有“长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经久”实是古汉语词汇的保留。“经”训“长”,当由“常”辗转而来(参见《辞源》“经”字下第〈三〉义),“常”与“长”音同义通。如“经川”,即长久地流动着的河流,“别于季节性、间歇性川流”(《辞源》2434页)。
一个词语存在“多解”或“或解”,这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能否细品文意,准确地给予解释。故建议教材编者改注“经年”为:“多年,数年,强调难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