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这一专题旨在引导我们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体认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
本专题由“心连广宇”和“伟大的情思”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选录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圣贤“心连广宇”的思卷,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如果说道家思想的鼻祖庄周描绘的是一个非经验、超现实的宇宙,让我们的精神随之进行一番“逍遥游”;那么书圣王羲之则面对人生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他的达观与自我排遣的情怀,引发我们这些“后之览者”,与作者一同“有感于斯文”所述之生死问题。第二板块,节录了西方两位哲学大师的“伟大情思”,探讨的是人为什么伟大和人怎样才会伟大的问题。帕斯卡尔指明了思想的重要性,让我们认识到“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并提出了“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一“道德原则”;而罗素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问题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脱离平庸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境界。两个板块,互相补充,逐层深入,引领我们攀登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巅峰。
板块一的《逍遥游》《兰亭集序》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文章。庄子的《逍遥游》通过“小大之辩”的论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超现实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把人从庸常的世俗世界引人这一境界,开阔了人的心胸眼界,启发人们应该具有旷达的、超越庸常的生命追求。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人生当下,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
这一专题依然是“问题探讨”的教学要求。《逍遥游》的教学,有两大难点,一是文言的理解上,二是作者言此意彼的深邃含义上,这两个基础性的拦路虎在前,作为进入高中才一年多的学生又何谈什么探讨呢?所以本人的教学设想仅把这两个难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将不会去作不切实际的“做秀”。
目标要求:
1、进一步了解庄子。(高一学过《秋水》,已经初步接触)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理解庄子“逍遥之游”的境界。
5、背诵前3段。
教时设置:3教时
第1教时
要点:进一步了解庄子。朗读课文。疏通部分内容,积累部分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介绍专题学习要求,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二、进一步了解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即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他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然心又不甘,因此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世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
他生活极其贫困,却不愿意出来做官,宋国是个小国,不做也罢了,可是楚国是个大国,楚王用重金求他出任楚国国相,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也毫无兴趣,他究竟要干什么呢?其实答案就在他的《逍遥游》里,他要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之游的精神境界。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秋水》)、鲲鹏展翅、庖丁解牛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二、朗读课文
1、注意读音
北冥(míng) 鲲鲲(kūnpéng) 抟(tuún) 坳堂(ào) 阏(è) 蜩(tiáo)
学鸠(jiū) 決(xuè) 抢榆枋(qiāng yú fāng) 舂(chōng) 小知(zhì)奚(xī) 蟪蛄(huùgū) 大椿(chūn) 棘(jí) 斥鴳(yàn) 仞(rèn) 蓬蒿(hāo) 沮(jǔ) 泠然(líng)数数然(shuò)
2、朗读
三、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3)三餐而反(反,同“返”)
(4)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
(5)此大小之辩也(辩,同“辨”,分辨,分别)
(6)知效一官(知,同“智”)
(7)而宋荣子犹然笑之(犹,同“繇”,喜)
(8)而御六气之辩(辩,同“变”)
(9)旬有五日而后反(有,同“又”)
四、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1、2段)
北冥——化而为鸟——鲲鹏——怒而飞——若垂天之云——海运——志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以六月息者也——野马——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正色邪——无所至极——亦若是则已矣
(北海。化,变。鲲,传说中的大鱼;鹏,传说中的大鸟。怒,奋起的样子。垂天,天边,“垂”,同“陲”,边际。海运,指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一说指大海运行,海运之时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志,记载;怪,怪异之类的事情。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抟,回旋而上;扶摇,一种旋风。以,凭借;息,气息,即风。野马,指浮游物。野马、尘埃等飘浮物,是生物用气息吹动而形成的。其,猜测性语气副词,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无法看到它的尽头。也像这样罢了,则已,而已。)
五、和同学互相翻译以上两段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六、背诵1、2段
第2教时
要点:继续疏通课文,积累文言知识,背诵1、2、3段
过程:
一、检查背诵1、2段
二、指名翻译1、2段
三、朗读未教的课文
四、疏通3、4段
1、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3、4段)
且夫——负大舟——坳堂——置杯焉则胶——而后乃今培风——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控于地——奚以——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宿舂粮——之二虫
(且夫,表示欲发议论,提起下文;“且”,连词;夫,句首语气助词。负,承载。堂中低凹处。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置,放;焉,于此;胶,粘住不动。然后才乘风而飞;培,凭借。莫,没有谁;夭,挫折;阏,遏制,阻止。然后才图谋飞向南方。蜩,蝉;学鸠,斑鸠之类的小鸟名。決起,疾速的样子。抢,着落;榆枋,两种树的名称,榆树,檀木。时则,时或。控,落下。何以;
“奚以……为”,即“为何要……呢”。适,去,往;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三餐,指一日; 反同“返”。果然,饱饱的样子。舂捣一宿的粮食。之,此,这;二虫,指蜩与学鸠。)
2、和同学互相翻译以上两段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五、背诵3、4段
六、疏通5、6段
1、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5、6段)
小知——小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者——大椿者——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未有知其修者——背若太山——抟扶摇羊角——绝云气——斥鴳——不过数仞——此亦飞之至也——小大之辩
(知同“智”,智慧。年,寿命。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一个月;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蟪蛄,寒蝉;春秋,指一年;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不能知晓一年四季。冥灵,大树名,一说为大龟名。大椿,传说中的大树名。彭祖,传说中尧的臣子,封于彭,活了约八百岁。如今因长寿而特别著名;乃今,而今。匹,比。悲,悲伤。
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穷发,不毛之地;发,指草木植被;冥海,北海。修,长。太山,即泰山。羊角,一种旋风。绝,穿过。池沼中的小雀;斥,池,小泽。过,超过;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至,极点。小和大的区别;辩,同“辨”,分辨,区分。)
2、和同学互相翻译以上两段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普通的人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六、朗读已教课文,翻译已教课文。
第3教时
要点:疏通完毕,探讨问题,作业
过程:
一、疏通第7段
1、朗读
2、同学合作,看注解,查工具书,弄懂下列词义(第7段)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知,同“智”;效,效力,尽力。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比,合。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征,信。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喜笑的样子;犹,同“繇”,喜。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加,更加,愈加;劝,勉励。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沮,沮丧。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这里指能够肯定自我,否定外物;定,认识。辩,分清;境,界限。他也不过如此罢了。于世,对于处世;数数然,指急迫用世、谋求名利的样子。即使这样。仍有不曾树立的东西;指宋荣子只是肯定自我,否定外物,偏滞于内,达不到物我为一的逍遥境界。驾风而行。轻妙之极;泠然,轻妙飘然的样子。旬有五日,十五天。致福,求福。免除步行。待,依赖;指列子虽然能够乘风而行,不用走路,但还必须依赖于风这样的外物,所以也达不到逍遥的境界。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的法则,指顺应自然之道;若夫,至于。把握六气的变化;御,驾御,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同“变”。无穷,指宇宙。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恶,何。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神人无功]神人没有要建立功业的偏见。神人,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树功业,指神人身上的奇特超凡之处都是他们的自然显现,并非有意要显露什么。圣人不求声名;指圣人以万物为一,不加分别,去除了对于名实的偏见。)
3、和同学互相翻译以上一段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二、探讨问题
1、作者用鲲鹏和蜩鸠的寓言故事想说明什么意思?
(说明“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鲲鹏在逍遥游的境界上超过了蜩鸠;越是有大行动,越是要有所凭借。)
2、作者用斥鴳的寓言说明什么事理?
(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条件产生不同的结果。)
3、作者用宋荣子、列子的事例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他们虽然具有很高境界了,但是仍然有所待,最终还没完全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4、在作者看来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
(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至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① 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 自由无碍的心境,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
5、说说本文有怎样的风格特点?
((1)借用寓言说理。
《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1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即时作业:
翻译: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
2、奚以知其然也?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3、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普通的人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5、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