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课堂实录-白鹤小学 鄢郭情

教案设计

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

《七律 长征》课堂实录-白鹤小学 鄢郭情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生:走近毛泽东

(师板书:毛泽东)

师:这节课让就让咱们走进他的一首诗——

生:七律 长征

师:看着课题,我不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有关于长征的事,而且每行都是7句

师:哦,你知道了这首诗的内容是有关于长征的,是吧?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我知道了长征的路程是很艰难的。

师:这是你课外了解的,是吧?咱们在看看《七律 长征》,还有没有知道什么?

生:那位毛泽东同志用7个字表现出当时长征路上遇到的什么事,坑坑洼洼什么的。

师:咱们把书打开,数数总共几行?

生:8行。

师:每行几个字?

生:7个

师:是呀,这样的诗叫做——七律。从课题咱们就知道了那么多,七律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字是7个。长征是这一首诗要写的内容,所以中间有一个间隔号

要注意停顿。咱们一起再读读。

生(齐读):七律 长征。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词。

师:1934年,红军主力因为国民党的围剿,被迫从根据地撤出进行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到达了陕北。毛泽东同志回顾这一年来红军走过的路程,他诗兴大发,长征结束,满怀豪情地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想看:读着这首诗的时候,你觉得怎样读才会读得更好,等会儿给同学们提提建议。

生自由读全诗。

师:大家读得非常认真。想想看,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告诉大家?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生:我觉得读这首诗要读的有气势。

师:有气势就是要有感情地读,是吧?等会儿就要请你领着大家一起读。还有没有?

生:我觉得读这首诗要把自己融入诗中去。

师:跟他的意见差不多。咱们就是要有感情,是吧?

生:我给大家提示一下,这里有很多多音字,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字,所以我们要读仔细。

师:你给大家说说看,哪些是多音字?

生:比如“逶迤”,还有“走泥丸”。

师:“逶迤”是生字,是吧?“泥丸”也是生字新词。

生:“磅礴”虽然是个多音字,但是它非常难读。

师:咱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中的新词。

生(齐读):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还有很多还有多音字,找找看,哪些是。找到后,把它读准。

生:更,还有一个读音是“gēng”,所以是多音字。

师:在这儿读——

生:更(第四声)

师:更喜岷山千里雪。大家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还有吗?

生:“岷”还可以读作“mì”。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从字典上看来的。

师:为了证实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咱们课后可以去查查。

生:只,在这里读“zhǐ”。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还有要提醒的吗?

生:尽,在这里读“jìn”,三军过后尽开颜。

生齐读。

师:咱们读音上给同学们提醒了,还有感情上也要提醒大家,七律是一首诗,咱们还得注意它的停顿,也就是节奏。下面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要读准字音,感受节奏,还要融入感情。

生齐读全诗。

师:刚才我听到同学们“五岭”读得不准。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三、深入探究,感悟体会

(一)体会“长”

师:同学们,咱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想不想更近地走进这首诗?

生:想。

师:一边轻轻地读这首诗,一边想一想,找一找,毛泽东向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长征路线?

生轻轻自由读,并用笔划。

师:在这条漫漫的长征路上,红军走过哪些地方?

生:红军走过了“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

师:有这么多的地方,咱们一起来看看。(师点击课件:地点词语变红)这些都是表示地点的词,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五岭、乌蒙、岷山”

师:这几个词都是山的名称,还有两个表示水名。也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金沙、大渡

师:(点击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这就是红军走过的那条长征路,红军战士还走过了哪些地方?

生:红军还走过了吴曲镇、腊子口、宝兴、西昌、遵义、赤水、乌江、瑞金。

师:是啊,红军战士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走,走过了这么多地方。(点击课件出示长征简介)这是一段对长征过程的简单描述,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咱们特别来留意一下这段话中的这几个数据。(引读)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红军穿过了——

生:11个省

师:翻过了——

生:12座大山

师:跨过了——

生:24条长河

师:行程——

生:二万五千里

师:这就是那条漫长的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

生(更加深情):七律 长征

生(更加缓慢):七律 长征

师:这就是那条漫长的、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如果把这条线路拉直,那就跨过了半个地球呀。再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

(二)体会“征”

师:看着地图,读着毛泽东的诗,我们感受了这条长征路的“漫长”。但是,作为红军的领路人,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仅仅是在向我们介绍长征路的“漫长”吗?

生:不是。

师: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想想你还有什么新的体会和发现?

生自由读全诗。

生:我觉得红军长征不止这一次了,因为诗中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都不怕,说明他们有很多这样的经历。这么一点路程,他们不算什么了。

师:长征虽然只有一次,但他们走过了——(师板书:万水千山)。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战士们走过了万水千山。但是,是不是诗人毛泽东就想表达这个意思?还有没有想表达的其他心情?

生:毛泽东还想表达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与危险。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生:我从“红军不怕远征难”这句中体会到的。

师:你们还从哪里体会到?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到达之后的喜悦。我是从“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体会出来的。

师:带着你的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三军过后尽开颜中

师:是啊,红军和毛泽东翻过这座大雪山之后马上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们可以体会体会诗人和红军战士的那份喜悦心情。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还有吗?还想表达什么心情?

(课堂沉静片刻)

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谁来说说看。

生:红军每走一步都很艰难,而且不时有些危险,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

师:是呀,但是——

生:他们不怕危险,也不怕牺牲,还是踏着艰难的步伐向前走。

师:踏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是不是?你从哪儿体会到他们是不怕困难的?

生:从前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在红军的眼里,在毛泽东的眼里,那逶迤的五岭只不过是什么?

生: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困难。

生: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个细浪而已。

师:那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一个滚动的小泥丸,是不是?从这儿咱们感受到,诗人毛泽东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红军有没有害怕?诗人毛泽东有没有害怕?带着这样的感受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但是在漫长的长征的路上,是不是就是像这样这样简单、轻松呢?来看一看发生在长征路上的一幕幕情景。(播放课件)1934年10月,毛泽东率领8.6万红军,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这一路走来,除了偶尔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外,更多的是面队飞夺泸定桥的那种惊心动魄。这位女红军怀抱中的小红军,名叫小兰,年仅13岁,为了把粮食让给受伤的红军战士,自己却饿死了。这位老红军,在过雪山的时候,毅然地把自己的棉大衣给了年轻的小战士,而自己却在茫茫的大雪山中,化作了永远的丰碑。像这样的丰碑还有很多很多。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他们几乎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吃的是草根和树皮,脚下是吞噬他们生命的沼泽地。在红军走过这漫长的征途的时候,八万六千人只剩下八千人。看着这一幕幕惨烈的情景,你又会说什么呢?

生:红军那么艰难,都是为了新中国,为了和平。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国旗。

师:你深深地体会到这段征途的“难”。

生:红军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师:是,他们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生:红军为了新中国,历尽千辛万苦,把生命奉献给中国。

师: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面对这样重重的困难,红军有没有被困难吓倒?

生:没有

师: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

生:不怕

(师板书:不怕)

师:坚定地说——

生:不怕

师:铿锵有力地说——

生:不怕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全诗。

(三)感受“伟人风采、凡人情怀”

师:是啊,读了这首诗,咱们分明体会到了,在诗人毛泽东的笔下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我们再读读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

生自由读全诗。

师:哪里还不太明白?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

生:“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能解答?

生:“三军”就是指毛泽东带领的军队过后的所有军队。

师: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对吧。“三军”就是指所有的军队。刚才同学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也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咱们来看这两个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行诗中,诗人用了一对反义词,能不能找出来?

生:暖和寒。

(师板书:暖 寒)

师:为什么过金沙江的时候毛泽东觉得是暖的,过大渡河的时候觉得寒呢?想不想了解一下当时的这两个故事?

(师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红军过金沙江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说说你读完这段话的心情和感受。

生:我为红军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就顺利渡过了金沙江。所以我也知道了为什么说“金沙水拍云崖(把崖字读成了岸字)暖”——

师:读yá。

生(继续):因为他们很顺利,很成功,心里很高兴,很喜悦,有因为当时是春天,所以他们会觉得“暖”。

师:你从暖字体会到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

生:我为红军而感到庆幸,因为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条小船,后来又找到6条小船。红军主力就靠这几条小船过了金沙江。所以我为红军而感到庆幸。

师:是呀,这个“暖”字,还是军民一家亲的暖。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读带有暖字的这行诗。咱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

生:高兴。

师:就让咱们把笑容挂在脸上,一起去体会体会。

生齐读。

师:可是为什么过大渡河的时候,诗人要用一个“寒”字呢?来看一看这段录象。(师播放多媒体)

师:我注意到很多同学在看这段录象的时候,发出了啧啧的感叹声和哇哇的惊叹声。你们在感叹什么?

生:我从来没想到红军在过大渡河的时候会是那样艰难。

师:那么此时毛泽东的心中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他觉得这段路走得来之不易。

师:是,你就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读一读这个“寒”。

生读。

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过大渡河的时候不像过金沙江那样容易,而且他们损失惨重,毛泽东心中肯定会感到很心寒。

师:那是一种心寒,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是吧。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生:我感受到红军这样艰难还是前进,没有退缩。

师:透过这个“寒”字,你还感受到红军战士那份——

生:英勇抗敌的精神。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读。

生:从中我感受到红军多大渡河很艰难,但他们临危不惧,仍然勇往直前。

师:是的。尽管红军战士面对种种困难,但是他们有没有害怕?

生:没有。

师:所以,这一暖一寒表达诗人的喜悦与痛心。这边两组读“暖”,体会诗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胜利的喜悦,那边两组读“寒”,好好感受一下诗人的痛心。

生分组读。

师:是啊,在漫漫长征路上,我们读懂了“征”,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重重困难,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逶迤的五岭,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磅礴的乌蒙,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惊涛拍岸的金沙江,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惊心动魄的大渡河,原来“征”就是战士们征服了茫茫白雪的岷山。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引读): 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了这首诗,并且亲自在八千战士面前朗诵了这首诗。七律 长征——

生齐读全诗。

师:读着毛泽东这首诗,咱们从“不怕”这个词体会到战士们和毛泽东的“英勇”,这英勇也许就是作为伟人的那份风采。(板书:风采)读着这首诗,咱们也从一暖一寒体会了伟人也有那份喜悦,也有那份痛心,这也许就是毛泽东这个伟人的凡人情怀。(板书:情怀)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毛泽东就是带着他的这份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写下一首又一首诗篇,来激励战士们,来鼓舞战士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出示课件)

师:这是《沁园春 雪》。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两行诗,你能读懂什么?

生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从这两行诗中,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算得上英雄的人物,还要看未来。

师:看谁啊?

生:看那些为祖国英勇牺牲的战士们。

师:这就是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一起来读读这两行诗。

生齐读。

师:下面一首是《清平乐 六盘山》,透过这些字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毛泽东的那份伟人风采。还有这首《忆秦娥 娄山关》,这是毛泽东在红军战士在娄关打败敌人之后写下的,一起读度这两句诗。

生:雄关……

师:是啊,毛泽东率领红军战士一次次克服重重困难,才打败了国民党,才能获得今天幸福的生活。

四、有感练笔,抒发情感

师:那么今天咱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这里安安静静地学习,此时此刻,对着伟人毛泽东,你想说什么?(播放课件)一边看,一边把最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生自由写作。保存修改,并继续下一篇

师:来交流一下。

生:毛主席,您是中华人民最敬仰的领袖,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将永远活在中华人民的心中!

生:毛主席为了创建新中国,历经重重困难,跋山涉水,只为了这个,您太伟大了!

生:主席,是您,是您创造了新中国,是您维护了新中国的和平,您是我们的恩人,是我们的伟人,您那如火一般的坚强,永远在我们心中。

五、课堂小结,延伸继续。

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毛泽东的伟大形象已经留在我们的心中。那么下面几节课继续走近毛泽东,感受他的伟人风采、凡人情怀 。

查看更多
【《七律 长征》课堂实录-白鹤小学 鄢郭情】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1527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