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教案设计

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和深入推进的新课程,正愈来愈强劲地呼唤着面向生动的学校教学实践、直接与教师构成平等对话关系的教学评论家之崛起,从而使教育理论思维与教学实践形态这两者获得有机融合,更为直接和显著地促进新课程的健康成长,大而言之,将有效地促进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这两者富于活力地发展。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一、反思教学评论家的缺席

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界与学校课程实施(即教学实践)之间始终缺乏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称职的专业角色,致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理论家与一线教师之间,显得十分隔膜。许多教育理论的研究项目,往往置于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大墙之内;一些研究者拒绝直面正鲜活地进展着的当代学校教学实践形态,用中文复制着西方的理论思维,结成似中非中、似洋非洋、难免生涩的理论果子。我们缺乏教学评论的自觉意识,缺乏教学评论的专业刊物,缺乏教学评论的专业群体,一言以蔽之曰:教学评论家缺席。

虽然活跃着隶属于省、地(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研究员,但是这个诞生于1956年的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全预制、全封闭、全垄断的指令型课程范式中,往往难以担当具有自觉、独立意识的评论家的职责。教研员一般是来自教学一线、身经磨砺的资深优秀教师,本拥有展开准确到位的教学评论所应当具备的经历和阅历,但囿于自身理论视野和理论素养,基本上只是充任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课程和教学大纲与学校教学实践之间的组织中介,其功能更多地表现为由前者的应然状态向后者的实然状态作有效转换的业务规范、组织协调和教学考量诸方面。这个在中国拥有数万之众的业务领导群体,又借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而对学校教学实施统一的监控式管理,从而使教师主体丧失个性而陷入指令型课程范式中。至于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院所的学者和专家,往往不愿意甚至不屑于深度介入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时只是恪守对高深教育理论的注经式研究,因此,即使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参差错落的教育理论家群体,也难以派生出一支足堪其任的教学评论家队伍。总之,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其实高教界亦复如是),教学评论家的缺席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

而今,伴随着新课程有深度、有广度的持续推进,教学评论家群体的崛起既有可能、更有必要。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型课程范式,既抑止了一线教师教学创造精神的冲动和创造才能的喷发,也茧缚了教学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个性活力的释放,自然难以产生卓然独立、自主创新、洋溢生命才情的教学评论家。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各门学科的新课标所倡导的是生成型、多元型和创新型的个性化课程,是属于每个教师自己的独特的课程,换言之,课程空间的拓展、课程实施的选择可能,需要体验丰富、思维深刻、评点到位的教学评论家,需要他们亲临课堂、融入教师群体,与之同呼吸、共探索,帮助教师在完善新课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学评论家,是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教学实践的有效催生剂。

二、教学评论家的角色定位

在教育研究者行列中,理论家与评论家是相对于教育实践家的两支学术群体。他们共同以理性的探究目光审视教育世界,透视纷纭现象,发现个中奥妙,提炼教育真谛。而不同的在于:经院式教育理论家更多地超脱于学校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更习惯于演绎充满了书卷气的抽象的理论思辨;而教学评论家则主要面对具体的、微观的一线教师及其教学活动,面对课堂上教与学的直观世界,面对生动活泼地发展着的教学原生态。这里,有师生教与学的言语行为,有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矛盾冲突,更有这些直观表象后面心灵的变化与成长,特别是青春生命的悄然拔节和灵感闪电。也许,理论家未必会人人接触现实存在着的教师和学生,而评论家则应当与这些跳跃着的灵魂相拥相融,关注其行动、倾听其呼噏、感受其脉搏、思索其疑虑……总之,评论家既要阅读和研究文字的理论,更要直面和探究现实的教学,善于聚焦其中任何“有意味”的枝节。

查看更多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12363/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