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案例

教学分析

有人说“语文课既不能上成简单的知识传授课,也不能上成单纯的思想政治课。语文课应体现出它人文性学科的特点来。既要分析语言技巧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对学生今后的修身立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学中也要渗透对学生高尚道德修养的教育。要告诉学生,要敢于质疑……”,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只是工具,就算是课本的内容、“大家”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学习就要敢于质疑,但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为你的质疑找到合理的注脚,能够在说服你自己的同时也说服别人,决不能哗众取宠,单纯地为了质疑而质疑。这就是探究能力的养成。

《孔雀东南飞》教学案例

拿到新教材,我的感觉就是:这套教材真的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学科的特点。因为她第一次在高一的语文教材中直面爱情,主动把古典爱情诗歌作品呈现给情窦初开的中学生,而且占了一定的分量,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人性化和人文性特点。但是,这样的教材怎么教呢?

“爱情”是高中生既感兴趣又羞于启齿的话题,也是人类一个永恒的母题。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她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教材直面了爱情,那么作为教师,就更应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爱的真谛,感受真爱的魅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孔雀东南飞》是乐府中的名篇,虽然课文比较长,但是学生们却上得兴味盎然、积极投入。人物形象分析、分角色朗读……一个个预设的目标顺利达成。正当我打算结束本课教学时,某位男生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为什么他们不私奔?”说实话,这是我备课时未曾想到的,在课堂上,突然接到这样的问题,我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能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更别说要说服学生了。于是,我几乎想跳过它了,因为,那男生说话声音不大,听到这问题的同学并不多,而跳过之后,对同学理解分析焦仲卿、刘兰芝人物形象特点似无大碍。但我又隐隐觉得不妥,似乎如此跳过,太遗憾。稍一转念,我反问学生:“刚才有位同学质疑‘为什么他们不私奔’,大家考虑一下,你认为他们是否有‘私奔’的可能?”

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有”“没有”,班级马上如炸开了的锅,答案并不一致。于是,我再次提问:“为什么你认为‘有’,而有的同学认为‘没有’?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注意思考清楚再作答。”

这下子学生们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猛翻书本,或交头接耳交换彼此观点……一番忙乱之后,教室渐渐又恢复有序状态。看看思考得差不多了,我就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以下是部分课堂实录,有略作整理:

生1:没有可能。因为当时还没有那个风气。

师:“当时”是什么时候?

生齐答:“汉末建安中”。

师:我国历史上有一位名人曾借乐曲“凤求凰”来向心仪之人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慕之情,这个人是谁知道吗?

部分学生答:司马相如。

师:这个故事后来如何发展,有谁能告诉大家?

生2:这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后来,他们不顾卓文君父亲激烈的反对,不顾世人的闲言碎语,双双私奔。婚后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他们过上了一段幸福的生活。

师:这故事发生于什么时候?

生2:汉武帝时期。

师:很好。所以,我们能不能说因为当时没有那个风气,所以焦仲卿刘兰芝没有私奔的可能?

(不少学生已纷纷摇头)

师:所以,我们恐怕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

生3:我觉得他们的确没有私奔的可能。虽然焦仲卿深爱着刘兰芝,但是他更孝顺。只是当得知刘兰芝即将出嫁时,焦仲卿大受打击才说“吾独向黄泉”,说这话时,焦仲卿内心爱情与孝顺的矛盾显然是爱情占了上风,但是,这时候他也只想到以死殉情,而没想到其他解决方法,就像故事开始时他只想到向母亲求情,当不能求得母亲回心转意,他只好回去求妻子暂回娘家,他始终想不到能够使爱情保全的有效方法。所以,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私奔”?

师:这是从焦仲卿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角度来分析,抓住了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方面。

生4:老师,我觉得焦仲卿不是真的孝顺,他最后自杀,留下他母亲一个人孤零零的怎么办?这怎么能算得上孝顺?

生齐声纠正:他母亲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他还有个妹妹。

生4:但是他妹妹总要出嫁,而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也还没生儿子呢!以后他母亲要由谁来养老送终?

(眼看班上不少学生已纷纷点头同意他的说法,师引导全班再读课文第27~31段)

师:刚才同学所说不无道理,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再仔细品读课文第27~31段,看能否找到答案。

生5:“仲卿别母”的时候,从他说的话,我认为他太天真了。他母亲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他也还没生孩子,他如果死了,让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时候他母亲怎么可能还“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生6:可是焦仲卿要是不这么想,他就要失去爱人了,这时候他脑子里占主导地位的是爱情,他只有这么想,才能安慰自己,才能使自己自杀殉情的想法不改变。

生7:我觉得,假如他们真的私奔了,他们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师:哦,能否说说你的理由?

生7:我们可以假设,在刘兰芝即将自杀时,焦仲卿突然想出私奔的办法,而且及时找到她,于是两人双双私奔,到了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开始一段新生活。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幸福,可是日子一久,焦仲卿肯定会想念母亲,会担心母亲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而且他们的生活费要从哪里来?焦仲卿是个“小吏”,私奔后他就没了工作,不是有句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吗,他也没有其他工作能力,那他们不就断了经济来源了吗?这样子,日子过得很辛苦,他就更会想念以前的好日子,也许慢慢地他就会开始埋怨刘兰芝,这样他们又怎么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刚一说完,班上掌声雷动。)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从掌声也可以看出大家都赞同他的说法。刚才我们都是从焦仲卿这一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分析,现在能否换个角度,从刘兰芝的角度分析看看他们有没有私奔的可能。

生8:如果从刘兰芝的角度,我觉得有可能。因为她实在太爱焦仲卿了,她可能会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就像卓文君。这可能就是女人和男人对爱情的不同吧。

(又是一片掌声。)

师:同学的分析都有道理,又能够从文本出发,这做得很好。那么,面对爱情,我们到底应该本着怎样的态度,是像焦仲卿刘兰芝那样自杀殉情,还是像司马相如卓文君那样私奔,或者可以寻求其他方法?

生9:我认为自杀殉情固然很轰轰烈烈,但是太愚蠢而且也太不负责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父母负责,不能这么轻易地丢弃父母,留下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

生10:司马迁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自杀殉情看似忠于爱情,其实“于国于家”无益,我不赞同这种做法。

生11:我认为当爱情碰到障碍时,应当勇敢面对、积极地寻求方法解决,不能一味逃避。自杀和私奔都是逃避的表现,不可取。

生12:我认为当事人应该冷静考虑一下自己的爱情是不是正确。像《氓》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就不正确,她爱的人根本不能对爱忠贞。难道她意识到这点之后,就要自杀?那也太不值得了。

生13: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都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所以,人的爱情也应该考虑到社会性,不能只顾着自己……

……

课上到这里,学生们仍旧欲罢不能,关于爱情,他们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令人欣慰的是,他们能够把自己放在社会这个平台,结合国、家、人生价值等综合考量。于是我引导他们在课外时间将自己的爱情观以书面形式呈现,并与古今中外名人的爱情观相比较,寻找其中的异同点及差距。对于这个作业,他们热情高涨,课后还有不少同学来找我聊天,谈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爱情。

通过《孔雀东南飞》一文的教学,我感受到了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也认识到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引导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协助者,还必须具备更高层次的教学理念,掌握更新的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探索是艰苦的,却又其乐无穷,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得真切。

查看更多
【《孔雀东南飞》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11275/
上一篇: 海燕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