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苏武传》课后练习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答案仅供参考哦。
1.填空。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体____________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____________”为“志”,取消“世家”并入“____________”,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____________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解析:要准确识记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文学体裁常识,特别是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作者、朝代。
答案:纪传 断代 书 列传 班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昆邪王( ) 且鞮侯( )
阏氏( ) 煴火( )
左伊秩訾( ) 浞野侯( )
丈人行( ) 缑王( )
解析:一些字音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去读,古音异读现象是学习文言文必须注意的一点。
答案:hún yé jū dī yān zhī yūn zǐ zhuó hánɡ ɡōu
3.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前后十余辈。(批)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召苏武受辞。(供词)
解析:C项应为“赠送”。
答案:C
4.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解析:A项,“女”通“汝”;B项,“畔”通“叛”;D项,“县”通“悬”。
答案:C
5.对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不再有什么云了。)
解析:D项应为“不要再说什么啦”。
答案:D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乃引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缩写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解析:D项,阴:暗地里。
答案:D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平时要多掌握积累。第一组中第一个“会”是“适逢”的意思,第二个“会”是“一起”的意思。第二组中第一个“生”是“活”的意思,第二个“生”是“活着”的意思。
答案:D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使人止晋鄙军,留军壁邺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
解析:例句和A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为名词作状语,C项中为意动用法,D项中为使动用法。
答案:A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解析:根据文意,虞常不是射杀卫律,而是单于。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初,鲁国孔熙先博学有从横才志,文史星算,无不兼备,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为时知,久不得调。初熙先父默之为广州刺史,以脏货下廷尉,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保持之,故免。及义康被绌,熙先密怀报效,以晔意志不满,欲引之,无因进说。晔甥谢综雅为晔所知,熙先藉岭南遗财,家甚富足,仍倾身事综。始与综诸弟共博,故为拙行,以物输之,情意稍款。综乃引熙先与晔戏。熙先故不为敌,前后输晔物甚多。晔既利其财物,又爱其文艺,遂与申莫逆之好。熙先始以微言劝晔,晔不回。晔素有闺庭议论,朝野所知,故门胄虽华,而国家不与姻。以此激之曰:“丈人若谓朝廷相待厚者,何故不与丈人婚,为是门户不得邪?人作犬豕相遇,而丈人欲为之死,不亦惑乎?”晔默然不答,其意乃定。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从横才志(合纵与连横,这里指政治、外交上的策略,“从”,通“纵”。)
B.遂申莫逆之交(申,发展。)
C.以脏货下廷尉(廷尉,执掌刑狱的官。)
D.故为拙行(拙,笨拙。)
解析:A项中“从横”指学问渊博贯通。
答案:A
11.与“何故不与丈人婚”中的“故”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为拙行 B.熙先故为不敌
C.公问其故 D.故门胄虽华
解析:“何故不与丈人婚”的“故”指“原因,为什么”。
答案:C
12.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范晔对朝廷不满,孔熙先想拉拢他,又没有机会,就先同范晔的外甥谢综交好。
B.孔熙先用言语鼓励范晔谋反,范晔虽然默不作声,但谋反的主意已定。
C.孔熙先认为皇族不与范晔联姻,是因为门户不相当,以此挑动范晔对朝廷的不满。
D.范晔与孔熙先结成莫逆之交,并非出于政治的动机。
解析:解决这道题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
答案:B
13.请将下面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倾身事综。
(2)情意稍款。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并且要把关键词的意思翻译出来。
参考答案:(1)尽其所有,侍奉谢综。(2)谢综与他的感情渐渐融合。
二、语言运用
14.(2010天津)请将下面的译文改写成三个短句。
传统的现代派绘画——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解析:本题考查长句变短句的能力。重点是把长句中的修饰成分拿出再添加主语变成独立的单句,不要丢失主要信息,不改变原意,语句要通顺。
参考答案:(1)传统的现代派绘画是抽象艺术。
(2)它是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
(3)它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以上就是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苏武传》课后练习答案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