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前方》课堂实录

教学分析

师:这是摄于印度的一桢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图片反映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你能不能根据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为照片加一个标题?不要受曹文轩的影响,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想法。

高中语文:《前方》课堂实录

生1:我从图片中看到了嘈杂与安静的混合,这是在车箱中的照片,有的人在大声地交谈,有的人在静静的沉思,我借用了福克纳一部小说的名字,叫《喧哗与躁动》。

师:看到了嘈杂与安静,但图片中有躁动么?怎么来表现你理解的“安静”呢?(学生笑)下一位。

生2:图片中的人物都很茫然。他们为什么聚到这个车箱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很迷惘,所以我的标题是《迷惘的路途》。

师:你说说看举到这个车箱中的原因有哪些?

生2:有些是从家里出来,有的是要回家,他们在车上,无非是这两种情况。

师:你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他们为什么都是很迷惘的?

生2:离家了,当然要想家,月是故乡明,想家的人总是迷惘的;而回家的话,也许是在外面一事无成,“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但是从这一节破旧不堪的车箱外身可以看出就是回家的人也是不快乐的。所以是迷惘。

师:我要肯定的是,他看图片非常的认真仔细,推断也很有道理,其二,能够活学活用,《乡土情结》中的句子非常流畅的就说出来。难能可贵。下一位。

生3:我觉得诚如前面的同学所说有迷惘,但也肯定有希望,有憧憬,是对未来的憧憬。你看那位托着下巴向窗外沉思的男子的眼神,很坚毅,很执着的看着窗外,如果说他可能会迷茫的话,也有可能在憧憬着未来。我加的标题是《在路上》。

师:《在路上》是美国二战后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一战后也有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是海明威,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他们的小说。《在路上》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用这句话作题目的话,可能更富有诗意一点。我们继续听听同学的看法,下一位。

生4:这幅图反映的实在复杂,有很多种可能性,既有希望,也有迷茫,也有平静,就像洪sir说的平和,既看不出太多的激情,也没有那种迷茫的颓废,只是很平静的对待自己的旅行,或者还有可能是怀疑,对自己曾经坚持的东西怀疑,这种怀疑并不见得就是迷茫,而是一种轻度的动摇,对自己坚持的设想的一种动摇,既有可能是朝积极方面去,也有可能朝消极方面去。所以呢,我的标题是《车箱众生相》。(学生笑)

师:说得非常好,但是题目一加,大家就笑了,为什么?(学生杂语:太俗了……)面对这样的一幅图片,每个人的感觉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些共同点确实差不多的,有这样的几个因素:(板书)

家————在路上————前方

我把大家的意见汇总一下,这样来写一篇图片说明文字:

这是一幅照片,摄的是印度汽车上的一幅画面,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异,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有的是迫于生计而背井离乡,他们有的是为了理想而打拼天下。画面用破旧的车厢来衬托出生活的贫困,以及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和对理想实现不了的悲哀的同情。

我们来看看曹文轩先生看到这幅图片是怎么想的?请大家把书打开到70页,集体读第一段,看看能不能用洪老师这一段开头?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有感情的读“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为什么一提笔就是连续发问,能不能换成洪老师刚才拟的开头,就好像《我心归去》的开头?

生5:可以,但是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呢?

生5:造成悬念,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

师:那我这样子改:这是一幅摄于印度汽车上的图片,图片中的人物神态各异。他们是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行不行?

生6:还不行,(非常有感情地,并伴有手势)“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非常的集中,就像在《我心归去》中说到的“有限的情感的压力集中的非常细小的点上产生的情感的强度最大”一样,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师:非常激动啊,(学生笑)读书就要带情感的读,没有情感也就不要读书了。这就是我要你们早读课用“自己的声音”读书的原因,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作者的声音”是我们读书的起码的要求。这是博尔赫斯说的,“一个作者最重要的东西是作者的声音”。其实,这样的开头,可以用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的选择“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来展开故事,这样容易,就像你说的“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一学。有不少同学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还能不能解决?(学生示意懂了)那么,无论是归家,还是离家,他们都是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看一看,曹文轩先生是抓住什么来写的?归家,远行,离家?能不能大致上给文章分一下段落。

(学生看书,不时动动笔)

师:我们来看看曹文轩先生主要抓住什么来写的?(学生齐“离家”)都明白是“离家”,那怎么分层次?教参上是这么划分层次的:

第一部分:第1节,从摄影画面起笔,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7节,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叙述和分析。

第2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统领3—7节,说了离家的四种情况:

第3、4节说“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

第5节说“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诱惑着人们”离家远行;

第6节说“离家也许是出于无奈”;

第7节说“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

第三部分:第8到第11小节是文章的第三部分,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况。

第四部分:第12节呼应开头,引导读者进一步思索。

你同意这么划分么?为什么?

生7:同意,这样脉络比较清晰。

生8:不同意,7和8应该在一起,“因此,这世界上便有了路”应该是紧承着第7节来的。第2节只能统领3、4、5三节,3、4是谈的从先民受前方召唤,奋蹄挺进,即使有了家,离家的习性与欲望并没有寂灭,第5段是谈的外面精彩的世界召唤人们走出家门。第6节跟第2节并列,是谈离家出走的二个原因,就好像《乡土情结》中说到的离家出走四个原因中的前两点,一个是“出于浪漫,追求理想”,一个是“为了生存,迫于现实”。7到11应该也要有划分,12应该是最后一部分。

师:好像有点乱啊。我们一起先来顺一下子,(板书)

克制不住的欲望(2—5)

原因:

出于无奈(6)

家在路上前方

第7到第11段究竟应该怎么划分?有没有同学划分好了?(学生沉默)是不是认同教参上说的?我们能不能把7到11段的中心或者中心句找出来?

(学生动手)

生9:第7、8段是“前方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激动,不知疲倦的走着。第9段是人们在路上内心深处产生了怀疑。第10段是人们在路上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的心理状态。第11段是说人的悲剧性实质。应该来说,7到10段是刻画了在路上的三种心态,(教师插话:可以说是离家远行之后的三种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第11段是分析了在路上这种心态变化的原因。

师:“人的悲剧性实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9:两个方面:“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达到目的地”,前方永远在前方;另一方面,不断走向未知的前方时,总还是惦记着日渐远去的家乡,乡愁永远跟随着自己。

师:还有没有了?概括信息一是要准,二是要全。

生10:还有,人无法还家,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师:那么又带了一个新的问题:“人无法还家”的“家”、“即便还了家”的“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的“家”含义是不是一样?(生杂语:不一样)那各是什么含义?

生11:第二个“家”是实指的“家”,第三个“家”是抽象化了的“家”,是在路上经历了起初的激动、后来的怀疑、在后来的迷惘之后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就好像佛教中所说的“终极关怀”,或者是“精神家园”。第一个应该是兼而有之的,既实指,又虚指,通过一个“更在于”,“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来具体阐发了“人无法还家”的原因。

师:说得很有道理,而且思维非常缜密,我是非常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的。(板书)

克制不住的欲望(2—5)

原因:

出于无奈(6)

家在路上前方

激动(7-8)

心路历程:怀疑(9)——原因:人生的悲剧性(11)

迷惘(10)

很多同学在课前提的问题中,都提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由离家、前方谈到人生的实质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是不是有点随意拔高?看看现在还能不能自己回答?(学生若有所悟)

生12:这样就非常的顺畅,由离家,谈到离家的原因,再谈到路上的表现,由起初的激动到“早已认识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而产生的惶惑、茫然、不安,而从“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来谈及“人生的悲剧性实质”,层层深入,一步一步的上升到哲理思索的层面。

(生13、生14基本上回答差不多,略。)

师:由一幅图片上升到哲理层面来思考人生的悲剧性存在,我这里再提供周国平的一段文字:(一生读,其他学生看投影)

“记住回家的路”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他活在世上,总要到社会上去做事的。如果这是一种走出家门,那么,回家便是回到每个人的自我,回到个人内心生活。一个人倘若只有外在生活,没有内心生活,最多只是活得热闹或者忙碌罢了,决不可能活得充实。其二,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次旅行,那么,只要活着,我们就总是在旅途上。人在旅途,怎能没有乡愁?乡愁使我们追思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终极,灵魂的永恒故乡。总括起来,“记住回家的路”就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记住从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当然不能总活在社会和世界中,但是,时时记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会的纷争和世界的喧闹中沉沦。

——摘自周国平散文集《记住回家的路·小序》

在路上的人们的心态是不一样,我们肯定不能通过一篇《前方》穷尽所有的东西,但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话,我推荐大家看几篇文章:一篇是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周国平的《没有目的的旅行》《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家·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苏州中学有一个高中生,朱墨,写了一本书叫《背起行囊走天下》,是《十七岁出远门》(冯斌·序),我相信,我们其实每个人都在路上,我期望大家能够也把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如实记录,也来一部自己的《前方》或者《在路上》,我期望能够少一些迷惘,多一些健康,少一些消极,多一些积极。

师:就同学们课前提的问题,还有一些很零碎的,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解决。我们花了半个小时和大家一起研习文本,现在大家做一个事情:回过头来阅读文本,能不能把“对话栏”中编者提出的问题尝试回答?和同学们互相交换一下看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字或者自己在早读课读书时记录下来的问题,现在尝试回答,进行点评。点评的要求是——(学生齐答: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一个观点,一个依据。)

(学生看书,点评,也有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并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点”)

生15:我回答的是最后一段为什么用无边的旷野而不用前方,用无边的旷野更能显示出在路上激动到怀疑,到惶惑,到生发的人生的悲剧性而产生的苍凉感,显得更有力量,更深邃,更能触动人的灵魂深处的思考。

生16:我点评的是“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两个字的对调,却表达了无奈离家的两种情况,言简意赅,是最经济的笔墨。

生17:我点评的是“他们不知疲倦的走着”,用了一个很有动作感的画面,就把人们刚刚上路听从前方召唤的激动形象的展示出来。

师:这在《我心归去》中也有体现,“悬崖的边缘”“浮粪四溢的墟场”……用这种画面感很强的文字来抒情的在这一课中还有哪些文字?

生18:“四野茫茫,把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崔颢”的一段文字,……

师:最近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相当多的用画面来抒情,生发议论,这是散文非常注重的一点,请大家跟我自选一个话题,用画面来抒情、议论。我们继续:

生19:我点评的是第10段的一个“:”(众生笑),表总结,“真是一场苦旅”,不仅总结所列举现象,也回应本段开头。

师:好!小处落笔,这也是小处。千万不要小看标点符号。

(省略了三位同学的点评及回答)

生23:我回答的是怎么“反弹琵琶”,从这幅图片来看,大家往往会抓住图中人物的神态来做文章,但是曹文轩先生却抓住他们“离家”这一点来写,分析原因和离家后在路上的心理表现及其成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有了全新的诠释。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点评,不懂的问题?(学生都摇头,说没有)好,我们稍微总结一下这一个专题,这个板块主题叫“漂泊的旅人”,《乡土情结》侧重分析了海外游子为什么会思念故乡,故乡给他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烙印,为什么会产生乡土情结;《我心归去》侧重于短时间内游走海外也产生的强烈的思乡情绪,注重自我情感宣泄;而《前方》则从离家上升到哲理沉思的层面,来理性剖析乡“愁”。课后写作,两选一:

一.“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设想你是车厢中的某一位乘客,读了曹文轩先生的《前方》后,在想些什么呢?续写文章,200字左右。

二.仿照“崔颢思乡”的一段文字,自选话题,用画面来抒情或议论,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前方》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1069/
上一篇: 浅谈开放识字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