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香炉山(节选)
叶 弥
独自去香炉山看月,想不到在这村子里陷入了迷宫。
我抬头看看偏西方向的月亮,应该有十点钟了,我迷路两个多小时了。
忽然听到歌声,有一个男人在唱歌。走近来了,他停下步子。他等着我开口。我一下子认出来了他,就是我刚才在会稻路上看到的,一个我拒绝与他搭腔的年轻人。
我仍然心怀警惕,但他也许是我今夜唯一的指路人。我轻松地说:“迷路了。难道陌生人就要永远在村子里打转吗?”他笑了,声音轻而得体,自信地说:“碰到我就不一样了。我认识这里所有的路。”
我跟在他的后面,问他尊姓大名,他云里雾里地回答我:“苏家庄人,姓苏。”
我在暗地里捡了一小块砖头,对他说,我要给丈夫打一个电话。于是就转身避开他的视线,大声地对砖头说:“你先睡吧。我还是要到香炉山上去看月亮。……没关系,小苏陪着我,他年轻力壮。……他是苏家庄人。”
我跟着他穿行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村庄里。我心里保持着紧张,苏却轻松地向我介绍每一个村子里的秘密:“这棵广玉兰树是老叶家的,有一百年了。夏初开花,半树白花,半树紫花。不是嫁接的,天生就这样。我们都叫它夫妻树。”
我心里一动:苏这么说,是有含义吧?
苏又介绍:“你看到这家人家门口的葫芦了吧?他家的葫芦上了菜市场,比别人家的贵一倍还不止,还供不应求,因为他家的葫芦每一只都是并蒂葫芦。”
我的心里又是一惊:并蒂葫芦?暗示?
走出迷宫,也过了看月亮的时间。他说香炉山上今夜会出现神灯,他干娘知道神灯出现的时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着他去拜访他的干娘,然后再登香炉山看神灯。神灯自然没有看到,一路上断断续续地知道不少他的故事。不过,这依然没有减轻我对他的警惕。
很快走下了山,走到通向会稻路的直路。我对他说:“谢谢你!我要快点走的,我丈夫在家里肯定着急了。”苏在后面说:“我也要穿过会稻路,苏家庄在会稻路的南边。”
我一直保持着匀速的快步,苏也一直跟在我后面看得见的地方。我气喘吁吁,他悠然自得地唱着歌。会稻路临近了,他停止了唱,小跑着接近我,在我的身后,我几乎感觉到了他的鼻息。
我猛地回过头,严厉地问他:“你想干什么?”我感到旁边的树叶都一惊一乍。苏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想送你回家。”我放缓语气说:“不必了。这条路很安全。”我真想对他说,他才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
苏说:“我送你,跟安全无关。”
“那和什么有关?”
苏说:“跟一个男人的面子有关。”
我依旧走得有些快,而苏一直落在后面,一会儿,他跑上来,递给我一只又大又沉的稻穗,该有一斤吧。说实话,我有生以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稻穗,它匀称,散发着令人感动的气息。我的感叹还没结束,苏又递过来一束野菊花,黄色的,微微沾上些露水,显得润而沉厚。它枝叶繁多,放在手上成一大捧,每一朵花儿都光泽亮丽。我“啊”地发出一声,我感觉到我的内心就在此时轻松畅快了。哦,许久没有这样的心情了。
我把稻穗和花放在一起,两样不相干的东西在一起竟然如此和谐。
苏喜笑颜开,大声说:“谢天谢地,你终于高兴了。”
这句话感动了我。“谢谢你!”到现在为止,与苏呆了四个小时,这是我对他仅有的一次真诚。
苏说:“其实是我要谢谢你。我去年夏天第一次在蓝湖边上看到你,你穿了一件绿色的裙子,像仙女一样。昨晚,我在这条路上看你埋蝴蝶翅膀,心里想,不愧是一个仙女。人家都说有学问的女人不漂亮,你是一个例外呢。所以就想着和你说说话。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是我的幸运。”
苏难道早就暗地里认识了我?
苏忽然调皮地说:“再见,艾我素老师。”
苏知道我的姓名,他是认识我的。但我不认识他。他一定知道我许多事,譬如在大学里教书,写诗,写童话,独身,火暴的脾气……
那么,这砖头手机,给子虚乌有的丈夫用砖头打电话……
(本文获第六届(2010—2013)鲁迅文学奖)
(2)小说的结尾颇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结尾艺术的能力。作答本题,就是要分析小说的欧·亨利式结尾艺术之妙,即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首先,要指出结尾出人意料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一路上对苏戒备有加,最后他说认识“我”;二是“我”给丈夫打电话,结尾却说自己是独身。其次,要分析这样结尾的“情理”所在,可从“我”迷路而他及时出现和“我”对他高度戒备等情节进行分析,指出这样结尾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答案示例】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颇有欧·亨利式结尾艺术之妙。“我”一路上一直对苏保持戒备之心,苏最后说认识“我”;“我”给丈夫打电话,又说丈夫在家等自己,结尾却交代自己独身,情节完全超出读者的预料。但是,这样的情节又合乎情理。在“我”迷路时他及时出现,这就暗示他是特意来为“我”引路的,他认识“我”。“我”先拒绝与陌生搭腔,后拿起砖头给“丈夫”打电话,一路上时时防范他,这说明打电话只是一个“伎俩”,这是为“独身”所作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