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为人师表

教学分析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也谈为人师表

一、用知识去影响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学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要建构精深的广博的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完善技巧,提高适应教学的能力,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熟悉所教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杯水,一桶水,长流水”的关系。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厚实的功底,讲话才能挥洒自如,引经据典,引人入胜,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乐趣无穷。经常见到这样的课堂上,由于老师幽默的话语,灵动的眼神,贴近生活的生动表演,无一不将学生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在这样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表演。这样的课堂,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他可能一辈子也会铭记于心。

二、用耐心去体味学生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情况,其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应随时保持高度的灵敏性,经常细致地观察和认真地分析。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人格尊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教师要真正放下架子,蹲下来,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体会他们的所想、所做、所求,要成为儿童幸福的创造者,成为儿童心灵创伤的医治者和治疗者。

三、用爱心去感染学生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育人的过程首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少学生因为热爱教师,才热爱这个老师所教的那门学科的。师爱是最神圣的,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力,教师健康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是亲密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热爱、相信、尊重、关心、爱护,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爱给每一个学生。有时,一些个别学生的行为确实让老师感到头疼,但当他与学生贴近以后,有了心灵的沟通,就能改变师生关系,有的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校有一位姓王的老师,她的班上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打电脑游戏,经常在放学后到游戏机室去打游戏,一打就是几个小时,不做作业是家常便饭,一上课就打瞌睡。家长见他屡教不改,后来索性不管。但王老师从未放弃对他的教育,经常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个周末的晚上,窗外下起滂沱大雨。王老师的孩子正好生病住院,王老师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孩子。晚上十一点多钟,王老师接到那个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说从放学到现在孩子还未回家。王老师关掉电话,拿起雨伞,不顾病中幼儿的啼哭,加入到寻找学生的行列。风把雨刮得无处不在,雨水顺着她的头发直往下流,但她此刻顾不了这些,冒着大雨,在雨中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西城区附近的一家小电脑室里找到了那个学生。当她浑身湿透地无言地站在学生面前时,这个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他猛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父母、老师带来了多么大的麻烦——他是哭着对王老师下决心的。从那以后,我们从那个学生身上的变化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师爱的力量。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哺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我们向王老师一样,用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

四、用行动去教育学生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要求学生先做到的,老师应该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从我做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师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化的作用。

这样,教师用知识去影响学生,用耐心去体味学生,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行动去教育学生,教育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个学生的心,才会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焕发出春天的觉醒。

查看更多
【也谈为人师表】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1012/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