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第二年的阅读清单是:
1、继续学习16、17世纪作家的作品。
2、主要学习18、19世纪作家的作品。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狄德罗:《宿命论者雅克》、《拉摩的侄儿》,马里伏:《奴隶岛》、《爱情与巧合的游戏》,孟德斯鸠:《波斯信札》,普莱伏:《马农·莱斯库》,卢梭:《忏悔录》、《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圣·西门《回忆录》,伏尔泰《哲学信札》、《天真汉》,巴尔扎克:《驴皮记》、《朗杰侯爵夫人》、《高老头》,巴贝:《魔鬼》,波德莱尔:《恶之花》、《散文小诗》,夏多布里昂《墓外回忆录》,福楼拜:《撒朗波》、《情感教育》,雨果:《沉思集》,米舍莱:《人民》,缪塞:《方塔西奥》、《爱情玩笑开不得》,斯汤达:《巴马修道院》,魏尔伦:《土星诗集》、《优雅的节日》,左拉:《娜娜》、《奶罐》,
3、20世纪世纪作家的作品:阿波里耐尔:《酒精集》、《书法字》,阿拉贡:《欧雷利安》、《未完成的小说》,贝尔那诺斯:《刨子新传》,贝盖特:《等待戈多》、《残局》。布托:《改变》,加缪:《婚礼》、《加里古拉》、《鼠疫》,克罗岱尔:《认识东方》、《给玛丽的告示》,艾吕亚尔:《最后的爱情诗》,米肖:《别处》,普鲁斯特:《在斯万家那边》,萨特:《墙壁》、《禁闭》,塔提厄:《屋内戏剧》,尤瑟钠尔:《致命一击》、《亚德里安回忆录》。[3]
最后看美国。有的国家,虽然没有法定统一的全国性的课程标准,但由国家权威机构颁布的文件,也带有“标准”的性质。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的确定,便是一例。美国的国家人文科学促进委员会,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促进学术发展的全国性机构。1984年8月20日,在该委员会主席的主持下,来自全国的400多名教授、作家、史学家和新闻记者等文化界的领导人参加了一项民意调查。据调查结果,列出了以下的重要著作作为美国中学生“必读”的书籍:
莎士比亚:《麦克白》、《哈姆雷特》等,美国历史文献:《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等,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圣经》, 荷马:史诗《奥德赛》及《伊里亚特》,狄更斯:《远大前程》及《双城记》,柏拉图:《理想国》,斯坦培克:《愤怒的葡萄》,霍桑:《红字》,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梅威尔:《墨比·狄克》,奥威尔:《1984》,索洛:《沃尔顿》,弗洛斯特:《诗歌》,惠特曼:《草叶集》,菲兹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狄勒里:诗作,陀斯妥也夫斯基:《罪与罚》,福克纳:各种著作,赛林格:《麦田守望者》,德·道克威尔:《美国的民主》,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爱默生:诗文,马基维利:《王子》,弥尔顿:《失乐园》,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维吉尔:《伊尼德》。[4]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导读本)介绍,美利坚合众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必读书目有21部。其中美国6部(《独立宣言》《哈克贝里·芬历险记》《麦田守望者》《草叶集》《愤怒的葡萄》《红字》),英国5部(《麦克白》、《哈姆雷特》《失乐园》《傲慢与偏见》《坎特伯雷故事集》),俄国2部(《战争与和平》《罪与罚》),法国1部(《论美国的民主》),德国1部(《共产党宣言》),古希腊4部(《奥德赛》《伊利亚特》《政治学》《理想国》),古罗马1部(《埃涅阿斯纪》),还有1部是《圣经》。它们几乎全在1984年所列的30多部著作之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上述例子,之所以不厌其详的加以摘录,目的是为了唤起我们的注意、思考和重视。这些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所列的作家作品,无不以自己国家或民族历史上的文化经典为主,并注意吸收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精华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价值自然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接触、熏陶和传承,也即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当然,这些作家作品不可能只依靠封闭的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学完。
四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由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而历久弥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它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经典并不等于真理,我们今天学习经典,并不在于保证它的真理性或实用性,而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真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沿袭和继承。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因此,传统的毁灭就是文明的毁灭,经典的丢失就是文化的丢失。
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我国自现代以来,对语文教育规定“经典”作品的问题做过较深入思考的,可能要数朱自清了。当时朱先生是从文言作品学习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的。与当时多数人非议古文教学的意见不同,作为新派人物,朱自清十分强调文言作品的学习:“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份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得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 [5]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自清特别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6]
当前,在创新教育的口号下,经典常常被误认为阻碍创新的“老古董”而得不到重视。其实,经典与创新并不矛盾。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的;拒绝阅读经典的人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底蕴。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对唐诗宋词极少涉猎的人会成为大诗人。而任何真正的创造者,他们总会善于在传统经典中吸收充足的养料作为创新的源泉。
时下,“外语热”以及铺天盖地的“双语教学”也是妨碍经典阅读的外部因素之一。这里,我无意对“双语教学”和“外语热”发表评论,只是借用作家王蒙的话指出:“从根本上说,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外语是学好母语精通母语的不可或缺的参照。” [7]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一个缺乏母语文化底蕴的人,他的外语决不会有多深的造诣。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事实,在近现代中国,大概没有很多人的外语比辜鸿铭、林语堂和钱仲书更好,同时他们的汉语文修养也都是望尘莫及的。
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实际看,以前很长一个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缺少对阅读经典的引导和规定(由于观念的局限,一些经典也多限于所谓“适合教学”的短篇)。世纪之交调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和新世纪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内外读物实行推荐,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已经迈出了切实的一步(当然,对经典的范围仍可以讨论),但从教学实践看,由于旧有的观念,特别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今天并未得到彻底根除,因此如何具体落实仍是一个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坚冰进行打破,航道已经畅通。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不管学习何种母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阅读经典,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