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彻斯特大学的教授爱德华·德赛认为,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一任务本身是值得从事并且觉得颇有乐趣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把它视为己任。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是否具有积极性,是否积极主动,是否高质高效,与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学生对某门知识、某个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摒弃杂念,纯净思维,专心致志,就会对其倾注极大的精力和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呢?我认为,教师可以千方百计地创设愉快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美读入境
美读适合优美的诗歌、散文的品读教学。所谓“三分诗,七分读”。美读是人的视听感官、言语机能和心理机制和谐参与并积极作用的情感活动。美读是通过鉴赏、品悟,将静态文字转化为颇具韵味的音响的动态创作过程。美读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引起心心相印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颤,是创设情境的极好诱因。
教师美读示范,“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读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读得让学生觉得“真好听”,“课文真有意思”;读得让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样一下子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能让学生进入一种亢奋的求知境界。于漪老师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韩军老师在教学《登高》时,先讲述杜甫飘泊孤独、穷困潦倒的艰难身世,接着在《二泉映月》的音乐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韩老师用鲜活的语言、动情的语调、感人的表情、恰切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凄楚悲凉、哀伤痛苦的意境,刻画了—个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的诗人形象。很快地,课堂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有好几个学生甚至“红着脸,噙着眼泪”。韩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感染,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一种意境,走进了作品,走近了诗人。
二、讲解入境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应是善于启发诱导的节目主持人,还应是善于煽情、富于表演的演员,他可以通过自身良好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对教材文本进行独到的艺术加工和创造处理,忘我地融入角色,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艺术氛围,再现作品的形象、情感和人文美,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在艺术的殿堂里含英咀华,探幽揽胜。
特级教师高润华老师在讲解朱自清《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一节时,讲着讲着就不由自主地用右手攀住黑板上沿,做出一个“父亲”爬攀月台时非常吃力、异常困难的动作,将一个活生生的“大”写的“父亲”鲜活地定格在学生们面前,不用再多的讲解,学生就被“父亲”拳拳爱子之情深深打动,不禁热泪盈眶了。
教师忘情投入的讲解、表演,是激情的喷涌,是内在潜能的渲泄,是灵感的迸发,必然会与同样身心入境的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碰撞,实现认知与情感自然融合。
三、媒体入境
这就是通过多媒体的介入,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以立体的声、色、态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视听感官,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探索的心理期待,从而进入悟美求真的境界。
我在讲授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经过剪辑的有关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和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一幅幅动人心肠的画面,配上一句句深情庄重的讲解,面对没有遗产,没有子女,没有坟墓,把仅有的骨灰也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心中惟有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总理,一个有良知的人,怎不热泪滚滚,思绪万千?面对“十里长街送总理,万千悲声哭忠魂”,“山河同悲恸,举国共缅怀”的动人场面,怎不叫人热泪纵横,肝肠寸断?
感受这形象生动的画面,倾听着一声声“周—总—理——”的深情呼唤,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由衷敬爱、深情怀念和热情歌颂的情感境界,立刻与诗歌碰撞出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