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教案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 “生命之歌”板块。这个板块共有两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都是研习要求。这个板块是散文,本文是第一篇,教学主要是学习散文的阅读理解,体会散文的内部结构。人文精神培养上,主要是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培养顽强地对待逆境和磨难的意志。

目标与要求: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3、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体味作者质朴的语言,洋溢的诚挚美好的感情,体悟其中深刻的哲理。

教时设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铁生在自己双腿残疾后,曾经陷入人生的绝境,但是,他终于在磨难中走出低谷,他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感悟了生命的意义。19世纪,美国的一位两岁前失去了听力和视力的女性,更是创造了世界奇迹,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她就是19世纪举世敬仰的美国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今天我们要读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对明眼人的一次深情演讲。

二、关于作者

海伦·凯勒(1880、6、27——1968、6、1)女,美国残疾人英雄,作家、社会活动家。一岁生病时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后经过刻苦努力,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并通过艰苦训练,能够说话,能够通过触摸别人的口唇“听”懂别人话语。出版了自传集《我生活的故事》。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诞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城镇。在一岁零七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海伦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由于聋盲儿童没有获取正确信息的途径,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7岁那一年,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此后半个世纪一直与海伦朝夕相伴,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她走出无尽的黑暗和孤寂。

莎利文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的那一天,就送给她一个玩具娃娃,并用手指在海伦的小手上慢慢地、反复地拼写“d-o-l-l”(玩具娃娃)这个单词。海伦立刻对这种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从此开始懂得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名字,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Keller”(海伦·凯勒)。此后,海伦陆续学习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聋盲却能掌握五门语言,海伦的成功被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海伦的“哑”是因为丧失听力而造成,声带并没有受损。十岁那年,海伦开始学习说话,因听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声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嘴唇的运动,然后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仿和纠音。当首次像正常人那样说出“天气真热”这句话时,惊喜之余,她和莎利文老师都意识到,在她们顽强的毅力面前,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海伦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甚至成为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除了嗜书如命,还喜欢骑马、游泳、划船,酷爱戏剧表演艺术,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海伦学会了唇读,可以通过“手”听到马克·吐温为她朗诵的短篇小说,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学业。读书不但使海伦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心灵。

她喜欢信马由缰地徜徉在森林中,也喜欢月夜泛舟,靠水草、睡莲散发出的芬芳来辨别方向。她还喜欢骑着双人自行车兜风,在飞驰中体会力量和速度,并像男孩子一样喜欢在国际象棋的较量中斗智斗勇……她还爱大自然,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虽看不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人间胜景,听不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却可以从空气的震颤中领略到世界最宏大的瀑布的雄奇壮观。

在博物馆和艺术品商店里,海伦就像用手指去“观察”写在人们脸上的喜怒哀乐一样,可以用灵巧的十指去感受古希腊雕塑之美,从那些变幻的线条中“看到”月亮女神狄安娜的清新和维纳斯的秀美。1937年,海伦访问日本时受到特殊礼遇,被允许用手抚摸皇室的艺术珍藏和被视为日本国宝的中国鉴真和尚塑像。

海伦师从莎利文学习三个月后,就开始尝试用稚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信。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生活的故事》。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许多人不相信,如此优美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聋盲人之手。虽有马克·吐温为此作证,还是平息不了怀疑。不过海伦平生的成就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一个世纪以来,《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曾有专家称其“就文学成就来说,和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毫不逊色。”如果说海伦那种紧紧扼住命运喉咙的顽强毅力令人鼓舞的话,那么她的爱心更是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刚开始跟莎利文老师学习的时候,聪颖的小海伦很容易就学会了拼写身边许多物品的名称,可是却理解不了“爱”这种非常抽象的名词。年轻的莎利文把她的爱心化作无比的耐心,使得海伦越过了盲聋学生学习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小海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莎利文老师的爱心。凭着这份爱心,10岁的海伦为一个5岁聋盲儿童成功地募集到了两年的教育费用。也许从那时起,她就已经立志要帮助世界上所有像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她给世界以爱心,世界回报她崇高的荣誉。1919年,海伦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

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还被政府称为全美三十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荣获过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自由奖”,并被誉为美国的高级公民。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聋盲儿童。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海伦八十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1968年6月1日,88岁高龄的海伦走完了传奇般的一生。

人类在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许多宝贵的共同点。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下的人们都能从海伦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励斗志,这是因为那种不畏困难勇于同自身弱点拼搏的精神,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她的一生为人们树立了与命运拼搏的榜样。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韧不拔意志的象征,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研读课文,整体了解

1、由三个同学分别朗读海伦·凯勒的三天安排

2、列出作者三天主要活动,填表:

时间

白天

夜晚

为什么这样安排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四、研习课文,深入探究

浏览课文,思考问题,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海伦·凯勒的三天安排是围绕着视觉、听觉恢复后的活动,其活动顺序是否可以变更?这样的安排可以洞悉她怎样的心灵世界?

2、(本题来自课文编者)海伦·凯勒在随笔《夜与盲》中写道:“诗人告诉我们,夜充满神奇。失明之夜也有其神奇。惟一丝毫无光的黑暗是无知与无感。我们之间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差别并不在感官本身,而是在我们是否运用了感官。凭着想像力和勇气,我们可以追求感官以外的智慧。”说说这段话的含义。诵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描写景物的段落,谈谈作者“凭借触觉”得到了哪些快乐,又是如何将它表达出来的。“凭借想像力和勇气”,作者又获得了哪些“智慧”?

(1)理解命题

含义:

(2)朗读课文第四段

提炼答案:

3、朗读1、2、3、4、5、以及课文最后一段,谈谈你读后的心灵感受。

五、作业

1、接着下面一句话写一段文字:海伦·凯勒让我震撼,

六、完成其他练习

查看更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05917/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