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比喻读书体会,将读书后的感想化为生动隽永的形象,既富于理趣,又充满诗情。本以为这一首不如前一首教上去有味道,然而今天的课堂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理解词语:
诗中有三个生字,理解其义都可以从生字的偏旁入手:
“鉴”,根据下面的“金”字便可明白是“镜子”的意思。
“徘徊”,根据两个双人旁,可知道是“走”的意思,那么怎样走叫徘徊呢?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相机提醒:有目的吗?速度快吗?“直线走吗?”学生明白了,原来是漫无目的地在那里走来走去啊!当然这只是字面上的解释。诗中的“天光云影共徘徊”则是采用了拟人手法。
诗中还有一些字词也不容易理解,如“方塘”、“渠”、“为”、“清如许”等,有趣的是有学生居然提出不知道什么是“活水”,于是我就趁着这条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与“活水”相对的是“死水”,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死水”是怎样的?脏的,臭的,浑浊的,不会流动的,等等;“活水”呢?正好相反,干净的,流动的,清澈的,等等。从而带出“清如许”的理解,再带出“共徘徊”的美好景象。
·修辞手法:
这首诗歌短短28个字,却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第一句是比喻,第二句是拟人,后两句则是设问。当然,整首诗借塘喻书,还运用了暗喻的手法。诗歌的巧妙之处尽在其中。
·观书与观塘之关系:
诗歌的内容是“观塘”,可题目却是“观书”,两者又有何关系呢?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理学家,他的诗富有深刻的哲理,深奥的道理隐含在平常的事物中,此诗也不例外。
教师在课题旁故意将“书”字改为“塘”字,学生的学习情趣随即被激发出来。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学生有了精彩的答案,骆嘉俊说:“人的脑子就像这一方池塘,有了新知识补充进来,才能更灵活更聪明。”林琪超说:“我们如果只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要不断补充课外知识才行。”庄严说:“学习要有源头活水,活学活用,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新知识,否则就成了一潭死水,停步不前。”这就是理性的光辉。
·补充《观书有感(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学了课文中的诗歌,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朱熹以物喻理的巧妙,趁热打铁,学了这一首。诗中的“春水”为何能使“巨舰”轻松航行呢?而以前再怎样“推移”用力都毫无办法。学习技巧与方法的正确使用才使得心中的疑问豁然开朗啊!学生再次感悟了朱熹诗歌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