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或者在路上——读《达摩流浪者》
这个题目指涉了杰克·凯鲁亚克的两部作品,译文社新近出版的简体字版《达摩流浪者》和在大陆出过多种版本、在上了点年纪的读者中更有名的《在路上》;就这两部作品所述的内容而言,把它们看作是一部作品也不算太过分,虽然《达摩》一书充满了对东方神秘事物的近乎盲目的崇拜,但它那稚气(并非指作者的年龄)而随便的口吻,在旅途中边沉思,边东拉西扯的做派,和《在路上》如出一辙;从作者将此书题献给寒山子可见,书中所述基本可以看作是匿名版的美国诗人形迹录,加里·施耐德、艾伦·金斯伯格等一一化名登场,在旧金山的某个画廊里过量饮酒之后,发布他们被视作诗歌文艺复兴的“嚎叫”,或者被回译成汉语时显得颇为稚拙的唐诗。其实,如凯鲁亚克自己说的,后来他们已经变得倦怠了,已经变得有一点“口不对心。”
近期出版的奈保尔著作《魔种》,一般可视作《半生》之续篇。对照凯鲁亚克上述两种著作,颇可玩味。奈保尔是那种大可为自己的天赋自负的作家,他向你展示,那被分析过无数次的人心,他像一位年轻人那样看待自己的一生,而凯鲁亚克仿佛一个老年人那样看待自己的“半生”——那放浪的年轻时代。这大概是一个早熟的东方人向西方寻求答案和一个早衰的西方人向东方寻求解脱的艺术结局,艾伦·金斯伯格当年在《嚎叫》(《达摩流浪者》译为《哀号》)开篇就为那一代人后来的命运写下了箴言:“我看见我们这一代精英被消耗殆尽……”
垮掉的一代作为历史运动已渐成往事,以今日视之,当初拨动一代人心弦的那份焦灼的体验,也已逐渐沉淀成作品的叙述成分,它对后代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也由对同时代人的情绪性的言说转换、聚焦于文本研究的对象。那些曾经活跃的生命渐行渐远,令人感佩或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