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教学分析

【教学案例记录】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场景:本校初一⑹班教室。

时间:2004年2月26日。

人物:初一⑹班学生和语文教师。

活动:教学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

开场,学生以“怎么你又来了”的眼神注视着老师进入教室。一番的礼仪之后开始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语言追求的是个性,讲的是风格。就如有人热爱狂放的李白,有人喜欢“老实”的杜甫;你可能喜欢粗犷明快的海明威,而他,却可能偏爱隐晦缠绵的李商隐。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位非常有个性,语言风格清新超逸的作家作品。她就是……

林海音!

《爸爸的花儿落了》!

女的。

台湾的!

……

学生们的七嘴八舌回答,老师心里嘀咕着:一群羔羊。

……

师:由于海峡的阻隔,本人对林海音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我们哪位同学能向大家提供有关课文的资料?

由于布置了课前预习,所以学生们反响踊跃。机灵小王嗓门高八度,因而只好首先示意他发言,免得他吆喝叫卖。

机灵小王:老师,我有一本“中青插图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城南旧事》,里面有较详细的介绍(一边掏书翻书),我来念,《城南旧事》是文坛名家林海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出版以来,……,通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将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风光恰切地融入字里行间,……。

师:好,未雨绸缪,有备而来,不愧机灵。还有谁要补充的?

老师,我!我啊!

原来是辩士小刘,因阅读面广,思维活跃,养成好辩论的品性。总是一副“舍我其谁”的劲头,I服YOU,你来你来。

辩士小刘:老师,我从我老爸收藏的“碟中碟”里找到了《城南旧事》的VCD。我看了两遍,我觉得老北京非常美。胡同,四合院,美,就是小偷藏东西的破墙头,都美。哈哈,我还没想到《和平年代》那个帅哥张丰毅啊,原来当年是那副憨相,嘻嘻。

咦,Yeah!

那是演戏,该帅就帅,该憨就憨,大明星本色!

(一女生尖叫着,维权还是维梦)

本校学生多是军人后代,崇拜张丰毅军人风度的男女生大有人在,所以辩士小刘享受了嘘声。可这小子喜争辩,小小年纪就学会把人打翻在地还就势踏两脚。

只见他还要辩:老师,我觉得《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花儿”用得很妙,因为林海音很小在北京生活,那个时候,老北京嚼舌头的贼多,儿化是自然的。加上“花儿落了”有点夭折味儿,又显得令人扼腕……可,哦,痛惜,痛惜。还记得《花儿与少年》那首青海民歌么,你播过的,美死了。

Yeah!

又是嘘声。

这小子,总喜欢扯到火星去,京片儿谁不知甭管老嫩都多儿化?歪理倒挺多的,若生在战国,又是一个黑白播弄于股掌的张仪。不过梳理一番,也是个才。

为了尊重民主,老师只好边宽慰边让他打住。

师:好,兼容并包,也是一家之言。

这时,WWW

小赖把手擎得高高的,又是一个急于表现自己的小子。因为勤于冲浪,迷于游戏,这小子开口闭口都

WWW,所以获得这一雅号。

还是由他说吧,看他“溜不溜”。

点到他,谁知这家伙却一声不吭,一溜烟跑上讲台,把语文老师那熬夜精心炮制的课件进行窗口最小化,然后打开

IE,拉下

Google

来,切换清华紫光输入法,输入“城南旧事”,一按回车键。

哗,27300余条的相关信息,刺眼的亮在投影幕上。

你从谁家,又从哪个图书馆找啊?就是剔除“欺世盗名”的条目,以1%为有效计,也有273条呢。

这个WWW真“不赖”,一气打开“榕树下”、“中华读书网”、“语文教育网”三个窗口,再点击有关林海音生平、作品的页面。然后,在“语文资料文件夹”里另起一个“林海音”的子文件夹,完事后,竟一副

cool

相地走回了自己座位。

哇噻!WWW“不赖”,你真是帅呆了。

一些好事者在下面学着“星宿海派”的语调,反其意地嘲讽着。

安静,安静。梆!梆!

这时,纪律委员跳出来当宪兵了。

可是,老师点击页面,同学们正沉醉于论说网页上林海音那清丽的音容笑貌,以及全集选集具全的作品和还有诸多有关她的资讯,一时喧动。

我们──师生都觉得一切都在超越。

记住啊,这是一个知识上没有什么可以垄断的时代。

别忘了,这是一个思维多元化开放性的社会。

……

师:好,对课文的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得比较详细了。接着请大家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圈出疑难字词,借助工具书正音释义,并在脑海里造句,再找出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一个文段,谈谈感悟。

几分钟之后。处理了基础知识问题,教学步入了正文,课室里又一片右手森林。

老师嘀咕着:还是找些规矩的学生来切题。课代表

AAA

小媛不错,校报记者小舒可以,小作家二王也靠得住,……。

师:好,请课代表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咦,Yeah!(由阴平到阳平变调)

看来,有同学要求“维权”,强烈示意“回答权”要公平

AAA

小媛嘟着嘴扫了

“嘘“声发源地一眼:老师,我觉得《爸爸的花儿落了》这题目很别致。初初我还以为“爸爸的花儿”就是隐喻女儿,因为花儿是形容女性居多,谁知道这里还可以比喻爸爸的生命。而且“落红不是无情物”,爸爸的花儿既落了,但又没有“落”,因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句,暗示爸爸的生活和美都在女儿的身上得到延续,所以我觉得题目很有意思。

课代表可不是谁谁都能做的。

师:好,好,说得好。

“老师,我觉得最绝的是‘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怕同学耻笑我’一句”。张眼看去,竟是“运动员”小许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老师感到愕然,小许因为学习不好,家校互动频率远比别人高,所以得了个“运动员”的称号,久经考验,所以每每有令人惊鸿一瞥或“石破天惊逗秋雨”之语。

师:那你说说理由。

“运动员”小许接着说:因为这段描写特细腻,特准确,“拉了拉”非常真实地把握住小孩子心理——自尊心强。刚才“机灵”说的,本文是作者40岁写的作品,40岁,40岁呐,写小孩心理写得这么精准,老师你说神不神?老师你看,就是这个动作。(小许边说边离开座位在过道上示范,神情十分投入)

大家专注地看着他表演。

师:分析中肯,有表演天分,不错,不错!

哈哈,老师,老师,“运动员”向你诉衷肠倾心声哩!

嘻嘻,嘻嘻。

瞎说!

民主是个好东西,可一旦落到实处,如果总有抬杠的家伙,权力难免就不爽了。

这时,小作家二王也把手高高的擎起来,老师示意他回答。

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和上学期的《风筝》可作比较阅读,就像老师你说的,中学语文学习应由“外”而“内”──注重内心世界的体会和摹写,所以我认为这两篇文章都有较多的儿童心理描写。《风筝》中的“我”,心理由暴虐到压抑,所以语气沉重,这篇的心理描写是自然而健康的,所以语句明快而像散文诗一样,如果让我选择,我会学林海音的语言风格,平和,清丽,有诗意。鲁迅的呢,就像我看过我爸藏书中一部有关他的作品,叫什么《一个也不宽恕》来着,太残酷了,连自己也不宽恕,也太难了,没几个人做的到,起码我可不干。

小作家,小作家,出口就臧否人物,立意就谈语言风格,看来从小就有梦,可能会活出一个庄周来。可是,林海音的风格也不是凡人可以播弄的呀。

师:妙!能横向比较,哈,看来文学上你能修成正果。

师:好了,现在,我想把“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一句删掉,因为题目就是“爸爸的花儿落了”,况且林海音当时就11岁,还是个小孩子嘛,这一句横看竖看我总看不顺眼。

不行,不行。

一片哗然。

打头的就是那位常常逼问得本校教师面露窘态的校报记者──小舒,一个追风的少年。

师:为什么?

小舒:因为年龄是表面的,如果把“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句去掉,第一嘛,太灰暗了,好像是变得写爸爸的去世为主了;第二呢,全篇课文就没有亮色,因为文章主要是写我在爸爸的教育下和在与周围人交往中成长的历程,“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生活中闯练,在闯练中成长,爸爸是因,我是果,就凭这,我说不行就不行!

……

后来,老师拿出自己10多年前在泉州拍的“弘一大师之塔”和“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遗墨”的照片,通过投影与学生一起品读。

往事并不如烟。

……

老师,你给我们来一首骊歌吧。

师:好吧,我们一起来,来,让我们班的演唱家小张开个头吧。

一时,歌声扬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

……

生活在继续,故事在演绎。

有时间给你,有时间给我。

【课后教余细思量】

中学语文教学活动,除了解决语文工具性的基础知识教学之外,语文学科还有些什么?语文教师还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亟待厘清的问题。

我觉得,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和逻辑性,是语文教学的三个和谐发展的方向。今天,大家都明白,单单解决工具性的问题,往往导致人文教育的缺失,因为文学性和逻辑性,不仅是语文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更是完善受教育者人格的重要途径。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每每困惑于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和逻辑性的尺度问题。因为,教师的尺度,不一定是学生的尺度,深了,宽了,学生如同听梦;浅了,窄了,学生索然无味。

为此,课后教余,自己常常思考这问题:尺度,恼人的尺度。“无过无不及”,是一个均衡点,但怎样才能处理好?这可是一个问题。

纵观过去,我们评价一个教师,往往是以“他教得好”为基准的,一切是以老师的“教”为核心的,好像学生的“学”是很次要的事,一旦说学生“学得好”,就好像辱没了老师似的。冷静地思辨:教学究竟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其实,“教得好”,往往意味着学生“承受”的多,自主的少,也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出了问题,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因为,如果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把握教学尺度,那对受教育者的自身状况是一种漠视,就像拿上海三中的标准,来揠苗助长地要求农村中学的女生一样,这可能么?那么,能不能对习惯来一个颠覆?

因此,我决定换一个角度思索:如果让学生来把握尺度,那又会怎么样?

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中,我布置预习时,一改历来老师提问学生的惯例,反而要求学生们以书面形式提问题,一般每课提三个问题,并当作一项作业,上课前收上来,我勾勒其中有意思的,上课时,选择学生们提出问题中独特的并投影出来,让学生彼此思考作答,我自己则在必要时点拨一下;再是培养他们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读和查找资料,拓展阅读和思维空间,组织他们开展交换图书阅读的活动;还鼓励他们养成收集、收藏文学作品相关信息的兴趣,让他们爱好文学,从中学得有趣味,教学中,学生们常出示他们的“成果”,而且多运用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问答争论的方式,在一种平等互动的交流中进行;我还非常喜欢在教学时,运用京剧中“虚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从“进去”“出来”之间,融入情景活动,让学生情感或悲或喜地切入文章。

这样一来,我改变了过去那种甚少体会学生感受的“单边主义”教学状况,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作教学活动的“主”。学生们由原来教学活动中单纯的受众,变为既是受众又是授者的双重身份,在受授之间,学生们滋长了争当授者的欲望,在拾起自尊之际,进而又增强了自信。教学的垄断权被打破了,教师教学的神秘感不复成为师生平等交流的障碍,最终导致学生中的授者日“众”,课堂的气氛也趋于活跃,甚至激烈起来。

今天,教改逐渐摆脱教条主义的旧格局,强调实践的意义,关注实践的灵性。教改的目的,也从过去好大喜功而臻于目前的务实,不再求大求全,不讲究“样板”的程式教学,这是当前教改最凸显的变化。就我个人而言,领悟了“教学的尺度,应在学生手里”这一道理,是参与教改的最大收获。

同时,我认为,教改,就教育者而言,目的就是激发、萌生、发育、培养自身的教学思维创造力;就受教育者而言,目的就是乐于学,饶有趣味地学,学以致用地学,能发为师者之未见地学。这么看来,我们的教学,确实应少从经验主义出发,应摒弃那些一贯以来束缚我们创造力的程式,应从诸多陈腐的规矩和方圆的羁绊中挣脱出来,如果能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教去学,与学生一同“成长”,这样,于教于学,都是美事。

以上的话,是本人参与教改两年多来,就教学中出现的平实故事,又或是自己的顿悟,以及学生们在学习中绽放的吉光片羽,作真实的记录,聊作备忘。

查看更多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00232/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