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题有五个特点:①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质。②注重思想素质的考查。③淡化课文命题,试题取材大都在课外。④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⑤加强主观题的考查,努力使主观题客观化。以上五个特点,论述已经很多,本文就不展开了。这里主要谈谈我们对“新高考”语文试题的应试对策。针对“新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复习应试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依据《说明》,搞好复习应试
《说明》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应试的依据。只有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应试,才能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应试,要求做到下面两点。
1.吃透《说明》精神。
《说明》把考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浓缩为30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由于《说明》的内容比较抽象、概括,单从《说明》条文字面上去学习,难于理解和吃透其精神,那么,如何才能理解《说明》要求的内涵、吃透其精神呢?
(1)结合课文中相关的知识短文去学习《说明》。课本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知识短文,结合单元课文的体裁特点,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能力训练,把初、高中12册课本中的知识短文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体系和序列,《说明》中的每一条要求,都能在课本的知识短文里找到相对应的内容。例如:“现代阅读”的第1条要求:“能够理解语文中的含义。”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后面的知识短文《理解文章的词语》,介绍了理解词语的要求和揣摩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的方法。
(2)结合高考试题去学习《说明》。用高考试题跟《说明》的30条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就可以了解每年的高考试题考了《说明》中的哪些要求,是如何考查的?就可从把握高考题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次范围以及命题的方式、标准等,从而加深对《说明》的理解,帮助我们吃透其精神。
2.落实《说明》要求。
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应试,贵在落实《说明》各项要求。如何落实?我们的体会是:一是按30条要求去组织复习内容和材料,条条都要落实到复习应试中去,一条也不能遗漏;二是将《说明》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每一次检测、每一次评讲中去,老师在制订复习计划、在备课时,要胸怀全局,将30条要求化解到各轮复习的各个专题、各个单元、各个环节上去,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一、二条要求,每个专题、每个单元的复习、训练和评讲,重点落实《说明》中的几条要求,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复习,全面落实《说明》的30条要求;三是用《说明》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保证《说明》的30条要求条条落实、全面落实。
二、重视课本,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是学习语文基础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例子”。如何看待“例子”?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人们的认识也几经折腾。在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在高考考试题中直接出自课本的命题有较大的比重,于是有人提出“抱着课本打滚”的口号;新高考淡化课本命题,有人说“既然不考课本,何必学课本?”甚至“丢开课本,另起炉灶”,在题海中去游泳。究竟如何对待课本?我们从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必须重视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
课本有300多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文质兼美的范文,有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序列。就拿作文来说,据统计,高中6册课本有122道训练题,其中记叙文45道,议论文43道,说明文19道,应用文19道。在这122道训练题中,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给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作文练习,有整篇的作文训练,也有片断作文训练,还有审题、拟写提纲的训练。如果以课本的知识短文为指导,以课文范例,认真做好这122道训练题,学生在写作能力上何愁不能提高?
不仅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在考前的复习中也必要重视课本的复习。在复习应试中,要以《说明》的30条要求为纲,将课本中的“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找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融会贯通,形成能力。还要把各册的课后练习和单元训练的内容和题目进行归类整理,检查一遍,有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虽然训练过,但落实得不够的,或训练不成功的,就要重做;如果平时没有练过的、遗漏的,就要补做。在考前的课本复习中,还要选取几篇典型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方法的强化训练和以课文为范文的写作强化训练。
在平时教学和考前复习中都要重视课文,然而,也要注意不局限于课本。
重视课本,不是以学好课本为目的,而是以课本为“例子”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视野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还要加强课外延伸性、扩展性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去巩固和贯通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课外阅读的视野应该开阔一点,各种体裁的课外文章都要涉猎,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要读一读,特别是要注意阅读一些反映国外高科技的发展和动态的说明文,新高考每年都考了科技说明文的阅读,都注意把国外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引入命题,1993年的科技说明文阅读的材料是美国K大学研究人员对“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1994年的阅读材料是进入9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米切尔·洛林在生物进化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1995年的阅读材料是两位美国学者对外星人的研究动态。课外阅读,还要注意阅读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引导学生向现实生活学习语言。例如,1994年第21题要求对一则启事标题进行修改,考生如果对我国当前实行聘任制有关的词语诸如“选聘”、“应聘”、“征聘”、“诚聘”、“求聘”、“待聘”、“预聘”、“受聘”等词语不了解、不熟悉、不理解,是很难准确答题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词如“承包”、“集资”、“合资”、“个体户”、“股份制”、“三资企业”、“劳务输出”、“电脑”等词;在现成课本中是学不到的,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也还未收进去,而这些新词语在高考试题中又经常出现。不加强课外阅读、不注意向现实生活学习语言,就不能适应新高考面向现实生活、面向未来的命题趋势。
三、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进行教学和复习应试
语文教学的一个实际情况是,讲授新课的时间长、复习的时间短。学生一进入高三年级,有的学科就开始复习了,而语文还有两册新课本还要讲授,往往是其他学科已进入综合复习阶段,语文课本还未授完。这就鲜明地形成了讲授新课和复习应试在时间和效益上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长时期地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如果按照起始年级讲授新课的方法去教第五、六册的新课,争取不了复习的时间;如果草草对待新课本的学习,或者只教基本课文而不及其余,或者只“读”不“写”,或者“读”而不精、“写”而不改,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赢得复习的时间,却会造成新课的知识学得不扎实,也会造成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遗漏、缺陷,在复习时花费二倍、三倍的时间去查漏补缺,也难以补上。因此,这两种方法都是不足取的。在多年的教学和复习应试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以新带旧”法,较好地解决了讲授新课与复习应试之间的矛盾。所谓“以新带旧”法,就是:在备课时,根据《大纲》和《说明》以及课本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新课某一单元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捕捉可考虑因素;在讲授新课时,除了认真落实单元教学要点外,还要将已学过的与新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有联系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渗透到新课教学中去复习;新课授完后,以该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为纲去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初步梳理出本单元所属文体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序列,对可考因素强的语言材料、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重点学习和训练。高中《语文》第六册安排了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诗歌、文言文等五个单元,在新课教学中运用“以新带旧”的方法,那么,第六册课本学完后,既扎扎实实地学习了新知识,又对这五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复习和初步梳理,对读写能力进行了一次综合训练,这样既可缩短复习的时间,又提高了教学和复习的效率。
语文复习应试要在语文学科的主体内容上多下功夫。尽管语文学科的内容多、知识点多、能力点多,却有完整的主体内容,即词语、句子、文段、篇章和写作,这些主体内容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主体内容要求高考中是年年必考的,而且占分比例大。语文复习应试在主体内容上多下功夫,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应试能力。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要重视主观题型的训练。中学生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主观题型(填充、简答、写作)的训练中形成的。新高考语文命题加强了主观题型的考查,特别是第Ⅱ卷的现代文阅读,基本上是主观题,作文的比分提高到60分,这种考查方式更加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加强主观题型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语文应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