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古诗有时看来很直率,实际上很曲折,“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就是如此。讲究语法的人们在这首诗里会碰到一个难题,就是许多句子都没有主语,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要看对“还顾”两句如何解释。解释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
师评:我选择第二个解释。有两点理由,第一:“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调也是“闺怨”的情调。其次,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像,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
3、《短歌行》里“忧”字出现多次,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你认为这首诗的情调是怎样的?
作者可能“忧”的是人生短暂,自己老年将至而大业未成;也可单纯地“忧”人生短暂,也可能“忧”的是别的什么。这首诗的情调开头低沉,后来昂扬。
4、曹操这首《短歌行》的内容是什么?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一方面感叹社会乱离,忧伤人生易逝;另一方面倾诉了对朋友的怀念,抒发了渴望得到贤才、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全国的急切心情。在这首诗歌中,曹操想争取人才帮助他取代汉政权而又难于明言。故而用“青青子衿”四句表达所要争取的人才,“呦呦鹿鸣”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欣赏及欲与之共享一切的心愿。最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只有求其在己,虚怀待人,争取人心的归向。全诗吞吐隐约地表达自己复杂曲折的心情,耐人寻味。
5、《短歌行》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这首诗“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它立意深远、风格别致。就题材而论,它并不特别,但无论它写什么,都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和饱含着激越的感情,并集抒情、写景、叙事为一炉,而能相互增辉。其次典故的化用、成句的援引与作者宏大的抱负融合无间、浑然一体。再次全诗兼用比喻,如以“朝霞”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人的才高德盛,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胸怀的宽广,招纳人才越多越好。在用语上显得质朴自然,悲凉慷慨,感人至深。
6、陶渊明这首《归园田居》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试作简要分析。
诗人描绘的田园生活,幽雅、恬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超凡脱俗、悠悠自得的情思蕴含其中,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喜爱。因此,诗人描写农村的田园风光显得优美而宁静,景物描写也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归园田居》与诗人一贯的诗风相同,仍然是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语言直白自然,无雕饰,而表现的诗意似浅实深,这也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7、《归园田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政治理想?
陶渊明是一个思想较为复杂的诗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着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熏陶,怀有满腔的雄心壮志;同时,他也受到老庄思想和当时流行的玄学的影响,崇尚自然,喜爱山丘、田园。他虽然出仕求禄,却时官时隐,正是受上述有关思想影响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