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制度。目的是选拔官员。它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科举制的创立十分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科举制像从外部为中国官僚社会作了支撑的大杠杆,虽然它同时又当作一种配合物成为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中高层官员中大部分是进士出身。到宋代,科举制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特征,是“帝制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
“牢笼英才,驱策志士”是科举制的政治功用之一,即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政权向社会开放,使选才范围空前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能够将社会下层的能人志士网罗进政府中去,既能树立政府的开明形象,又可以消弭社会上的反抗力量。当然,唐末、北宋、明末、太平天国时都有一些落第举子的反叛行为,但总体而言,科举时代多数士人都服膺于科举制度,所谓“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便反映了科举制的政治用意。同时,宋末、金末、元末出现众多死节进士,也说明科举所选拔的人才往往具有精忠报国的精神。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诒人才或从政人才,就此看来,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
科举与中国官场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考试选官可以澄清吏治与杜绝私人,防止在官场中植党营私;另一方面,因科举结成的座师与门生、同年关系又与朋党之争有关。有的论者认为,回顾古代中国的廉政状况,不难发现,在科举制度以前的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元朝的贵族政治时期,世家大族利用其世袭的特权,贪赃枉法,腐败之风延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最腐败的时期。而在科举制度鼎盛的宋明清时期,也是吏治相对清明的时期。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元朝的贵族政治时期,监察、回避、考核制度同样存在,而且元朝的监察制度从形式上和表面来看,还远比宋朝的健全。但由于没有科举制度的配套,它的吏治实在是糟糕得透顶。所谓“非科举毋得与官”的规定,使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保证。
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明清时期科举实行区域定额取中制度,这虽与“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考试公平原则不一致,但对维护国家统一,改善各地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却有积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式的代议制度,除了考试官吏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代议(Representation)。由于明代以后实行分区或分省定额录取进士,且许多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而各地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这类似于西方的议会制度。
当不再用考试选官办法后,更显出科举制的政治功用。1905年废科举后出现官员选任的制度真空,导致政府用人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民国初建,孙中山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社会特性,认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做到公平取才。为此,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主张建立考试院,使考试在民国时期的政治架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
6.关于科举制,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举制是一种以试艺结果为主要依据决定录取与否的文官考试选拔制度,进士科是其主要科目。
B.科举制既是中国整个官僚体制重要构成部分,又是中国官僚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
C.科举制从唐代以后成为各个朝代士人尤其是中高层官员官职提升的首要途径。
D.科举制到宋代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特征,甚至成为帝制下中国最为重要的政治及社会制度。
7.下列关于“科举与中国官场关系”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选官可以澄清吏治与杜绝私人,防止在官场中培植亲信、结党营私;因科举结成的座师与门生、同年关系又可以防止朋党之争的发生。
B.宋朝实行科举制,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了保证,所以吏治清明;元朝虽有健全的监察制度,但由于没有科举制度的配套,致使吏治糟糕到了极顶。
C.明清时期科举实行区域定额取中制度。许多科举出身的人成为本地沟通官府的代言人,而各地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这其实类似于西方的议会制度。
D.古代中国的廉政状况与科举制度息息相关,在科举制度鼎盛的宋明清时期,吏治比较清明;而在科举废止的清末,出现官员选任的制度真空,官场乱象迭出。
8.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科举制的重要政治功用,反映了科举时代多数士人都服膺于科举制度,也即“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
B.科举制以科名驱策志士,消弭社会上的反抗力量;科举所选拔的人才都具有为国牺牲精神,宋末、金末、元末出现众多死节进士,这些表明科举制的目的基本达到。
C.明清时期的科举虽然违背了“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的考试公平原则,但客观上却维护了国家统一,改善了各地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D.唐宋时期通过科举选拔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他们不但以文显名,而且为官也有很好的政声。
答案
6.C(“官职提升的首要途径”说法错误,原文为“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中高位官员中大部分是进士出身。)
7.D(A项“可以防止朋党之争的发生"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可以形成朋党之争";B项“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了保证,所以吏治请明“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科举出身的人成为本地沟通官府的代言人"表述错误,成为代言人的应是科举出身未做官的人)
8.D(A项这句话听反应的是统治者通过科举将社会上的能人志士网罗进政府中去,而非“科举时代多数士人服膺于科举制度";B项“都具有为国牺牲精神”说法太绝对;C项虽然违背“说法错误:维护了国家统一,改善了各地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夸大了明请时科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