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越来越注重考察我们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的结合,在选文上更多地考虑到我们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呈现出题型多样,设问开放的特点。解答开放题的根本是:走进文本 链接生活 规范表达。
一、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开放性习题具有两大鲜明的特点:
1、限制条件比较少,很少有审题障碍,给我们的答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紧扣文本,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拓展性比较强;或从文本的全篇入手,或从某个句段生发,触发学生的思考,由此沟通我们学生的生活、情感、思想。
二、解题分析及对策
我们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往往觉得这类题的回答并不困难,有话可说,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得分很低。究其原因,主要容易出现下列三种现象:
一是“偏”。我们没有很好地读懂题干的要求,没有读懂文章的主题,没能弄明白作者所要叙什么事,抒什么情,说什么理。我们常常拉起笔就答,要么就文章说文章,要么踢开文章“另起炉灶”,只谈自己的生活或体验。
二是“空”。我们有时只满足于空谈大道理,没能把自己的独特体验融会其中,常常套用名人名言,来一句干巴巴的说教,缺乏说服力。
三是“乱”。我们有时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却只是重复着一层意思,不能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没有一定的层次。另一个方面,对语言没有很好的推敲、整理,常常表达混乱,言不达意。
这样的题目事实已经成为我们训练、考试的主要失分点之一。要回答好这类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读懂文本,或全文的感知,或句段的透析要紧扣文本的主旨,不能脱离文本空谈。蔡云芝先生让魏巍终身难忘。你也有让你最不能忘记的老师吗?请你谈谈他(她)给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点。这道题要我们在理解蔡云芝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上来来作答的,蔡老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对学生无私的爱,那么你的老师和蔡老师有共同点吗?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由此展开你才能比较好的把握题旨,答案才不会无的放矢。
二要结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用具体的实例分层次加以透彻分析,做到不仅有理,而且有据,内容准确、全面。有时还必须考虑字数的要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寿镜吾先生,鲁迅还写道“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只不过瞪几眼……”。在那时那地,寿镜吾先生的做法是难能可贵的。老师严厉的教育你怎么看?请你结合你的生活说说你的想法。这道题必须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可以是赞同的,老师严厉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严未尝不是一种爱;可以是反对的,过于严厉,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挫伤学生的自信,不利于学生快乐的成长,还可以辨证思考。,老师严厉的教育不是不可以,但应严而有度,严而有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等等。但绝不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完成答题的,还必须有鲜活的生活实例。这样才是完整的。
三要重视表达的规范,语言要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这一点题干常常没有明确的要求,我们做题中也常常忽视了,信手涂鸦,最好成为影响得分的关键。尽管能看得到你有某一方面的意思,但因层次不清,意思不明,而功亏一篑。
具体操作时要分这样的几个步骤:
第一,在完成其他题目的基础上(这样的开放题往往放在阅读的最后一题),反复揣摩文章的主旨--走进文本,这是答题的基础。
第二,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指向。无论题目中有没有这个条件,都必须紧扣文章。要弄明白是围绕全文说,还是以一个句段为突破口。
第三,整理思路,形成观点,同时链接生活,找到自己生活中与文章的切口。把自己最有感受,体会最深的一点,提炼出来。
第四,形成文字,在草稿纸上修改加工,以保证语言规范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第五,工整誊写,完成答题。书写越来越得到重视,这是我们学习习惯,语文基本素养的体现。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要养成认真书写,保持文面整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