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一个诗人的一天”巧妙地将整首词的词意串联起来:
时间流逝,上午和中午在听音乐喝酒,下午在午睡,但醒来后,酒是醒了,愁却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这是为春去而愁;“临晚镜,伤流景”,这是为自己的青春流逝而愁;“往事后期空记省”,这是朋友爱人远去孤单一人而愁。
而当暮色四起,他看见了什么?“沙上并禽池上暝”;月亮出来了,他看见了什么?“云破月来花弄影”,他就在这美好的月色中流连忘返,可是,终归是要回房睡觉的啊。当他睡觉的时候,他躲进这重重帘幕的时候,但是躺下,外面风声仍未安定啊。风不定,人又怎能安定?风不定,人又怎能安静?
慢慢地,人终于安静下来,安定下来,也该睡觉了吧。但是蓦地百转千回又一个念头跳将出来,“明日落红应满径”啊,到明日,这花园的小径上,又将是落红遍地了吧?
这样,在和学生共同温习了诗意之后,干老师再请学生来朗读这首诗,把诗中词句中所蕴含的“优雅、闲适、惆怅、美丽、孤单、婉约、感伤”,通过声音传递出来。学生读得就很入境了。
“天终于亮了!天终于亮了。”
“谁来把你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女生则在评价
那么,到底该怎么读呢?理解后再说。
3
诗句的文本细读,就是一个词一个词地细读,将极其精炼的词还原到诗人当时诗心涌动的刹那。
“这样的睡觉,难怪不愿醒来。可是怎么又会‘处处闻啼鸟’呢?究竟他是‘觉晓’还是‘不觉晓’?”
干老师马上表扬了他“潜意识”这个词用的好,接着又简单讲了一下“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差别:意识就是你感觉到的,睡着的时候意识就没有了,但是你是有潜意识的。因此,在诗中也就是说,他睡着的时候,他的潜意识听到了鸟叫,但是他没有醒来,后来鸟叫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他就慢慢地醒来了。因此,要想把这两句诗读好,就要读出来一个人从“潜意识”里听到慢慢到“意识”里听到,开始时一声、两声鸟叫,诗人还在沉睡,但是后来越来越多,诗人就醒了。就要把这种变化过程读出来。然后他让学生再读前两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不过,这两句诗真是难读啊,只拿这个“处处”来说吧,它其实并不是一下子就“处处”了啊,而是先“一两声”,然后慢慢才“处处”“闻啼鸟”。这个朗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读出神韵,真是难啊!
“诗人潜意识里除了听到啼鸟声,还听到了什么?”在刚才这个“潜意识”巨大发现的基础上,干老师带着孩子们继续向前。
“他还听到了风声和雨下的声音。因为‘夜来风雨声’。”
“这时候他是睡着还是醒的?”干老师故意追问一句。
“睡着。”
“那他怎么能听得到风雨声?”
“潜意识。”全体学生一起说了。呵呵,这个概念他们马上就掌握了。听课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都哄笑了。
“那么,到底是‘风雨声’在前还是‘啼鸟声’在前呢?”干老师新的问题又抛了出来,这就是文本细读啊,一字一句见真章。
当然是“风雨声”在前了,可是为什么诗句却要把“啼鸟”放在前面呢?很自然地,又要让学生深度思考了。
“他先写现在,然后再写他回忆昨天晚上听到的风雨的声音。”还是那个前排戴眼镜的男生,他的思维品质还是很好的。
干老师肯定了他的意见,然后又带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把这首诗按照时间的顺序重新排列一下,会是什么样呢?
这样,将诗人从“眠”一直到“晓”的心理过程全都呈现出来了,学生这时也都很精细地知道了这首诗所描写的具体内容。于是干老师让大家把这首诗再读一遍,把这个随时间过程诗人的内心变化,再品味琢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接着干老师又带领同学们继续理解诗句的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
他仍然从同学们朗读时“伤感”的语气入手,他问学生:“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花落知多少’?”
随之,大屏幕上出现了“悲戚?”、“伤感?”、“凄厉?”“淡淡的惆怅?”、“无心的宁静?”几种语气让同学们选择,大家都异口同声地选择了“淡淡的惆怅”。一路落花课程,花谢花飞,那种惜春伤春的感情,已经比较深地渗入他们的情感中了。但这首诗真的也表达着同样的情绪吗?“花落知多少”一句也是全诗最难理解诗人那种复杂的、微妙的情绪的。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来读呢?”干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淡淡的惆怅”是否合适,而是带领学生先来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究竟怎样——在这首诗的背后站着一位怎样的诗人?
“当时肯定是淡淡的惆怅,我估计他肯定很老了。”一个男生这样理解。
“我觉得应该是强烈的感情。因为从‘知多少’就可以看出来。”还是那个强调应该读出“强烈”的感情的女生。
“应该是惋惜时光的流逝。”另一个女生说。很明显,她深受最近落花课程的影响。
那么,到底这首诗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诗人呢?干老师让大家再读全诗,他又带领学生,从字句中深入诗人的内心。
春眠不觉晓——这是怎样的睡眠?是“午睡醒来愁未醒”的“睡”么?通过几种比较,学生明白了,这种睡眠和那种愁眠,和那种极度疲惫后的浓睡,还有那种辗转反侧的睡眠都不同,是一种“恬静自然”的睡眠。
处处闻啼鸟——这又是怎样的“啼鸟”?是“子规夜半犹啼血”,还是“雄鸡一声天下白”?通过引入的两句诗歌比较,学生知道了,这“啼鸟”和“子规啼血”的凄厉悲惨不同,和“雄鸡高唱”的嘹亮高亢也不同,它不带有那么很浓烈的情感,不表示悲伤,也不表示喜悦,而是清脆悦耳,自然的啼叫,这是一种“清新自然”的啼叫。
夜来风雨声——当老师再问这是怎样的风雨时,很多孩子依然说这是“狂风暴雨”,这是“强烈的风雨”,这是“残暴的风雨”,原因只一个——花落知多少。这的确是个难点,干老师又引入了几句很明显表达诗人对雨情感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样的风雨,让人很明显感到温和;而“昨夜雨疏风骤”,“疏”和“骤”则明显表示昨晚的风雨是一阵一阵的。这样通过比较,学生理解了,其实“雨”并没有感情,而我们之所以对这样的句子产生喜悦之感,则是因为诗人以自己的感情来看待这风雨了。而在孟浩然的这句诗中,则是“自然而然”,风雨就是那样自然而然在夜里出现了。
花落知多少——这是怎样的花落呢?是怎样的“花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是“春来草自青,春去花自落”?同样,在这一句的理解上,学生仍然受自己的经验影响很大,他们无法真正去感受孟浩然当时的“诗人之心”,在他们的这段生命中,对于“落花”已经是非常看重了,因此,大部分同学仍然坚持对“花落”的惋惜、惆怅、伤感。
干老师也感觉到了让学生理解这种“无我之境”实在比较难,但是他仍然继续努力着,他又把全诗连起来回顾了一下,让学生体会到底这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我:“这是一个美美的睡觉的‘我’,可是他的睡觉被谁唤醒了呢?先是风雨,后是啼鸟,唤醒之后,他开始是不觉,后来才‘觉’——‘闻啼鸟’,闻的时候却并无悲喜,然后他就问花了——花落知多少。这时候诗人有没有悲喜啊?”
“没有。”“有。”学生仍然是两种意见。
“诗人是无心啊,就像是一面明镜一样,花落花开、风雨啼鸟,就全映照在他的心灵里,他听到风在刮着,雨在下着,鸟叫了,花谢了,他本来都是无心的,所以是无心如明镜,静静地照出万物。可问题在于,他最后问了一句——花落知多少。这一问,你就要回答,诗人本身没回答,可是你读了这首诗,你就要回答。你怎么回答呢?”干老师直接挑明了。
这时,时间过去了25分钟。
4
这时候,一下子诗句出现了跳转——李清照的《如梦令面对“花落知多少”的询问,只有这两个答案啊:》出现在屏幕上——
一个说“海棠依旧”;一个说“绿肥红瘦”。那么,哪个对呢?
“绿肥红瘦。”很多孩子琢磨着做出了选择,而也有同学说“全对。”
这样就进入到本节课第二首词《如梦令》的学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干老师先让大家把这首词朗读一遍。在这时,干老师也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周五下发下去要求认真完成的预习作业,并没有认真完成,因此在读这首感情非常充沛的词的时候,学生的声音却显得平淡、漠然,你只能听到诗词的节奏,却听不到诗人心跳的节奏,诗人呼吸的节奏。
接下来,干老师继续就预习单上的预习作业,组织学生对《如梦令》和《春晓》进行比较学习。预习作业有三:一是借助老师给的注释翻译《如梦令》这首词的意思;二是比表《春晓》和《如梦令》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三是阅读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相关解读。其中关于两首诗的比较预习作业如下:
阅读提示:
一、熟读两首诗,至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仔细揣摩一下,这两首诗在朗读中的感情有什么不同?想想诗人各会有怎样的性格与感情?
二、想想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写下来:
可是由于学生的预习并没有认真完成,没有去经历这一有深度的独力思考,因此在这时的回答上同《春晓》相比,就暴露出问题来了,对于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只找到了最基本层面的一些相同之处:
这两首诗都有风吹雨打;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昨天的事;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昨天夜里,风吹雨打,第二天看花有没有落。
此时,在干老师的内心里也做着选择吧:就学生现在的反映,教学目标该如何调整呢?是继续细细引导他们,来更清楚明白《如梦令》,还是在重要处点上一点,然后继续带领学生走向“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他把把两首诗的相同点投放在大屏幕上,带领学生更深入地比较阅读,来体会这两首诗的情感真的一样吗?
干老师引导学生,首先从内容上再做更深入的比较:《春晓》一首诗只问了并没有回答;而《如梦令》不但有了回答,而且有两个答案,一个是“却道海棠依旧”,另一个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两个答案是不一样的。
接着,他又把张先的《天仙子》引入进来,和《如梦令》做一诗意上的关联: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知道了年华流逝,青春去了,她会怎么做呢?——哦,她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而当牵挂着“明日落红应满径”沉沉睡去的时候,第二天醒来,会怎样啊?——“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样,两首诗在意思间就构成了一个有趣的循环。
这是用学生熟悉的《天仙子》来帮助理解情感同质的《如梦令》,接着,对于情感异质的《春晓》,干老师再带领学生做更深入的比较:
“风雨声”和“雨疏风骤”有什么不同?——风雨的大小是包含着诗人的感情的啊!
“不消残酒”暗示着什么?——联系我们学过的诗词,暗示着她喝酒是用来消愁的啊!
为什么要“试问卷帘人”啊?她会怎么问?——“试问”只是小心翼翼地问啊,为什么?只因为她太在意那些花儿,不忍看它们凋零了啊!
为什么卷帘人会回答“海棠依旧”呢?——只是因为卷帘人对这些花可不像诗人那样敏感啊,而且是一点也不敏感,所以她才会回答“海棠依旧”。
“花落”与“绿肥红瘦”有什么区别?“知多少”与“知否?知否?”有什么不同?——这当然有区别啊!诗人对花太敏感的一颗心啊!
这样又一次比较理解完后,干老师让同学们把这首词再读一遍,把这种理解了的感情通过声音表达出来。重点读出卷帘人的麻木与诗人的敏感。
这样,再问“这首《如梦令》的背后又站着一个怎样的诗人呢?”这个问题时,学生就有更深的一层理解了。
不过因为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干老师就没有让学生像对前面《春晓》一样细细地分析回答了,因为预习作业完成的不充分,所以他还是把教学目标做了调整,本来是两首诗并重的,但是前面《春晓》就已经很详细地学了,这首《如梦令》就做了较大幅度的缩减,作为一个工具,以它的“有我之境”来更深地对比理解《春晓》的“无我之境”了。
5
最后,干老师让同学们根据预习作业单上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来判断一下《春晓》和《如梦令》分别是那种“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可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像这样的诗句,就是“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像这样的诗句,就是“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是用我的眼睛去观察事物、景物,因此事物和景物都染上了我的情感色彩。我悲伤它们就显得悲伤,我喜悦它们就显得喜悦。〕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我就像也只是一个物体,因此用物体照看事物、景物,因此也分不清哪个是“我”,哪个是“景物”。“我”消失在景物中了。〕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古人写的词,大多数是“有我之境”的,但也有一些是“无我之境”的。无我之境,是水平高的人所能够写的。〕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无我之境,只有人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够达到,能够写出来。〕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有我之境,是人在生活中获得的,但也只有在宁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写出来。〕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因此,“有我之境”就显得自然优美;“无我之境”就显得情感热烈。〕
——前面原文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后面的注解是干老师为方便大家理解而写的。
经过老师又一次的讲解,这时,学生已经能够能够辨别出《春晓》是“无我之境”,《如梦令》是“有我之境”。
这样,虽然艰难,但是通过《春晓》和《如梦令》的精确阅读分析,“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重要武器还是让学生有了一个比较整体、直观的感受。
接着,干老师又让学生运用这个武器,对那首已经非常熟悉的张先的《天仙子》,再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来进行观照,通过老师ppt上字体颜色的区别,学生再一次体会到了“有我之境”是以我的感情色彩来“染”万物啊!
“词、酒、天气、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小园香径”这些都只是“物”,本身并没有感情的,但是加上其他的字句,这些“物”便被附着了诗人的感情,整首词便体现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以我的感情“染”物,我的感情喜,则“物”也喜,我的感情悲,则“物”也悲。
最后,再回到《春晓》和《如梦令》上,老师让大家再读,但是这一遍读,就要努力体现“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了。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学生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来读,这时,两首诗不同的感情便也通过他们的声音透了出来。
而干老师又继续努力着,再把学生往上带一带,他最后,把这两首诗,同学生的,也是同众多现场听课老师的生命存在联系了起来,他说:
“《春晓》,生命在睡眠中浑然不觉,仿佛被什么东西给遮蔽了;然后啼鸟在你的身边啼叫声声,仿佛把遮蔽你生命的东西给去除了,因此你的生命就活泼泼地出现在这个世界之上。这时你就与这个世界有一份感情,也许你觉得它美丽,也许你觉得它短暂,也许你觉得它太无常了,也许你像某些“卷帘人”一样麻木不仁。同学们,什么是你生命的春天阶段呢?什么是你春天的黎明阶段呢?你的生命是不是已经觉醒了呢?你的生命是‘春眠不觉晓’还是‘处处闻啼鸟’呢?或者你已经在问‘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了呢?”
此时,偌大的小圆厅静悄悄的,学生和老师们的表情各异,孩子们仍然有些懵懂,他们需要更久远的时间去理解,可是已经经历了若干载春秋,惯看秋月春风的老师们却如同被击中,当生命一下子被一首诗照亮的时候,那种心情真是难以描述的复杂啊!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啊,面对这千古一问,我该怎么回答呢?
而答案至少有两种,一是“海棠依旧”,生命麻木不仁;一种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生命敏感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而你的答案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真的是要用一生来回答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