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根随笔:名家、名作、名译

教案设计

自古以来,关于书的故事总是迷人的;同样,关于读书的哲理总是跟理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读书之道中西虽异,但培根的《谈读书》数百年来却一直那么有魅力,许多读书人依然能从他的这篇短文中获得启示。

关于培根随笔:名家、名作、名译

一、名家

提起培根,我们总是将他跟那句“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的名言联系在一起。不过,在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1981)之后,人们越来越觉得“信息就是力量”(information is power)。在农耕时代,那些掌握了最好的耕作技巧和先进的耕作技术的人是最成功的;在工业时代,那些拥有最好的生产设备和最多的资金的人是最成功的;而在信息时代拥有最多的信息的人才是最成功的。所以人们坚信,在当今社会,任何人只要掌握了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他就是最有力量的。这样一来,很多人便觉得,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已经过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信息本身并不是知识,它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被人接受之前,它只是客观地、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坐拥书城并不说明真的拥有知识;“信息爆炸”时代,知识贫血症仍然到处可见。信息只有在被有效掌握之后才可以被称作知识。一句话,只有在你对信息这个对象“知道”了、认识了、掌握了,你才拥有了知识;“知识”这个词的英文knowledge的构词形式也体现了这个特点;要获得“知识”,首先得know(知道、了解)。所以,我们认为,强调信息的重要性跟强调知识的力量两者并不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夫勒和培根是一致的;强调信息与强调知识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知识。因此,今天我们再读培根的《谈读书》并不过时。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莎士比亚(Shakespeare,1564-1616)的同代人,他们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的骄傲。莎士比亚用他的戏剧叙说人世的悲欢,培根则用他的哲学和论说文追诘人生的哲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培根的哲学可能了解不多,但他的哲学有助于我们认识他的论说文。在培根之前,源自古希腊的唯理主义哲学十分盛行,学者们强调的是符合理性的思辨而忽视实践。培根则强调将知识应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和积累上;他强调了实践在获得知识上的重要性。从这种哲学观出发,培根的论说文多是根植现实的。

培根的《新工具》《新大西岛》在普通读者中似乎很少有人问津,倒是他的《论说文集》拥有广泛的读者。今天我们读到的《论说文集》是逐渐充实而成的。其初版一五九七年收入论说文十篇,一六一二年版收入论说文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收入五十八篇。现在通行的就是最后这个版本。散文在西方文学中并不是一个强大的传统;西方文学的传统主要是史诗和戏剧。培根之前,致力于散文或随笔这种文体创作的且影响较大的恐怕只有法国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据说,官至波尔多市长的蒙田在三十八岁时突然隐退回家,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自由、平静、悠闲”的乡绅生活,躲进蒙田城堡的塔楼,研读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且边读边记下心得。不知不觉在九年当中写成了几大卷文学。一五八〇年,他把它们拿去出版时,不知该给它们取个什么名字好,因为以前的文学中几乎从未有过这种“随随便便”写成的东西,于是他干脆就取书名为“Essais”。essai一词在法语里本来是“试验”“尝试”的意思;体育比赛中的试举、试跳、试掷,用法语说都叫 essai。看来,蒙田出版他的书跟胡适当初出版中国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时的心情是相似的。大概是在蒙田出版了这两卷书之后,法语的essai始有“随笔”“散文”之意;今天,我们便把他的书译为《随笔集》了。培根所写的《论说文集》英文叫essay,这个英文词跟法语的essai是有关系的。可以说,培根写《论说文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蒙田的影响;只是我们没有把他的Essay翻译成《随笔集》,而是将之译成《论说文集》。

《论说文集》中的文章皆是短小精悍的小品文,主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培根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他的许多论说文一方面是一个哲人的思考,同时也是他的经验之谈。概括起来,它们主要涉及人与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上帝之关系。《谈真理》《谈死亡》《谈迷信》《谈野心》《谈虚荣》《谈美》《谈谣言》,一事一议,见解独到,鞭辟入里,雅俗共赏。所以,斯韦弗顿(Sweaton)说:“培根的《论说文集》可说是少数的‘世界书’的一部,这种书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万国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的。”

二、名作

《谈读书》更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篇。这篇译成中文不足七百字的短文,闪烁着一位哲人的真知灼见。

文章的第一部分重点谈到跟读书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读书之目的、读书之作用、读书与运用,以及如何读书。文章首先高度概括了古今之人读书之目的:读书可以“怡情”“傅彩”“长才”,并指出了这三种读书姿态在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其次,作用又指出了读书的作用,并洞明了读书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读书是可以“补天然之不足”,并形象地指出,读书之于天性,犹如修剪之于花草。在这里,培根睿智地点明了“读书”“天然”与“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即读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其实用主义的哲学理念从字里行间见出。文章第一部分中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培根谈读书方法的那几句:“书有可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这里,培根再次用形象的语言将几种不同的读书方式区别开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多情况下我们缺少的恐怕不是信息,而是如何处理信息;我们缺少的恐怕不是书籍,而是如何高效地去吸收书本知识、整合前人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看,培根的这种对各种书籍的区别对待的阅读方式,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当然,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培根认为,有的书“亦可请人代读”。这里所说的“代读”,在培根那个时代的贵族当中是常见的,但在今天,作为普通读者则很难做到。不过,今天有的人还是有请人“代读”的机会的;不过,硕导、博导们让自己的弟子代为收集整理资料,那是一般读者没法享受的福分。现在的出版社所出的一些经典名作的简写本、提要也可算是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种代读。可是,这种“代读”太多了自然也会养成一种浮躁的习气;作品毕竟还是原汁原味的好,正如培根所说,“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谈读书》的第一部分已简略地提到了读书之作用,认为读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文章的第二部分则重点就这一点展开讨论。同时,这一部分也是这篇文章论述特别有力、逻辑特别严谨的一部分,也是显出作者作为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的睿智的一部分。这里既有格言式的精辟,又有符合情理的推演。一开始,作者便以格言警句的方式写道:“读书使 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书→充实”、“讨论→机智”、“笔记→准确”形成三重关系;接着,作者又用辩证的方式对自己提出的判断进行诘难,或作反向推演:即若不做笔记、不参与讨论、不读书将是如何。其中说到若不读书,则“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如果说对于不做笔记的补救办法尚可为人们接受的话,那么,从作者在反推当中所提出的应对不读书的办法来看,实际上他是说不读书无论如何是错误的。从“读书”“讨论”“笔记”这一层面,作者进而专门探讨“读书”一项。换言之,作者这里是紧扣住读书这个主题展开讨论;或者说,是要明确回答为什么“读书使人充实”。跟以上三重关系相应地,作者提出以下几重关系:“读史→明智”、“读诗→灵秀”、“数学→深刻”、“伦理学→庄重”、“逻辑修辞→善辩”;论至此,一句“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大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培根在他的《学术的进步》中也表达了相近的观点:“专心学问者,性格也受陶冶。”

如果以上属于正面论述,以下作者则对自己的关于读书的论点进行反论:即前一层次作者强调的是读不同的书可以使人怎样,接下来则是要回答人缺少了什么样的素质可以用什么样的学问来弥补。培根认为,“智力不集中”者,可用数学来弥补;“不能辨异”者,可用经院哲学来弥补,诸如此类。总之,“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而这药便是书籍。还需注意的是,培根为了引出他的这一层的论点,他采用了譬喻的手法;用各种运动与身体的关系来譬喻读书对于人的精神的关系,十分贴切。

培根的《谈读书》又很自然会令我们想起荀子的《劝学篇》。无论从劝人读书这一点上,还是在强调读书对于人天性的改进上,或是在文章的论述方式上,两位哲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从以下可以见出:

首先,在学问或书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养成这一点上,荀子和培根无疑是一致的。荀子认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培根则坚信:“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如何修剪移接。”表述虽异,其理却一。其次,在肯定书籍的工具功能方面,虽然荀子没有写出培根《新工具》那样的著作,但荀子却深深地意识到书籍对于“君子”的工具作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培根作为近代思想的先驱,在《谈读书》已明确强调了书籍的工具功能,他不仅仅认识到读不同的书籍可以养成不同的性格,同时也认识到,缺少什么样的素质则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籍或做什么样的学问来弥补,虽然他在这里对工具功能的强调不如他在自己的著作《新工具》中来得那样明显。总之,无论是荀子还是培根,皆认为“君子”“善假于物也”。再次,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劝学》和《谈读书》亦堪称“姊妹篇”。两位哲人在时间上虽相距十多个世纪,但在动人求学、催人上进方面,却是心有灵犀;在鞭辟入里,纵横捭阖的气势上,亦是难分伯仲。荀子的《劝学》以设喻见长,培根之《谈读书》亦善将抽象之哲理与事理连类。在设喻上都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总之《劝学》和《谈读书》,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在诗心文心上的相通,在探究指善之理上的遥契;正如钱锺书所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查看更多
【关于培根随笔:名家、名作、名译】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90668/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