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言,具体到实处就是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近几年的教材安排上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地位越来越重,但文言文教学实践却是问题多多,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文言文理解比较吃力,老师教的累,但收获不大,就这个问题,我想结合自己讲《狼》的教学实践发表一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商讨。
一、变面面俱到为个个个击破
历来文言文教学都是老师拼命的解词、翻译,学生则拼命的记笔记,往往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晕头转向,自然效果甚微,事倍功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对学生的能力做了过低的估价,并且没有积极的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开始老师就存在“怕”的念头,怕学生听不懂,怕他们理解不透,便主观武断地认为学生这也有问题那也有问题,于是教师便面面俱到,把该讲的不该讲的都统统的讲一遍,甚至讲完后还觉的不放心,是不是还有哪个细节没有讲到,于是自觉不自觉的又添加一些内容进去,自然一节课中内容铺天盖地而来,板书写了满满一黑板,学生抄了密密的一页书,毕竟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他们在抄笔记的过程中自然就忽略了老师的讲解,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还是死记硬背的灌入式教学,与我们的教学宗旨是不符的,再加上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重点,没有主次,极容易使学生走向两个极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听懂了或早就知道了而老师还在反复讲,就会觉得厌烦,不愿听,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一下子不能容纳吸收这么多内容,极易疲倦而听不进去,试想这样的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到底能学到什么?怎会不“两败俱伤”?
因此我认为教师先要转变观点:从面面俱到变为个个击破,不要总觉得学生不行,把他们的能力过分低估,而应相信他们能行。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把不懂的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最终解决。老师只要在旁边稍加提示或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这样一堂课下来,既轻松又有效,并且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不能只授课,把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关键在于教他们如何去学,毕竟我们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他们日后自学的东西却是无限的。我想“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就深刻地阐明了这个观点。
我曾上了一堂《狼》的优质课,就采用了个个击破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然后把不懂的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一堂课下来几乎就是学生们发言的声音,只有遇到个别较难的问题,我才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可以说,我这堂课上得非常轻松,学生们掌握情况也很好,真可谓“事半功倍”。课后还有老师悄悄地问学生是否上过这一课。所以在这堂课上预习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学生们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体现。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1942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前言中就说过:“上课时候令学生讨论,由教师作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方法。但是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合讨论宗旨了。”所以把面面俱到转变为个个击破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从老师一人讲转变为学生自己读
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个别字、词意思的了解上更显得重要。只有对文章反复朗读,形成整体理解、感悟,才能对个别字词的意思做出准确判断。文言文特别要读出句子的停顿,反过来停顿的正确与否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它们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在课堂上不要以老师的满堂灌替代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的,同时又无意识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我在讲解《狼》这篇文章时就反复进行了朗读,先是我范读,学生边听边对照注解加以理解,然后是学生个别读,接着就是集体读,争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当我读到“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时,一开始全班同学都译成了“后面的狼停下了而前面的狼又来了”,于是我先不说,让学生们再读第一段内容,特别提醒他们要注意“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这句,并且提示学生理解文章要前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而不能断章取义。在我的点拨下,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就明白过来,不能译成位置上的前后关系,而应译成时间上得到骨头的先后关系。当然当时还有很多同学没明白过来,于是我就叫其中一位明白了的同学讲解,我在一旁适当地补充,最后全班70%~80%的同学都明白了,甚至第二天我提问的时候,学生们回答的都还好,因此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体会,这样才学得好,记得牢。而在理解的过程中朗读又是不可缺少的。又如“其一犬坐于前”,学生们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当我要他们划分节奏时,几乎全班同学都读成了“其一犬。坐于前”,于是我便让他们再读几遍,并让学生们明白“其一犬”就变成了其中一只狗的意思了,犬在这里是“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的意思。最后让他们把这些问题边起来思考,最终明白了应是“其一/犬坐于前”。
三、拓展延伸,对所学内容加以运用
学习文言文最根本的途径是掌握词汇量。最常用,基本的词语掌握,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于是,在讲完有关课文后,找出一些适合的文言文语段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且相应的扩大了知识面,真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我在讲完《狼》这篇文章后,找出其它两则狼的故事,让学生课后自己阅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解决。第二天让学生自己来讲,分小组进行,增添一些竞争意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所以,文言文教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变面面俱到为个个击破,加强学生的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注意拓展延伸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这样学生们便会乐于学习文言文,老师也教的轻松有效,师生达到了最佳结合点,最终产生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