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是人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文中写西门豹破除给河伯娶妇的迷信是重点部分。这部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将一出破除迷信、惩治邪恶的活剧描述得淋漓尽致。这部分的教学,适合运用浙江特级教师周一贯提出的“表演研读”模式,笔者设计了以下几步教学程序:
一、研读,理解感悟
1、初读,了解大意:
教学这部分,教师首先提问激趣:“课文这部分描述简直是一出精彩的戏,谁是这出戏的主角?”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语文,了解大意,找准主角是西门豹。
教师在问:“回顾前文,往日给河伯娶妇时,谁是主角?演的是什么戏?”学生回顾前文,自然会明白,往日的主角是巫婆和官绅。他们演的是利用给河伯娶妇骗钱害人的戏。
教师提问设疑:“西门豹也是演骗钱害人戏吗?”让学生再读课文后展开讨论,懂得西门豹演的是破除迷信、惩恶邪恶的戏。
引导学生概括出这部分的大意。
2、细读,理解内涵:
西门豹要惩治邪恶、破除迷信是件不容易的事。他是怎样把这件难事办好的呢?
引导学生分三步来理解:
⑴ 取信于民,适时赶到:
要求学生抓住“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中的“真的来了”中的“真的”回顾前文的预约。然后教师激疑:写“真的”有什么用意?引导讨论,使学生理解这样写表明西门豹说话算数,决心为民除害,并且胸成竹。
教师适时点拨,西门豹假戏真做,在给河伯娶媳妇时做戏,真是占天时、得地利、有人和。
⑵ 巧救新娘,严惩首恶:
引导学生自读第11、第12自然段,并将这两个自然段分层理解。让学生通过研读讨论,弄清第11自然段写了看新娘、说新娘不漂亮和投巫婆下河这三层意思。第12自然段写了巫婆被淹没和除官绅头子这两层意思。
教师再问:“这几层意思中,哪一层是惩治巫波的关键。为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关键是说新娘不漂亮。因为这个借口既救出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拱了理由,一举两得。教师及时总结,西门豹惩治首恶不但行动果断,而且胸有成竹,可见斗争艺术高超。
⑶ 惩治官绅,唤醒民众:
西门豹的斗争艺术很高,还体现在惩治一般官绅与惩消费品市场首恶是有区别的。旁边的官绅“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实际上是不打自招。在这里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观察插图,发挥大胆想象,说说他们怎么“求饶”,“求饶”些什么,让学生借官绅之口说出给河伯娶媳妇的真相。这样对下文所写的“老百姓都明白了”就容易理解了。
二、练习,训练思维
在研读了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概括地评价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邪恶的办法。学生往往会用“非常巧妙”来评价西门豹的办法。教师要追问:妙在哪里?先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完成以下填空题:
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办法真(绝妙或巧妙)!他要巫婆和官绅头子下漳河去找河伯说事情。如果他们下漳河去,就会被(淹死),而他们不愿下河,怕下河,就说明漳河里(没有河神)。他们进退两难,就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骗钱害人)的。他们的鬼把戏(不攻自破)。
所填的内容,只要意思对即可。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西门豹摆在巫婆和官绅面前的是一道难题。去不是,不去也不是,其结果是一样的,都说明了漳河里没有神,给河伯娶媳妇是骗钱害人。这实际上是一个两难推理,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表演,综合提高
这一精彩的片段适合学生即兴表演,通过表演旨在促进学生对这部分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
在表演前先组织学生感情朗读,并指名复述。然后再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头子及卫士等角色,到讲台前表演。要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创造性地加入一些语言和动作。其他学生则是观众,要在表演前后作出评价。
这样的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天真无邪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