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10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阅读附答案

②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③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

④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

⑤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孙晓的《英雄志》、打眼的《黄金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

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B.“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

悄然诞生的网络游戏。

C.网络游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

长的文化背景。

D.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

的网络作品很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涉世不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

理解和认知也处于懵懂状态。

B.年轻的网络文学作者好学,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与传统作家相比,他

们占据着时空和读者的优势。

C.审美上的高度认可,形式与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

史以现代想象,这三方面体现了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

D.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而更多的是取法古人;网络文学将要形成一代

人文化消费范式,使古典文脉得以接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传至今的我国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

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

B.作者在第⑤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

继承、借鉴与创新。

C.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

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

D.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

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

1.B(从原句“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可知,选项去掉

了“赢家”前面的限制成分,且“最终”的说法欠妥。)

2.D(“将要”即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将会发生之意,原文是“……但其导致一代人文

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这里的“其”应指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国

学热”和“在线游戏”。)

3.C(“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错误,根据语境,这里的“作

者”应该是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其原因是“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

产生共鸣”。)

查看更多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88066/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