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是什么?是语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部,这就是时下比较准确的语文教师心中的答案,不管语文教师是否承认这一答案。基于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这种认识,我们就不难想象出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了。把语文教材等同于语文课程,这就是一个不小的认识上的错误,这一错误认识不剔除,语文教学想回归科学的轨道是做不到的。
语文教材,充其量是语文课程资源重要的一部分,绝对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个例子,那么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论断:例子从数量上来说是占据少数,一定还有更多的不是例子的文章等着我们学习。正是这些更多文章的学习,才使例子有了存在的意义。可是我们当前的现实是:语文教师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材的全部,不敢有丝毫闪失,别说是不用现行的教材,就是选择有关课文来用都不敢做。由此,我想起了青岛的王泽钊老师和潍坊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他们在开学的两周之内,就把本学期的教材处理完了,然后自己编写语文教材进行后续教学,他们的做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语文教学的智者,因为他们是语文教育真正的“明白人”。
如果我们没有胆量像王泽钊老师那样处理教材,我们总可以对教材进行取舍的处理吧。对一些自己认为不能有所作为的课文,大胆舍弃;对一些自己认为语文味道十足的课外文章,纳入教学内容。把语文课程建设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目标。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篇目,老师们并不喜欢,教起来也少有作为,可是为什么我们不放弃呢?不但不放弃,而是硬教、强讲,教者无精打采,学者索然无味,这又是为了什么?其中个中原因,我想语文教师自己都说不清楚。
作为提出问题的我,也不敢说出自己心中的答案。但不敢怎样,我想表达的是这样一个观点:教材中的课文可以舍弃,教材之外的文章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原封不动地使用教材,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有更多的鲜活资源注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会充满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