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梳理第一则写作思路
2、理解比喻论证方法
3、改编第二则故事
4、理解第二则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梳理第一则写作思路
2、改编第二则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学过《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孟子的文章,学习他的寓言艺术,领会孟子以寓言说理的妙处。
二、新授
1、检查预习
通过学生读第1、2则文章的流利程度,检查他们对字音的预习情况。通过他们读文章时对语速,以及感情的把握,检查他们的字词意思的掌握情况。
2、学习第二则
(1)找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分别单独读。
(读完以后,对每个学生读的情况做简单评价。)
(2)学生自己读文章,并留给我学生三分钟时间,进行故事复述。
(先找一个学生复述,然后其他学生补充。)
(3)给于现有的故事情节,请学生将故事改编成一个内容更丰富,更加精彩的故事。
(要求:细节突出,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完整。)
(4)选取齐人妻妾已经知道自己丈夫乞坟的事,而齐人全然不知返回家的情景。找一个男生,两个女生将这个情景表演出来。让学生在表演和看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形象。
(5)表演结束后:
分别让妻和妾对齐人说一两句话。
齐人在听完妻妾的话后,发表一些感受。
(6)总结寓意
(从旁观者的角度,在你看后,听后,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出本则的寓意。)
齐人乞坟的故事指责了社会上那些用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达,连妻妾都为之感无地自容的人。
3、学习第1则
(1)比喻论证
由于本则在必修三学过,所以内容就不做过多强调。请学生找出的有两处比喻论证,并阐述清楚。
明确: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来比喻论证梁惠王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与邻国的国君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效果是没有区别的。
以“非我也,兵也”来比喻论证“非我也,岁也”。
作用:使抽象深奥的道理,被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带领学生梳理本则的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
分析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
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3)学生依据此思路,写一个议论文的提纲,当堂完成。
三、总结
这节课主要是学习第一则的议论文写作思路,以及理解比喻论证的作用。明白第二则故事对于现在生活的指导意义。
四、作业
学生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自选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由于故事比较简单,并且让学生自己说,自己演,学生很乐意参与进来,这使得课堂不再那么冷冰冰。
本节课的失误之处:
1、教学目标之间的设定没有联系,是独立的。整堂课可以说是前半堂与后半堂,知识之间是断裂的,没有统一性,缺少完整性。
2、在改编故事情节时可以给于学生一些关键字的提示,让他们发挥想象,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想法。
3、时间安排不合理。每个目标完成的时间之间划分不够合理,导致后面内容的处理太过匆匆。
4、追求了完成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够好。我为了让教学内容能进行完,我阻止了正在表演特别的特别投入的学生,也没有对他们的表演做出评价,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