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
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习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习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习3)
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习4)
第10~11周:①期中复习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习5)
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习6)
第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习7)
第18~21周:①期终系统复习
②毕业测试
六年级习作教学计划
一、学生习作基础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习作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写较通顺的语句,字数能达到要求,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部分学生能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内容新颖,有独创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写的内容中,错别字现象较严重,个别学生的字数达不到要求,习作时写自己想的话较少,缺乏想像能力。
二、习作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2、继续训练学生观察、想像的能力。
3、通过多实践,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习作训练措施及教改打算:
⑴训练措施
没有严格的训练,就很难做好事情,本学期将从实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习作,采用看图讲图意、课堂讲解指导、提供习作情境、表演内容后练笔及实践活动等形式措施,开放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得轻松。
⑵教改打算
①注重方法的指导,按要求训练。
②教给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习作的作用。
③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④用参观、外出旅游等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⑤借助电教手段或图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以便养成观察的习惯。
⑥规范训练学生习作时的内容。
⑦严格抓好每一个环节,从字、词等基础下手。
四、辅助活动安排:
1、回忆寒假生活。
2、学习好古诗《村居》,让学生改写《村居》。
3、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
4、参观一个地方,指导观察方法。
5、学生准备几张反映个性的照片。
五、习作教学进度:
第一周:写一段话,用上几个成语。
第二周: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第三周:漫话寒假生活。
第四周:改写《宿新市徐公店》。
第五周: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第六周:改写《村居》。
第七周:观察马路上来往的行人或车辆,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第八周:读《真情的回报》有感。
第九周:看图写话。
第十周: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十二周:现场目击报告。
第十三周:“我写我”练习。
第十四周:学采访。
第十五周: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第十六周:畅想未来。
第十七周:参观记或旅游记。
第十八周:毕业赠言。
第十九周:以《话别——写给×××》为题写一篇习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一教时 总第1教时
一、导入 新课
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第一幅图。
①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
②教师小结。
⑵观察第二幅图。
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②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
③教师小结。
⑶观察第三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
③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第2~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同学们会什么收获?
组织讨论,汇报交流。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导说话。
②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
组织讨论、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的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三、总结
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四、作业
1、进行课外阅读。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二教时 总第2教时
一、导入 新课
二、指导看图,教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1、观察第4、5页第一行的两幅插图。
①讨论:图上的几位小朋友是怎样工作的?
②指名学生说一说。
③相互评价。
2、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讨论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写字的同学是用什么姿势写字的?他们是怎样握笔的,字写得怎样?别的同学的表情怎样?
②讨论2: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
③交流并小结。
3、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①讨论: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
②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还可以安排哪些?
③交流、汇报。
4、观察第4页上的插图。
①讨论:图是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样?
②同学们对出好小报有什么建议?
③交流、汇报。
5、观察第5页的插图。
①教师介绍: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母亲的恩情》,图中的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效和他的母亲。
②图上的同学表演得怎么样?
③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情感。
三、总结
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2、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
2、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
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
第1课 第一教时 总第3教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说一说诗中展示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画出生字组成的词或不理解的词。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生字,读准音,识记形。
②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③指名分节朗读,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主要讲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划出重点词句。
4、从全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讨论小结)。
5、朗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部分
1、齐读。理解诗歌中的部分词语。
2、思考:
⑴这一部分是从哪两个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
⑵“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学生写字。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讨论: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1课 第二教时 总第4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有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第2节。
⑴朗读并理解诗中部分词语。
⑵读了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⑶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
⑷除了诗中写到的,你还知道哪些美丽的风景?说一说。
⑸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⑹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像,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2、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教师适当指导补充。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迷人可爱。
4、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3、齐读,表现出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2、暖流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2课 第一教时 总第5课时
一、揭示课题
“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
二、禄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1节,思考: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激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写字指导。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巧妙方法。
3、指导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2课 第二教时 总第6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江主席来到了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么?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
3、结合句子谈感受。
①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细细体会。(平易近人、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②分小组朗读、讨论。
③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地读
4、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思考: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找心眼佩服江主席呢?
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四、朗读全文
1、想一想“暖流“是什么意思?
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读读这一部分。
五、作业
1、把《水调歌头·中秋》找出来读一读,最好能并背下来。
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板书设计 :
2、暖流
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 热爱古典文学
3、海伦•凯勒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3课 第一教时 总第7教时
一、导入 新课,揭题。
1、教师介绍周婷婷的事迹。
2、简单介绍海伦的事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读准字音。
②读词语。
③指名分节读课文,看是否正确、通顺。
④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
4、分部分朗读,要求读通顺。
四、作业
1、指导写生字。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朗读课文。
第3课 第二教时 总第8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节,想一想: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学小组间交流。
3、集体评议。
4、指导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的身边,她是怎么做的?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2、分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评议。
①沙利文老师开始是怎么教海伦的?后来呢?
②海伦开始是怎样的表现?
③海伦接着是怎么做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④对刚才的理解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4、指导反复朗读有关语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喜悦”、“如饥似渴”造句。
3、朗读课文。
第3课 第三教时 总第9教时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似渴”造句。比一比谁说得好。
2、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指导下如何拼命地学习的呢?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三部分,思考:萨勒老师是自我 ?海伦又是怎么练习的?
2、小组互相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有关语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四部分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想一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结合课文理解:“倾注”、“不屈不挠”
四、回顾全文,朗读体会。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引起做法使你感动?为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
2、你想学习海伦的什么?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讨论课后习题4
2、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⑵⑶两句中引号的用法。
3、课后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一听。
板书设计 :
3、海伦·凯勒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 不屈不挠 奋斗
奉献——永生留名
习作1 漫话寒假生活
习作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例文,启发学生根据例文做法,去搜集反映寒假生活的资料,并和大家交流。
2.借鉴课文的写法,以“漫话寒假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3.引导学生注意做好生活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
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教前准备:
让学生准备能反映自己寒假生活的照片、录象。
教学过程 :
习作1 第一教时 总第10教时
一、导入 谈话
要点:1.简要说说春节的由来。2.描述城乡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
二、板书习作文题:漫话寒假生活
三、审题
1.看了习作题目,有什么问题没有?
引导学生弄清:
什么是寒假生活?(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什么是漫话?(不拘形式、随便谈)
2.小结:漫话寒假生活,就是要写我们在寒假里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只要是你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
四、阅读例文
1.教师谈话:书上有一篇同学写的《漫话寒假生活》,仔细读一读,边读边想一想,这位同学都说了些什么。
2.读后讨论。
这篇《漫话寒假生活》说了写什么?
你觉得哪些内容有情趣?怎么有趣?
3.让学生再读一遍例文。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作以下归纳板书:
谈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小品,京剧) 有意思
说阅读书报的收获 有收获
讲什么的都有 不嫌烦
4.小结:这些内容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漫话。
五、组织“寒假生活漫话会”
可以指定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可以用电教设备展示相关的照片,播放录象。
六、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让学生简要地说说自己准备写些什么。
讨论:哪些内容可以写进本次习作,哪些内容不可以?为什么?
七、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作个别指导
习作1 第二教时 总第11教时
一、学生说习作要求
二、学生读习作,师生评点
三、修改习作
练习1
教学目标 :
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认识儿话音,读读比比某一个词儿化以后读起来语音上发生了变化。
3、练习运用叹词表达恰当的语气。
4、修改病句,知道句中语意必须积累。
5、熟记12条成语,丰富语言积累。
6、根据资料向同学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了解民族风俗,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7、学写毛笔字。
教学准备:
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练习1 第一教时 总第12教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字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爱”、“歌”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指明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比一比同一组词前后有什么变化。
(2)指名学生回答、讨论。
(3)教师范读,讲解方法:在发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的同时卷舌。
(4)学生模仿发音。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四人小组轮流读,互相指正。
4、反馈。
(1)指名读,注意纠正指导。
(2)延伸练习:平时学习中,你还读过或听过哪些儿化音?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读例句,思考:填了一个什么词?
(2)师生讨论:怎样选用合适的叹词?(先读逗号后面的句子,根据句意想想该用什么叹词来表达句子的语气)
(3)学生再读例句体会。
3、练习。
(1)学生自读句子,思考句意,体会语气。
(2)选择合适的叹词填空。
(3)填好后,自己再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4、反馈。
(1)指名读,师生共同讨论是否符合语气。(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基本符合语气的表达就行)
(2)扩展练习。
练习1 第二教时 总第13教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一句。
(2)讨论病因。(语意不明,“自己”指的是“我”还是“同学们”?)
(3)想一想I该怎样修改。
(4)学生修改,教师提示修改是要使用适当的修改符号。
(5)朗读修改好的句子。
(6)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四查(检查是否正确)。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四查、的方法,自己修改(2)、(3)、(4)句。
(2)四人小组交流:读一读,谈谈自己是怎样改的,为什么这样改。
4、反馈。
(1)逐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同桌互查练习情况,修改答案。
(3)让同学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个成语,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
(5)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
(1)哪些词你很熟悉?请说说它的意思。
(2)不熟悉的词请查字典。
(3)还不明白的提出来交流。
部分成语参考注释。
处之泰然: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如,毫不惊慌。
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温文尔雅。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说说这组成语有什么特点。
(3)根据特点熟读记忆。
(4)同坐位练习背诵。
4、反馈:指名背。集体背。
练习1 第三教时 总第14教时
一、教学第六题
1.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我国各个民族的资料,了解该民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并列出提纲。
(2)绘制一件该民族的特色物品或学会一个动作。
2.审题。
(1)谈话导入 揭示话题: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2)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3.指导。
(1)启发谈话:我国有许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课前大家都搜集了有关资料,做了精心准备,待会儿我们就各自向大家介绍一个民族,好吗?
(2)介绍指导:1.根据查阅的资料选取适合要求的内容,进行口头介绍;2.在介绍有关民族的知识时,可以有详有略,但要抓住该民族的特点。
4.练习。
(1)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介绍。
(2)轮流上台介绍。
5.总结。
练习1 第四教时 总第15教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写方框形的字。
2、端正、整洁的书写。
3、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过程 :
一、教师讲解写字要点
园团
“园”和“团”字要求学生在临写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园”和“团”的字形都是立长方形,外框要写在米字格的中间,外框要摆得平正、稳重,稍向右上取势。
二、教师范写
三、学生自由练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评价
六、作业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两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4课 第一教时 总第16教时
一、旧知导入 ,揭示课题
1、回忆读过的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指名背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两首描写奏的诗。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释题、简介作者。
2、自读全诗,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读后检查。
⑴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⑵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⑶指名朗读,正音。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在小组内讨论诗歌中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分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全班汇报。你已理解了哪些词语。
4、诗句的意思知道吗?小组互相讨论后集体交流。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次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
1、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作者写出了我们童年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练习背诵。
3、同学们,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请说一说。
五、作业
1、把《村居》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
2、背诵。
3、抄写词语。
第4课 第二教时 总第17教时
一、复习
1、背诵《村居》。
2、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2、题目是什么意思,小组内讨论。
三、自学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指名读诗并正音。
2、逐句边读边想:哪些词的意思自己理解了,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分别做上记号。
3、分小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评议
1、指名读。说说读的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2、交流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3、谁能说说句子的意思?
4、看图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五、深化理解
1、轻声读全诗,想想诗人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2、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中就无处可寻了呢?
3、读了这首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背诵。
六、自读全诗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七、作业
1、朗读,背诵。
2、根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暮春图,涂上颜色,比比谁画得最好。
板书设计 :
村居
草长莺飞 儿童散学
醉春烟
杨柳拂堤 早春 竞放纸鸢
(景) (人)
宿新市徐公店
篱笆稀疏 小路深长 黄蝶飞舞 儿童急走
树头花落 叶未成阴 融入菜花 无处寻觅
景 人
静 动
5、烟台的海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磁带、投景片等。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教学过程 :
第5课 第一教时 总第18教时
一、导入
1、回忆记忆中在大海。
2、看地图,找出烟台的位置。
3、板书课题,揭示课题。(强调“海”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边看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边听课文的朗读磁带。听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
1、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⑴指导朗读两个长句子。
第2自然段中一个长句子:小山似的……马路中央。
第3自然段最后的一个长句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⑵各自练习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⑶指名“开火车”读全文,然后进行评议。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小组讨论后交流、评议。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5课 第二教时 总第19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评议书写的情况。
2、自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些什么。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节除了写到海,还写了什么。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片头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
4、通过读,你欣赏到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想记住她吗?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尝试背诵。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想想讲了哪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背、说)。
2、分小组讨论、汇报。
3、全班汇报,评议。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
第5课 第三教时 总第20教时
一、复习
1、要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那么在金色的秋季,烟台的海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1、自读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5、要求学生把第2到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写呢?
三、学习第三段
所以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1、齐读第6节。
2、轻声读课文,体会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能不能向我们的游客介绍一下呢?比比谁介绍得最好。
2、你到过哪个地方游玩过?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请把那里的景色给全班的同学介绍一下。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愉快。
五、作业
1、课后向家人介绍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充实。
2、写一个片断,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
5 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寒风巨浪
春 轻盈 播下希望的种苗
夏 浪漫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与忙碌
“画”“背景”“舞台”
6、黄果树瀑布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磁带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6课 第一教时 总第21教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曾经读过李白写的一首关于瀑布的诗,大家能背一下吗?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揭示课题。
4、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
过渡:这瀑布倒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生字、词。
⑵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⑶指名通读课文,要求读顺。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读通课文,注意停顿。
四、作业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4、朗读课文。
第6课 第二教时 总第22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些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学习方法:
①整体感受
②逐句朗读体会
③感情朗读,想像
四、用上面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检查自学效果。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读出你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
第6课 第三教时 总第23教时
一、复习
1、朗读第2到4自然段,体会瀑布的声音、样子及“银雨撒金街”的情景。
2、过渡:让我们与作者一起顺着石级来到谷底,去欣赏这瀑布吧!
二、学习第5到7自然段
轻声读第5到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脚下感觉如何。
1、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2、各自谈谈自己最大的感受。
汇报程序:
①读相关句子
②训自己的理解
③感情朗读。
3、在谷底欣赏瀑布,真是让人感动,叫人陶醉,令人精神倍增。齐读第5到7自然段,读出这样的感受。
三、学习第8自然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你知道徐霞客是什么人吗?
3、指导朗读好“他遥对瀑布……也完全陶醉了”这一句话。
四、各自朗读课文,再次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及以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1、自读体会。
2、说说黄果树瀑布的哪一点最让你陶醉,把这一段读出来或者背下来,表现出你的喜欢。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
板书设计 :
6 黄果树瀑布
闻其声
看其形
杰作 凉丝丝
乐池
谈感受 人瀑相融
沉醉
7、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学目标 :
1、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的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2、流利、准确在朗读课文。
3、理解“流连忘返、茫然、一如往日、溜之大吉”几个词的大意。
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指导朗读;迁移运用,指导读好。
教学重点、难点:
色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
第7课 第一教时 总第24教时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课题入手
同学们“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
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2、弄清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3、在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句子下面划上记号。
二、分小组交流
1、抓住重点,指导读懂。2、分角色朗读。3、重点句赏析。
三、迁移运用
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事例吗?回去收集一下,然后再说给大家听。
四、小结
习作2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改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复习古诗《村居》,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3、根据古诗《村居》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像,按要求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习作2 第一、二教时 总第教25、26时
一、作前回忆,激发兴趣。
通过回忆,复习五年级学过的现代诗《给奶奶送阳光》的改写方法。
1、指名背诵《给奶奶送阳光》。
2、说说自己改写《给奶奶送阳光》最得意的地方,再说说自己当时为什么这样改。
3、教师小结改写的一般方法。
二、读析例文,感知方法。
1、读例文:学生自由读并汇报自己的所得。
2、析内容,明写法。
①指名背诵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②说一说诗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将例文和诗句对照起来读,找出哪些内容是围绕原诗来写的,哪些内容是作者的想像。
④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⑤小结:改写成记叙文后,就不能原诗那样富有诗的跳跃性,而应当把事情写完整。
⑥进一步讨论:作者是怎样把诗所写的事情写完整的?
小结板书:
把握原诗的内容
展开合理的想像——补充前因后果、进行具体描写、写进真情实感)
三、改写《村居》
1、背诵《村居》并指名说一说诗意,注意发言的面要广一些。
2、出示诗意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
①引导学生想像“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春意图,指名用连贯的语句说一说“草长莺飞”的景象。
②引导想像孩子们放飞纸鸢的动人情景。
3、学生试改,教师巡视指点差生。
四、交流评析,共赏优作
1、指名学生读习作,注意好、中、差各选一篇。
2、师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
3、择优欣赏,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4、誊写习作。
练习2
教学目标 :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认识一些繁体字,了解一些汉字演变的情况。
3、理解和运用学过的成语,能根据意思填写相应的词语。
4、给多义词按不同的词义分别造句。
5、熟记成语12条。
6、读背古诗《早春》。
7、通过口语练习,培养学生创造想像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8、学写毛方字。
教学时间:
四教时
教学过程 :
练习2 第一教时 总第27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二、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内容。
讨论:本次钢笔练习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2、朗读诗句,注意每个字的字形。
3、提出难写的字。
4、讨论怎么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
6、评价、交流。
①展示优秀的作业 ,评点好在哪里。
②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三、教学第二题
1、复习学过的部分繁体字。
2、从以往学习繁体字的实践中,你发现汉字的简化有什么规律?
3、小结:认读繁体字我们可以记住主要部件、偏旁的简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识记一批繁体字。
4、学生认读本题中简化字组成的词语。
5、将简化字和繁体字进行对照,比较,认读。
6、讨论:你认读之些繁体字有什么窍门?
7、多种形式认读繁体字,以达到熟练。
四、教学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成语。
2、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3、学生逐条读题,读懂划线部分给出的意思。
4、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提取相应的成语,再小组交流,然后自行填写。
5、指名板演。
6、教师小结,点拨方法。
练习2 第二教时 总第教28时
一、复习
认读上节课所学习的繁体字。
二、明确课时任务
完成第4~6题练习。
三、教学第四题
1、明确练习要求。
2、出示例题,学生反复朗读。
3、学生朗读例句,体会“分外”一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4、教师点拨。
5、学生认读“骄傲”、“结实”的不同意思,弄清使用对象和情境。
6、学生口头造句。
7、交流、评价。
四、教学第五题
1、背诵学过的成语歌。
2、学习新知。
⑴多种形式,准确认读。
⑵多种渠道,理解词义。
①这些成语哪些是你早就知道了的?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②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③你认为哪些成语的意思还不明白,请提出来。
⑶边读边想,注意联系。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时,还发现了什么?
⑷反复吟诵,感受意境。
⑸熟读成诵,巩固积累。
五、教学第六题
1、复习旧知。
2、学习古诗《早春》。
⑴简单地作介绍。
⑵准确认读,自由试读,指名朗读。
⑶读懂诗意。
①结合插图,试讲诗意。
②教师点拨,重点击破。
⑷反复吟诵,想像画面。
⑸熟读成诵,巩固积累。
练习2 第三教时 总第29教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⑴揭示课题。
板书: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布置房间。
⑵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学生绘制布置房间的草图。
②把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说出来。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丰富的想像,绘制出布置自己房间的草图。
3、练习。
⑴学生将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自由试说。
⑵指名一个中等学生来说。
⑶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⑷每组指出一名组员到台上来试说,进行比赛。
⑸教师对学生的讲说进行评点、小结。
⑹让学生把所说的写下来。
练习2 第四教时 总第30教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练写外框形的字。
2、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
3、书写端正、整洁。
教学过程 :
一、教师午解字的书写要点
国回
1、“回”字是卧长方形,呈上展下收之势,字的四角出内宫,外框的“口”字要向内收缩,忌大。
2、“国”字呈立长方形,大部分在内宫内,起笔竖和横折的收笔可适当出内宫。
二、教师范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间交流、评价
六、教师总结
七、练习书写
8、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背诵课文第5节。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磁带等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教学过程 :
第8课 第一教时 总第31教时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⑴欣赏歌曲《为了谁》,让学生进入情境。
⑵简单地介绍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小组讨论如何给课文来分段。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遇到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部分(第2~5节):写我部队官兵有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部分(第6节):赞扬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部分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2、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学生小结这一部分的内容。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教师指导书写。
2、朗读课文。
第8课 第二教时 总第32教时
一、复习
指名读第一部分,说一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思考:这一部分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2、学习事迹一:大堤抢险
⑴指名朗读。
⑵看图片,用自己的话讲述图意。再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
⑶默读。
①画出体现子弟兵求援神速的词语。
②画出体现战士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词语。
③面对险情,战士们精神怎样?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读一读。
⑷回忆场景,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⑸指导朗读。
3、学习事迹之二:铁汉本色
⑴自读,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们介绍黄晓文的事迹。
⑵理解“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说说这句话含义。
⑶指导朗读。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⑴指导朗读,读中理解。
①“飞向……习向……飞向……”
②“……”(省略号的作用)
③“哪里……就……;哪里……就……”
④“看到……看到……就像看到……”
⑵轮读、齐读。
三、小结
四、作业
1、课后练习第3题。
2、背诵第5自然段。
第8课 第三教时 总第33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说话训练
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为开头说一句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业
1、造句:⑴惊心动魄 ⑵闪烁
2、写一篇读后感。
3、搜集抗洪救灾中的故事,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
大堤抢险(面) 英勇
8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 铭记
9、真情回报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诚实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一道理。
教学时间:
三教时
教学过程 :
第9课 第一教时 总第34教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 新课
1、板书课题。
2、讨论:什么叫回报?什么叫真情?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完成文后练习题2,用钢笔描红、临写。教者适当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查字典理解有关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注音正音。
三、默读课文,考虑分段,初知段意。
第一部分(第1节):讲“我”因家境所迫,争取到一份送报纸的工作。
第二部分(2~6节):讲订户对于“我”付出的劳动给予了加倍的回报,不仅给小费。还为“我”买自行车。
第三部分(第7节):讲“我”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回报订户,以“真情”回报“真情”。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思考:“我”为什么“不得不”为家里挣钱?能不能将“不得不”换成“要”?“我”又是想什么办法“为家里挣钱”的?
3、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4、齐读第一部分,体会“我”家境的困窘及找工作的不容易。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9课 第二教时 总第35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第一部分,说说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⑴“我”是怎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的?画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
⑵“我”诚实的劳动,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⑶出示图片,结合课文和画面,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
⑷读第5、6自然段,指名表演。
⑸指导朗读,加深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关怀的一片“真情”。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例。
第9课 第三教时 总第36教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第一、二部分。
2、说说“我”为订户付出了怎样的“真情”,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圈画出两个“依旧”,说说其含义。
3、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含义,说说作用。
(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三、回应课题。说说谁对谁付出了“真情”,谁对谁给予了“回报”。
(结合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在,付出终有回报。请举例说说,力求说得具体、流畅。
五、作业
1、以“人间自有真情在”为题,写一则小故事。
2、预习《莫泊桑拜师》。
板书设计 :
9 真情回报
真诚地服务
“我” 订户
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依旧”“依旧”
10、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红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10课 第一教时 总第37教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 新题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 。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第2~9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第10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桑从小热爱写作?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作业
1、完成文后的第2题。
2、朗读课文。
第10课 第二教时 总第38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造句。
酷爱 滔滔不绝
二、讲读第二段
1、听朗读录音。
2、思考: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⑴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⑵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桑是什么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进行想像。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再现情境。
⑶朗读第三句:“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是这段话中的关键?下面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来训的?
②这些话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重点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
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
五、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
2、朗读课文。
10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什么好写的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勤学 善教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教学目标 :
1、理解本文一些难懂的句子。
2、树立远大的志向。
3、懂得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难解的句子。
教学方法:
读读——议议——读读
教学过程 :
第11课 第一教时 总第39教时
一、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学习《古今贤文》(志向篇)。
1、解题。
2、初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③全文 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
3、检查。
①指名学生读课文;②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各自所画的句子。
二、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胸无理想,枉活一世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三、诵读感受
1、放声诵读,感受句子的节奏、音韵美。
2、背诵或选背有关句子。
习作3 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 :
1、能按作文要求,观察多幅图写作文。
2、读懂“习作要点提示”,领会写好看图作文的方法。
3、初步学习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扫顺序观察六幅图并展开合理的想像。
难点:初步学习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
习作3 第一、二教时 总第40、41教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 新课
人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对我们的一生影响很大。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是关于一位母亲如何教育孩子的。
二、习作指导
1、复习看图作文的方法。
⑴指名说。
⑵教师相机板书:
看——按顺序;想——要合理;写——要具体。
2、看图。
⑴学生按上述复习的方法自由观察六幅图。
⑵同桌交流看到的内容。
⑶请六位同学分别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⑷请两三位同学说说这六幅图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⑸小结:同学们在讲的时候,不仅要把看到的说出来,有的还加入自己的想法,这很好。下面我们具体地看这六幅图,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想像的空间。
3、想像。
⑴第一幅图。
①看图,想一想哪些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想像来补充。
②学生看图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指名说第一幅图,提示:母亲为什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他去读书?送到村口时的自然环境怎样?他们临别时的动作、心情、神态怎样?
④小结:把想像写进去就是指我们自己在看图时要进入图画所描写的情境中去,设身处地见画中人物之所见,想画中人物之所想,仿佛我们就是画中人。这样我们的想像就会合理。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看第二幅图。
⑵第二幅图。
①看了这幅图你想象到了什么?同座位互相交流,自由说。
②指名说,提示:为了孩子读书,母亲过着怎样的生活?母亲在家是怎样挂念自已孩子的?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真情实感。
⑶第三、四、五、六幅图。
①学生按上述方法看图想象。
②同座位互说互评。
③指名几幅图连起来说,师生人同评议。
4、练说全文。
要求学生将六幅图连起来说,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加进去。
⑴学生自由练说。
⑵指名说,师生对照要求进行评议。
三、学生练习写稿
四、评议修改,选优欣赏
练习3
教学目标 :
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整速地选择义项。
3、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7、通过议论训练,增强学生在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8、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练习3 第一教时 总第42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3”的第1—3项习。
二、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内容。
问:你知道这一段话出自哪篇课文?(《大江保卫战》一课)
2、学生朗读这一段后,讨论欣赏:你觉得这段话的书写美在哪儿?
3、学生再读一段,注意生个字的字形。
4、这段话中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相 心 实 照)
5、讨论该怎第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教示示范。
6、学生描红。要求:一边描一边记忆,要从字的整体上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并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
7、反馈学生作业 ,评点优劣,进行强化练习。
三、自学第二、三题
第二、三题练习类型,我们以前已经遇见过,请同学们先看清题目的要求,试眷做一一做。
学生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馈第二题
1、审题,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映示本题训练内容。
3、汇报交流。
4、学生自行订正
5、小结。
五、反馈第三题
1、出示本题训练内容。
2、分辨这三组词,每组词的意思有什么羿同。
3、朗读六个句子,体会每句话表达的意思,想想用哪个词更确切。
4、交流、汇报。
5、朗读填 好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三组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区别。
六、作业
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再读一读。
格外 更加 渐渐 常常 居然 果然
1、过了清明,天气( )暖起来了。
2、久别重逢,大家( )亲热。
3、他说要下雪,( )下雪了。
4、公家的书,应该( )爱护。
5、他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受到表扬。
6、我真没想到他( )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练习3 第二教时 总第43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完成第4到6题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教学内容。
2、明确练习要求。
3、多种形式朗读第题中三段话,说说出处。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⑴自由读三段话,体会这类句子和别的句子和什么不同。
⑵汇报、交流。
5、再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拓展练习。你能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三、教学第五题
1、复习旧知。背诵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歌。
2、学习新知。
⑴多种形式,准确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