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似酒乡情醉人心——设计意图
《春酒》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诗化意境和小说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动情。琦君的似酒乡情,入口甘冽,细细品来又觉荡气回肠,醉倒了无数读者。
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本课教学要点是引领学生体会文中弥漫的人情民风之美,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本课总体构思是通过读、悟、析、迁四步解读课文,化语文教学于社会大课堂中,落实新课改“大语文”理念。
1. 识春酒 知文意
课文文质皆美,配合《思乡曲》,营造气氛,运用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融入情境,整体把握课文,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及相关知识解读春酒,扩展知识面,并找出文眼,将作者生平经历的讲解与文本解读相结合,进一步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2. 品春酒 解真情
这一部分是本课重点,结合朗读,通过学生合作学习,采用讲读法、讨论法,融合教师解读与学生自身的体验,引领学生理解“家乡味”中所包含的作者对家乡风土人情的回忆,探究在过年时喝春酒、喝会酒的场面下所表现的风俗美和人情美,引导学生对传统节日、和谐社会的向往,引发学生对民俗意义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3. 思春酒 忆琦君
通过口头造句的形式,表达怀念对琦君的怀念之情,对课文表现人情美、风俗美的其他部分进行简要的补充分析,加深学生对文中展现的风俗人情美的印象,同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4. 爱春酒 谈民俗
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民俗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民俗知识,引起学生对民俗的关注,培养保护继承民俗的意识,认识到民俗是人们与故土情感维系的纽带。
最后通过写作、补充阅读作业,来巩固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民俗人情的理解。
二、教案
1. 课题:《春酒》
课时:1课时
2.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场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3. 教学重点:感受课文的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
① 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② 引发学生对民俗民风的重视,引起学生对文中所展示的和谐生活的憧憬。
4. 教学方法:对话教学法 情景设置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5.板书设计:
家乡味
过新年 母亲 ——热情好客 慷慨大方
风俗美 喝春酒 乡亲 ——热情大方 人情美
喝会酒 “我”——童真童趣
民俗民风是人们情感维系的纽带
6.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在中华浩浩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自上古以来,酒文化就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大家喝过酒吗?见过大人们喝酒吗?是啊,酒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想想人们喜欢喝酒仅仅是因为酒的味道好吗?有人说,酒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朋友相聚小酌的愉悦,家人团圆共饮的温馨,独自举杯的落寞……人不可以酗酒,却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多样的心境里品味出酒带来的百般滋味。今天我们就一块去品一品作者琦君笔下的《春酒》。
板书课题、作者:春酒 琦君
[设计说明]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课堂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情感传导的作用,它能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本课导入设计,一方面通过问学生“大家喝过酒吗”这样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对酒文化历史渊源的简略介绍,扩展学生知识面,并与生活密切结合,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对酒文化的思考,了解酒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使学生对课文中春酒蕴含的深厚情感有初步认识。
二、作者介绍
琦君,被称为是”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她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有一部电视剧大家可能不陌生——《桔子红了》(出示幻灯片——《桔子红了》海报)。
同学们看过《桔子红了》吗?这部电视剧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温馨、隽永——那么这篇《春酒》是不是相同的滋味呢?
[设计说明]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本课,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文章中心密不可分,如果单纯从文本解读出发,学生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而,让学生了解作者,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此环节介绍作者生平显得较为唐突,有碍于课程讲解的连贯性。本环节设计旨在介绍作者所著知名电视剧,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对作者的文章特点有一个初步认识,便于下文阅读。作者生平将结合文本再做相关介绍。
三、课文解读
(一)识春酒 知文意
1.品酒讲究的是观色、闻香、品味,而要想品读出文章中的妙处,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必不可少。现在,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配乐《思乡曲》),我们一块来读一读课文。(个别学生与教师共同朗读,朗读中正音正字)。
气氛(fēn) 两颊(jiá) 煨炖(wēidùn) 枸杞子(qǐ)
薏草(yì) 斟酒(zhēn) 家醅(pēi)
[设计说明]对于像《春酒》这样的美文,教学中应重视朗读环节,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内在美、文字美,丰富自己的知识。文章的意蕴只有在读中去品味,不读永远也得不到其中的神韵。所以,我们不但要重视朗读,还要坚持朗读,学会正确朗读。在朗读中进行字词正音体现了语文的知识性、工具性,在朗读过程中正音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运用朗读法,师生共读,有利于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2.文章以《春酒》为题,什么是春酒呢?作者在春酒里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正月所酿的酒;春节时走家串户用来待客的酒;八宝酒是其中的一种。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已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曹操曾将家乡亳州产的“九坛春酒”进献给汉献帝。
在这里,酒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设计说明]从课文角度和历史角度对春酒进行解释,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拓宽学生知识面。
3.请从课文中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
明确:……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提示:家乡味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家乡味
[设计说明]通过寻找文眼,了解作者写作目的,理解作者思乡之情。
4.作者如此思念故乡,与她的经历一定是密不可分的,有没有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琦君的经历?
明确:琦君1918年生于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自去台湾以后,50多年了琦君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温州。
师:常年漂泊的琦君曾在她的另一篇作品《家乡味》中深情地怀念道:“故乡,我们哪一天能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乡之切,在多篇作品中都表达对家乡味的怀念。
[设计说明]采用课前拓展策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及课文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文储备能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轻松走进课堂。将作者生平经历放在此环节中介绍,有助于将背景资料与文本紧密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进行补充,将文本向外拓展,加深学生对作者思乡之情的理解。
5.有人给琦君出了这样的主意,如果将琦君家乡的水空运到过来,用当年琦君母亲的配方重新酿制,能不能喝出当年的味道?
交流讨论后明确:原来家醅已无处可寻,家乡味更是无法体尝了!
6.朗读最后一句后小结:家醅只存在于琦君的记忆里了,家乡味只能回味在心里了。
[设计说明]通过预设情景,让学生理解琦君思念的不仅是春酒,而是家乡味,是对故乡人与事的思念,通过反复朗诵文中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情感。
7.琦君笔下的家乡味里,承载了哪些回忆?
明确:对母亲、童年中的自己、阿标叔等乡亲的回忆以及对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场面的回忆。
板书小结:过新年 喝春酒 喝会酒
母亲 “我” 乡亲
[设计说明]再次明确主题,自然过渡到对琦君所表现的人情美与风俗美的分析。
(二)品春酒 解真情
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这些场景里充满了温情,有一种民风之美,活跃在这些场景中母亲、童年中的自己、阿标叔等乡亲,这些人物都小说化了,个个生动形象,充满了人情美。家乡味就在这些民俗、人情里愈加浓烈起来,成了琦君与家乡情感的纽带。下面我们用几分钟的时间,大家以四人小组讨论后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场景,为什么?
1.过新年场面
(1)作者家乡过年是一幅什么样的场面?
明确:新年迎神拜佛,有许多禁忌;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长紧张、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我们通过视频短片,一同去感受一下传统的新年的热闹场景。(播放《中华文化讲座——中国的春节》中表现中国农村传统过年的片断:欢快的背景音乐,爆竹声声,家家户户贴春联,逛庙会,祭拜祖宗,做年糕,包饺子……)
(2)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大家是怎么过年的呢?
明确:穿新衣服,出门游玩,与平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3)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过什么样的春节?
明确:过传统春节,更有年的气息,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传承其中。
板书:风俗美
[设计说明]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2003级学生在福州的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师大学生在大学城同样开展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张祥龙教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一文中,在回答“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这一问题时称:“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我们不能数典忘宗,不能忘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为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它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决不可低估。
如今厦门的中学生,他们记忆中的春节几乎都是没有鞭炮声的春节,大多数学生家里春节也不再有挂春联,贴倒福等庆祝活动,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他们不用眼巴巴地等着春节的时候才“穿新衣、戴新帽”,不用等到春节照样天天过着有鱼有肉的生活,他们大多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用等到春节才与家人团聚。于是年究竟是什么,传统的年怎么过,对他们来说过于遥远,成为他们知识体系中的一大缺失。作者向他们展示了一幅过年的风俗画,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对传统新年的关注,对过传统新年的向往。
2.喝春酒、喝会酒场面
(1)喝春酒、喝会酒时让我们感受到这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明确:关系亲密,气氛融洽。
(2)从人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邻里之间和谐的关系,你能举出例子来吗?(分组讨论,第一组对母亲形象进行分析,第二组对乡亲形象进行分析,第三、第四组对“我”的形象进行分析)
母亲形象分析——
师:说出文中描写母亲形象的相关语句,并分析其在表现邻里关系上的作用。
相关语句:“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分析讨论后明确:
通过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一个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栩栩如生。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母亲为了劝挑食的孩子吃下有营养的东西,搜肠刮肚地“做广告”,说吃下这个东西的好处,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感人肺腑。在这篇课文里,“‘补气、健脾、明目的哟!’”中的语气词表达出了母亲非常得意的心理。“我”的母亲得意地为自己的春酒“做广告”,她所希望的是乡亲们能够喜欢喝春酒,“其实”这一副词同样十足地写出了母亲做八宝酒就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品尝到其中的浓香就很开心、荣幸和满足了。“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这句话更进一步表现出了母亲慷慨大方,和大家融洽的关系,写出了家乡的人情美。
板书小结:突出母亲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乡亲形象分析——
师:说出文中描写乡亲形象的相关语句,并分析其在表现邻里关系上的作用。
相关语句:“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分析讨论后明确:
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为了大家能在会酒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巴结”地把煤气灯擦亮。当村里有人需要帮忙时,大家“起个会”共同筹钱,得到帮助的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乡亲间如同一家的关系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叙述中,深深感动读者。
板书小结:表现了乡亲们的热情大方。
“我”的形象分析——
师:说出文中描写“我”的形象的相关语句,并分析其在表现邻里关系上的作用。
相关语句:“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分析讨论后明确:
这里看似一个非常细微的动作,“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不仅写出了我的乖巧可爱,更生动的写出了我与乡亲之间如同家人的亲密的关系。“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对喝春酒的急切与热情,也写出了乡亲们之间随意,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也写出了我在乡亲那里受到的优待,和后面“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体现了乡邻们的淳朴与盛情,短短的几句话,馋嘴的、可爱的“我”跃然纸上,形神毕肖,而淳朴的乡情正像“我”这个形象的背景气氛,氤氲开来。
师:在你小时候,一般都是靠在谁怀里呢?大多数人都是靠在父母怀里。靠在怀里是一个非常亲昵的动作,我特别喜欢我的小侄儿,但是由于平时生活不在一起,如果一段时间不见面,他跟我就陌生了,不愿意和我靠在一起。作者童年时能与乡亲们建立起如此亲密的关系,真是难能可贵。
板书小结:表现“我”充满了童真童趣。
(3)你和你的邻居在一起过过节吗?你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师:我的老家也在农村,虽然我不是在那里长大,却能感受到那里与城市间明显的不同。回老家的时候,还没进家门,就会有乡亲带了自己种的菜前来嘘寒问暖,大家奔走相告,仿佛我们回家是一件大事。而我从老家回到城里,等待我的永远都是商品房里冰冷的钢筋水泥,我所看见的始终都是邻居紧闭的房门。
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农村中,更多的保留了像喝春酒这样的民俗活动,民俗活动不仅仅是一项活动,人们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民俗节日中,不断增进感情,营造出祥和的气氛,让人们难以忘怀。
板书:人情美
[设计说明]以往散文的分析,通常就语言分析语言,通常是枯燥的分析修辞、分析写法、分析形容词等套路分析,肢解了课文,破坏了文章的美感,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针对作者散文中人物小说化的特点,使用讨论点拨法、引导品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在喝春酒、喝会酒场景下的形象。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利于引导学生分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文中的人情美、风俗美,也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营造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气氛,引发学生对民俗文化意义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三)思春酒 忆琦君
2006年6月7日,享年90岁的琦君怀着对故乡的思念,驾鹤西去。临终前,她还反复念叨,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最后,她的骨灰被带到了家乡温州,了却了她的心愿。琦君虽然远去,她的情思却永驻在我们心中。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用以下句式造句,表达对琦君的哀思。
“琦君,虽然您已离去,但《春酒》中__________________(细节描写)却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您故乡的__________________美(风俗/人情)”
示例一:琦君,虽然您已离去,但《春酒》中母亲红红的脸颊却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您故乡的人情美。
示例二:琦君,虽然您已离去,但《春酒》中将手指偷偷伸进杯子,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的孩子却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您故乡的人情美。
示例三:琦君,虽然您已离去,但《春酒》中醉了的小花猫却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您故乡的风俗美。
示例四:琦君,虽然您已离去,但《春酒》中迎神拜佛德热闹场景却留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您故乡的风俗美。
……
[设计说明]在上一步骤的场景分析中,人物的分析只是其形象的一部分,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多角度地塑造“我”和母亲的形象。通过细节描写的归纳,一方面能够更全面的归纳人物形象特点,另一方面,再次总结文章中的民俗美和人情美,有助于读懂琦君的思乡之情,表达读者对琦君的思念。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琦君说过:“人和花草树木一样,都有自己的根。”思乡情结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愫,试想如果琦君的家乡,没有如此丰富有趣的民俗,如此美的民风,思乡的情感也不会如此浓烈。民俗,以及在民俗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形成了琦君的“根”,而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板书:民俗民风是人们与家乡情感维系的纽带。
闽南也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大家知道闽南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呢?你认为我们对这些节日继承的好吗?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过好这些传统节日呢?
春节: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除夕夜,合家围炉(火锅)吃年饭。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长辈把红包赏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初一凌晨,点燃爆竹“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初三这天,被作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门和外出贺年。
元霄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厦门称为“上元”或“灯节”。当天夜里,父母往往带着孩子提灯上街观景。近年来在中山公园举行“鹭岛灯会”已成惯例,民间还经常有耍龙灯、舞狮等活动。
清明节:人们要依俗扫墓和祭祀祖先。以前扫墓都是献冥纸,现在逐渐以花圈或花束代之。清明节前后十日,公墓、骨灰室都开放供民众祭奠。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厦门俗称“五日节”。以往家家门口要插艾蒲、家中洒雄黄酒、给小孩佩带香袋,用以驱邪,现已少见。但人们还习惯在这一天翻晒衣物、做大扫除,并保留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集美龙舟是历年组织龙舟竞赛的场所,届时热闹非凡。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候流传下来的“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极具特色,充满乐趣。中秋会饼每盒63块饼,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在“搏状元”活动中俗称状元、对堂、三红、四进、二举、一秀)。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的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也有人邀集亲友到虎溪岩一带赏月吃饼。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喜登山郊游。
冬至节:家家户户祭祖吃汤圆。
分析讨论略。
分析讨论后明确:我们对传统文化继承的还很不够。我们可以通过推动文化保护立法、建立专业协会和专门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在传统节日时举办各种活动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设计说明]运用拓展延伸法,通过交流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民俗民风,关注生活,将语文课堂放大到社会大课堂中。同时,也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思考。
五、课堂总结
1. 教学目标回顾
今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2)通过分析人物、场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结束语:一路走来,家乡味溢满心田;一路品来,春酒醇香无比。相信那过年时热闹的场景还会在你眼前时时出现,相信那和谐的乡里关系会让你常常怀想,相信这杯好酒将给你带来无穷回味。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介绍闽南风俗的小练笔,注意场面描写。
2.阅读琦君其他作品课后链接:
附:相关音像资料:
(1)《思乡曲》音频资料。
(2)《桔子红了》海报图片。
(3)《中华文化讲座——中国的春节》视频资料。
7.探究美文教学之美——《春酒》教学反思
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一篇美文同样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赏识,用美丽的心灵去品味。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今有“散文是美文”之论,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
《春酒》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作者琦君以清新淡雅的文字,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兼具人情美与风俗美的动人场景,浓浓春酒陶醉了无数读者的心,也勾起了众人的故土之思,民族之情。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注重对美的探究,努力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民俗民风的关注。
一、追求师生的互动美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尤其是针对这篇散文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品读春酒中人物描写,体味作者情感,感受人情美,结合现实生活,在师生的共同赏析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美
课堂上,学生大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整堂课在各个环节中都尽量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阅读,相互交流,探究阅读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尤其是在场面分析阶段,以场面分析带动学生感受风俗美,各小组针对不同任务完成,在团体协作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创设课堂的情境美
本课教学中,通过多角度的运用多媒体素材,如通过《思乡曲》营造气氛,通过电视剧海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传统春节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让学生沉醉在浓浓的传统春节氛围中。另外,引用琦君的其他作品中的相关语句,多角度介绍琦君。通过对琦君的怀念,让学生运用课文内容造句,在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不少学生都说出了个性化品读体验。
四、构建课堂结构美
在课文解读阶段,通过“识春酒知文意”“品春酒 解真情”“思春酒 忆琦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作者情感,体味文章感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构建了完整的课堂结构,最终水到渠成的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当然,这堂的拓展部分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可以让学生到民间采集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多方位提高学生能力,也更加能够体现“大语文”观念。
补充一点绮君母亲的一些资料:
琦君的母亲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北洋时期浙一师师长,是一个军官。是军阀地主的身份。他们的婚事属亲上加亲一类。就是通过先结婚后恋爱的那种。刚结婚时,过了一段快乐的新婚生活,后来由于其父亲长年在外,娶了一位姨太太,从此以后,琦君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显得尴尬无奈。一方面,她的情感被丈夫抛弃的委屈、痛苦;另一方面在家乡做了一个好母亲,好太太。她也要在乡民面前树立起其家族的名望、形象。所以,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她做事情这么有分寸。这是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她的性格,她的善良,她的聪慧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