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说勤奋》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共4节。第一节通过设问的形式明确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第二节列举了司马光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第三节写的是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第四节是对全文的总结,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9个生字。

3、能够用六个成语造句。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重要句子和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事例, 体会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勤奋,懂得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

【设计理念】以“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为主线,引导学生抓住“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这两大块内容进行逐层研读。以“怎样勤奋学习”为教学的讨论点。串读、思、悟、说……,营造开放课堂。让学生明白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2、 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 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 引导分段。

(1) 学生轻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2) 交流。

(3) 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 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自由轻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 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 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 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齐读后一句。(抓住“古今中外”、“每一个”、“都”谈体会)

3、 齐读第一段。

4、 教师引领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五、 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 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 交流自学情况。

3、 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 钢笔描红。

六、 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 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悄( )社( )梁( )渡( )

末( )稍( )杜( )粱( )度(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3.课文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4.出示词语

史学家 滚瓜烂熟 终于编成 史学巨著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1)指名读

(2)你能用上老师给你的这八个词语,用简短的几句话分别说一说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吗?

二、走近名人,读悟明理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大屏幕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2.出示句子:(司马光取得成就的句子 )

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3.指名读

4.司马光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板书:编成《资治通鉴》)

5.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字词中读懂了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9年”、“终于”、“巨著”

(时间很长,非常的不容易、成就大)

6.师:他的成功靠的是-----“勤奋”。(学生齐读)

7.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司马光的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8.学生交流,出示相应句子:

(1)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一遍又一遍 滚瓜烂熟(指读到什么程度?)

师:同学们,这就是-----勤奋!(学生齐读)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2)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

你能想象一下用这种枕头会舒服吗?

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

这里的警枕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

师:用“警枕”挤出睡觉的时间读书写作,这就是----勤奋!(学生齐读)是勤奋使他完成了《资治通鉴》。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师:司马光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学生齐读)

(6)让我们拿起语文书,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7)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从小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1.师:文章除了写司马光勤奋的事例外,还写到了童第周。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要求: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哪些句子体现了童第周的勤奋?(用曲线划出)

3.学生交流

4.出示句子:

(1)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板书: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2)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理解:“毫不气馁”表现了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不服输的精神)

他为什么而“急”?(17岁进中学,成绩差)

指名读句子

(3)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4)教师引读:童第周17岁进中学,成绩比别人差。于是他在学习上不断地追赶其他同学,每天天刚亮( )。晚上睡觉前( )。经过半年的努力( )。

5.师:童第周成功了,他不仅在国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国外更是勤奋好学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出示句子)

(1)指名读、齐读

(2)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

(3)出示句子: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指名读句子

(4)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童第周的成功背后与别人有一点不同的是什么?

(板书:基础差)

6.拓展升华,产生效应

(1)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司马光的事例,他和童第周都是通过勤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下面我们把他们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读,思考

(3)交流:

一个是天资聪明的人仍然继续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

(板书:天资聪明)

(4)你又明白了什么?也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练习说话:由此可见,即使( ),也( )。

他们的成功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 引导学生看板书说: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都离不开勤奋,只有勤奋,才可以成才。)

(5)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勤奋成材的事例?

(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了解进行交流)

(6)再次出示句子: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 浇灌出来的。

指名读

理解:鲜花指什么?(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勤奋)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师引读课文第4自然段

2.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感想写在自备本上,再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远大的理想。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5 说勤奋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司马光 (天资聪明) 编成了巨著《资治通鉴》

童第周(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查看更多
【《说勤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78662/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