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导学案11

教案设计

六 枣核

《枣核》导学案11

【学习目标】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

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重点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

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自主导学】

1.作者 ,出生于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贫民家庭。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枣核》一文选自 。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汉字。

蹊跷( )( ) 山坳( ) 调皮( ) 匀称( )( )

风(zhú) 残年 故弄(xuán) 虚 感慨(liánɡ) 深:

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明辩是非() 精神涣发() 走头无路() 磨肩接踵()

指高气扬() 歪风斜气() 鬼鬼崇崇() 知迷不悟()

4.依照课文,用“√”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A.东西倒不占份量,可是用途却很(奇特、奇异、蹊跷)。

B.拥抱之后,他就(急切、细切、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

C.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粉红、桃红、嫣红)。

D.经他指点,我(留神、小心、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5.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全文。其中明线(叙事线索)是 、 、 ,暗线(感情线索)是 ,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 。

【自主合作探究】 。

6、根据提示梳理脉络。

索枣核—— A ——设置悬念

枣核 B ——如获至宝——加深悬念

说枣核—— C —— D F

E ——民族之情——深解悬念

7.课文以“枣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8.根据提示品味词语。

①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如将文中加点字“劈头”换成“突然”,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②“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把“一……就……”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9.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的必要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

10.本文篇幅不长,通过层层设置悬念,使行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反馈检测】(20分)

11.用成语概括句意。(2分)

A.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 )

B.比喻人已衰老,接近死亡。 ( )

C.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 )

D.事先未商量而彼此想法相同。( )

12.下列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找出来并依次加以订正(5分)

拾金不昧 争研斗艳 光怪陆离 生机盎然 弱不经风

情不自尽 风烛残年 姹紫嫣红 故弄悬虚 感概良深

13.文章开头的一段文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中“她托在掌心”,能否把“托”换成“放”?为什么?(2分)

15.第7节中“游子的心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第9节中,“走到‘北海’跟前”中,‘北海’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写出两句表现思乡爱国之情的名言或诗句或歌词。(2分)

18.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几年,许多在海外学有所成的“游子”纷纷归国,或从事科研工作,或投资办厂,请针对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更多
【《枣核》导学案11】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176853/
上一篇: 苹果落地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